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刘启存 杨慧

山东省郯城县临沂市电子科技学校 276100

摘要

计算机是中职教育的基础学科,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人才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出新要求,其学科价值和重要性也更加凸显。分组协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以分组协作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分组协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分组协作式学习;应用策略

正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高素质、职业化以及应用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职业教育也受到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计算机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学科,其以提升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为教学目标。在进入到信息时代后,计算机操作能力成为现代人才需要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结合现代中职学生的群体特点,不断尝试教学创新,而分组协作式学习模式更加强调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和空间,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完成知识巩固和内化,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增加课堂实践时间

计算机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经过大量实践操作才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往的计算机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学生缺乏大量实践的机会和空间,不利于其计算机综合素质的发展。分组协作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开展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任务,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大量实践巩固和迁移所学知识,实现实践和理论的充分结合。

1.2锻炼学生合作能力

中职学生在未来步入社会和岗位中,需要与同事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合作能力是现代人才需要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应用分组协作式学习可以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竞争。

1.3推动学科教学革新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价值性更加凸显,而计算机学科是中职教育的基础学科,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各种新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涌现,更是为学科革新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分组协作式教学模式,能够打破传统固化模式的制约,推动学科教学革新进程。

2、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合理划分学生小组

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应用重点为划分小组,分组的合理性与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密切相关,基于现代中职学生的群体特点,教师在划分学生小组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第一,掌握学生学情,中职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大量接触计算机,并且在学习中习惯应用计算机获取知识和信息,但是基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计算机基础存在较多差异,教师在分组之前需要对学生学情开展调研分析,基于学生实际学情下合理分组,保证各个小组的水平相当,秉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基本原则,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第二,尊重学生,现代中职学生的个性较为鲜明,教师在分组中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识,在了解学生学情以及个性特点后,可邀请学生在班级中和同学自由组建学习小组,而这种分组方式更加符合学生兴趣,学生能够和关系更好的朋友组建小组,便于合作学习的落实和实施;第三,动态调整,计算机教学贯穿中职教育的始末,分组协作式学习并非简单的课堂协作,更是涉及到课下小组学习,教师要兼顾学生的进步幅度、小组结构以及学习进度,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动态分配,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1]

2.2科学设计学习任务

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分组协作式学习主要通过具体任务的方式开展,任务是知识传授的重要载体,而中职学生在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要基于教学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科学设计,保证任务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操作性以及教学性。学习任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岗位实际和兴趣爱好,尤其要与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相贴近,体现职业教育的育人优势和价值。例如在学习 Photoshop这一知识点中,学生都喜欢制作精美的图片,尤其是女同学生,对这一软件的应用并不陌生,教师可设计以下任务: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广告制作团队,现在有汽车广告、奶茶广告、饰品广告等项目需要承接,每个小组承接一个广告并制作广告宣传组图。这一任务情境将学生置于岗位工作中,不仅可以锻炼各个小组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岗位模拟体验,帮助其在任务中积累岗位经验,也便于学生未来顺利适应岗位工作和社会生活[2]

在设计学习任务中教师还要兼顾不同层级学生的特点,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容易挫伤部分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因此,教师要秉承“分层教学”的原则,对任务难度进行分级,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也能够让学生在选择中形成计算机学习自信。例如在学习Excel 表格公式计算这一部分内容中,其中设计大量的函数知识,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抵触情绪,而在设计任务中,教师可根据函数难度进行任务难度分解,高难度任务应包含VLOOKUP函数、 IF 函数;中等难度任务可包含DAY 函数或LOOKUP 函数;低难度任务包含简单的加法函数、减法函数等。而基于不同难度下的学习任务,学生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促使其在计算机操作中夯实所学知识。

2.3组织小组合作探究

分组协作式学习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知识探究,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在完成小组划分和任务设计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几下关键点,以Excel 表格公式计算为例。第一,分组协作式学习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将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鼓励小组成员之间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高效率的完成任务,教师也要进行角色转变,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维护者、参与者、点拨者等角色,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主动探究,摆脱教师的制约和束缚;第二,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重要阶段,天性活泼好动,在合作探究中容易出现嬉笑打闹的情况,教师要做好课堂秩序维护工作,要求学生将精力集中在课堂中,严禁出现无效讨论等情况,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而提升合作效率;第三,Excel 表格公式计算具有一定的难度,小组成员在探究过程中容易遇到困难和问题,当教师发现或者学生求助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以帮助,亲身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带领学生快速攻克教学难点和重点内容,避免挫伤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自信;第四,现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Excel 表格公式计算的机会不多,在合作中容易出现无效讨论的情况,当小组成员之间出现争执后,教师要及时干预并处理,避免讨论时间过长而影响合作效率;第五,分组协作式学习需要所有小组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并承担一定的探究任务,教师要监督学生的合作学习参与情况,所有小组成员都要主动承担任务,各个小组的组长也要做好任务分配和组织协调工作。

2.4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中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基本在23年左右,而计算机学科具有知识点繁琐、内容多以及实践性强等特点,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间,难以发挥其育人价值。在应用分组合作式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加强课外延伸,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探究,将课上和课下充分结合,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而想要保证课下合作探究效果,教师要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价值。例如在学习word 文档编辑这一部分内容中,其是学生在未来岗位工作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计算机操作技能,知识点较为简单且操作性较强,教师可要求小组在课下进行任务探究,在完成任务设计后,要求小组成员建立微信群组,然后在群组中讨论页脚、页眉、艺术字、文字框以及图画等文档插入方法和操作技巧。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软件已经在学生群体中广泛应用,以微信群组作为课下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符合现代中职学生的群体特点和行为习惯,还能够提升课下合作学习的效率[3]

2.5组织学习成果展示

在各个小组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可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充分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在成果展示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结能力以及归纳能力。学习成果展示的要点为:第一,每个小组派出一名成员承担成果展示工作,基本以每个小组的组长为代表,在展示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避免上台后出现紧张情绪而影响展示效果;第二,保证课堂秩序和环境安静,在任一小组进行成果展示中,其他小组成员需要保持绝对的安静,体现对同学的尊重;第三,在小组成员完成成果展示后,其他小组成员可通过举手的方式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然后由展示人员一一回答,这种方式可以增进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还能够激发学生展示成果的热情和积极性;第四,成果展示可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让成果更具说服力和生动性,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其未来岗位工作奠定基础[4]

2.6开展教学评价反思

教学评价是整个分组协作式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发现在小组合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找出自身的知识盲目或者薄弱点,便于其在未来学习中有针对性的补充和完善。为了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师需要对教学评价反思进行创新与优化。以Excel 表格公式计算为例。首先,教师可引入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小组自评、组间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通过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可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还能够调动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其次,基于Excel 表格公式计算的重点以及难点知识,教师要明确评价标准,邀请学生参与到评价标准制定中,保证教学评价更具合理性和针对性;最后,在完成教学评价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一共对分组协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知识薄弱点进行总结,注重激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并对学习中的缺点进行反思[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空间,促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知识巩固和内化,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对学生未来顺利的进入社会和岗位具有积极帮助,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教师要根据中职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合理应用分组协作式学习,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丽刚. 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中外交流,2021,28(4):912.

[2]李黎,张仕虎,木竣,. 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文渊(中学版),2020(1):18-19.

[3]曾芳. 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4):251.

[4]冯艳芬. 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4):219-220.

[5]李国辉. 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0):73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