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珣

宜宾市翠屏区合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46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血压控制、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依从性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依从性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血压控制;生活质量

正文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生理功能减退,病程长且病情反复,往往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及治疗依从性较低,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1]。传统的护理模式更多关注疾病本身,往往忽略了对患者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关怀,难以满足老年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人性化护理理念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个体差异,通过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殊需求,人性化护理模式有望改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比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65-80岁,平均(71.2±4.5)岁;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6-81岁,平均(72.1±5.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血压监测、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包括:①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开导,缓解焦虑情绪;②健康教育:根据患者认知能力,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鼓励患者主动参与管理;③生活方式指导:针对患者生活习惯,提供个性化的饮食、运动建议;④药物依从性管理: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方式,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及护理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显著差异(P > 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mmHg,x± s)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时间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收缩压 (mmHg)

155.2±10.5

148.1±9.8

156.0±10.7

138.5±8.4

t值


4.35


9.67

P值


<0.05


<0.05

舒张压 (mmHg)

93.5±7.2

89.3±6.7

94.2±7.5

82.1±6.2

t值


3.12


7.89

P值


<0.05


<0.05

由表1可见,观察组干预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表明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更优。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为进一步评估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本研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了比较。经t检验,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在干预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表明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见表2。

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 s)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干预前

68.5±8.9

69.0±9.2

t值



P值



干预后

75.3±9.0

85.7±8.4

t值

3.88

7.34

P值

<0.05

<0.05

由表2可见,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更明显的改善,进一步验证了人性化护理的有效性。

2.3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

护理依从性是评价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护理依从性高的患者占63.3%,而对照组仅为36.7%。护理依从性中等的患者在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1.7%和41.7%,依从性较低的患者分别为5.0%和21.6%。经过χ²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 = 6.84,P < 0.05)。见表3。

3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n(%)]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22(36.7)

38(63.3)

25(41.7)

19(31.7)

13(21.6)

3(5.0)

χ²值


6.84

P值


<0.05

由表3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了人性化护理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依从性方面的积极作用。

3 讨 论

3.1 人性化护理对血压控制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3]。这表明人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其机制主要在于通过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减轻了患者对疾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许多老年患者因对高血压病情缺乏了解,容易产生担忧和焦虑,导致血压波动较大。人性化护理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和压力。此外,人性化护理还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促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增加了药物的依从性,这对于血压的长期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血压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3.2 人性化护理对生活质量的改善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干预后显著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人性化护理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人性化护理的核心在于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求,通过提供全面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在应对高血压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同时,人性化护理还注重患者的情感支持,增强其应对疾病的信心和动力,使患者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自我管理中。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身体健康方面,还包括心理、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提升,进一步验证了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3.3 人性化护理对护理依从性的促进

护理依从性是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5]。在人性化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与顾虑,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同时,通过定期的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帮助患者正确理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提高其按时服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良好的护理依从性不仅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人性化护理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依从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临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杨.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食品, 2021, 000(009):92-93.

[2] 王彩琼.人性化护理在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旬刊, 2016.

[3] 张丽.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J].  2021.

[4] 孟萍萍.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 2018, 28(033):192.

[5] 朱晓琳.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S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