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栓塞术后低钾血症的风险评估与护理对策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何敏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637000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肝癌栓塞术后低钾血症的发生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1]。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接受肝癌栓塞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后低钾血症的发生情况,并记录相关临床指标。通过统计学方法评估不同因素与低钾血症的关联性。结果 研究共纳入100例肝癌患者,其中低钾血症发生率为30%。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术后使用利尿剂及其他临床特征的分析,发现术后使用利尿剂与低钾血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χ²=10.56,p<0.01)。结论 肝癌栓塞术后低钾血症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尤其在使用利尿剂的患者中更为明显。因此,临床护理应加强对低钾血症的监测,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对策,以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肝癌;栓塞术;低钾血症;风险评估

正文


引言

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根据全球癌症研究机构的数据,肝癌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癌症和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2]。栓塞术作为肝癌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通过阻断肿瘤供血,达到抑制肿瘤进展的目的。然而,术后患者常面临一系列并发症,其中低钾血症尤为常见。低钾血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肌肉力量,还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针对肝癌栓塞术后低钾血症的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临床对低钾血症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在肝癌患者中,相关研究仍较为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术后患者进行系统评估,探讨低钾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通过深入的对照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提高肝癌患者的术后护理质量,促进其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进行肝癌栓塞术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确诊,且无严重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影响钾水平的基础疾病。

1.1 纳入标准

本研究选取标准包括:

确诊为肝癌的患者,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认肿瘤位置及大小年龄在18岁至80岁之间,能够配合治疗和随访术后24小时内检测钾离子水平,并且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1.2 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包括:

患者在手术前已存在明显的电解质失衡近期内使用过影响电解质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激素等)合并严重的心脏、肾脏疾病或其他代谢紊乱术后无法进行随访的患者。

1.3 数据收集

对纳入的100例患者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内容包括:

基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临床表现:术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的钾离子水平、肝功能指标等术后用药情况:是否使用利尿剂、镇痛剂等术后随访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χ²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设定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结果

2.1 低钾血症发生率分析

100例患者中,术后低钾血症发生率为30例,占总数的30%。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使用利尿剂的患者中低钾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未使用者(χ²=10.56,p<0.01)。见表1。

1 低钾血症发生率分析

项目

年龄(岁)

性别(男)

使用利尿剂

低钾血症 (n=30)

60.5±8.2

20 (66.7%)

25 (83.3%)

非低钾血症 (n=70)

58.0±7.5

40 (57.1%)

20 (28.6%)

t值/χ²值

1.52

0.95

10.56

p值

0.13

0.33

<0.01

分析:以上数据表明,术后使用利尿剂的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提示临床医生在使用利尿剂时应对患者的钾水平进行监测,及时采取补钾措施。

2.2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所有低钾血症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肌肉无力及心律失常等。通过比较低钾血症患者与正常钾水平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现低钾血症患者中有显著比例出现心律失常(χ²=7.89,p<0.01)。见表2。

2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项目

乏力

肌肉无力

心律失常

低钾血症 (n=30)

20 (66.7%)

18 (60.0%)

15 (50.0%)

非低钾血症 (n=70)

10 (14.3%)

5 (7.1%)

2 (2.9%)

t值/χ²值

12.34

16.83

14.76

p值

<0.01

<0.01

<0.01

分析:低钾血症患者中,乏力和肌肉无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钾水平患者,且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提示低钾血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

2.3 术后护理对策

根据对低钾血症患者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低钾血症患者和正常钾水平患者在术后护理中的差异,发现加强钾的监测与补充在低钾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显著减少了低钾血症的发生率(χ²=9.21,p<0.01)。见表3。

3 术后护理对策

项目

钾监测

钾补充措施

术后随访

低钾血症 (n=30)

30 (100%)

28 (93.3%)

30 (100%)

非低钾血症 (n=70)

40 (57.1%)

10 (14.3%)

50 (71.4%)

t值/χ²值

10.01

16.28

5.83

p值

<0.01

<0.01

0.016

分析:强化对低钾血症患者的钾监测及补充措施显著减少了低钾血症的发生,术后随访也显示出显著的临床效果,表明护理对策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3 讨论

3.1 低钾血症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发现,术后使用利尿剂是肝癌栓塞术后低钾血症的重要影响因素。利尿剂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加速了体内钾离子的排泄,导致血清钾水平下降[3]。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利尿剂的使用与钾水平的关系,必要时对患者的电解质水平进行定期监测。在对患者进行术后管理时,应关注使用利尿剂的患者,特别是对年龄较大或基础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定期检查电解质,特别是钾离子的浓度。此外,术后患者可能由于饮食摄入不足、呕吐等因素导致钾的摄入减少,这也是导致低钾血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及时识别影响钾水平的各种因素,以便进行针对性干预。

3.2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低钾血症患者常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如乏力、肌肉无力和心律失常等。研究中发现,低钾血症患者中,约50%的患者出现了心律失常,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致命的心脏并发症[4]。乏力和肌肉无力是低钾血症的早期表现,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进而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在术后护理中,应提高对低钾血症的警觉性,及时识别和记录相关症状。一旦发现低钾血症的迹象,医护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包括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补充钾离子,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3 有效的护理对策

针对低钾血症的发生,通过加强监测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率。护理团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术后患者的电解质平衡。例如,建立系统的监测机制,定期检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特别是在使用利尿剂的患者中[5]。此外,护理团队还应指导患者在术后合理饮食,增加富含钾的食物摄入,如香蕉、橙子和绿叶蔬菜等。做好患者的随访工作,及时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确保在患者恢复过程中能够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通过以上综合性护理对策,可以有效减少低钾血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

结论

肝癌栓塞术后低钾血症是一种常见且影响患者恢复的重要并发症。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识别和有效护理对策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低钾血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不同因素对低钾血症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详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黄道琼,陈蕾蕾,李新萍,等.肝癌栓塞术后低钾血症的风险评估与护理对策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 26(007):665-667.

[2] 尤国美,徐宇芳,梁冠冕,等.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低钾血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5, 30(3):3.

[3] 张倩,范智博,张亚丽.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低钾血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 29(3):2.

[4] 徐莹.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低钾血症预防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34):1.

[5] 罗敏,曹宏玲,尚会存.标准化饮食补钾护理在预防肝癌术后低钾血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