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肖成

建湖县汇杰初级中学 224700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深刻揭示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了创设情境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方面的效果。文章首先分析了创设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后从问题情境、音乐情境、画面情境及角色扮演等多个维度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详细阐述了创设情境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创设情境教学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

初中语文;创设情境;学习兴趣;问题情境;多媒体教学

正文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创设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以其直观性、生动性和互动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有趣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与方法,为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创设情境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适应学生心理发展需求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如同初升的太阳,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的渴望;求知欲则如同干涸的土地渴望甘霖,对新知识、新技能有着强烈的吸收欲望。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渴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体验成就感。因此,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语文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他们的心理发展需求。

创设情境教学正是基于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深刻理解而提出的。它摒弃了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转而通过构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满足他们好奇、求知的心理需求。同时,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本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教学在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方面同样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它能够将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情境,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通过创设与诗词意境相符的情境,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词中的美景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蕴。这种直观感受的方式比单纯的文字解释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其次,创设情境教学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情境中,学生需要运用语言来描述、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种实践性的语言运用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互动和合作,学生还能够学习到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创设情境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情境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这种思维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更加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同时,通过情境的创设和变化,学生还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视角,从而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最后,创设情境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情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种主动学习的态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创设情境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层次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这些问题不仅要紧扣课文内容,还要能够触动学生的情感与经验,激发他们的共鸣。例如,在讲解《背影》一课时,除了提出你印象最深刻的背影这一开放性问题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设计如作者为何对父亲的背影有如此深刻的记忆?从父亲的背影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父爱?等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解读文本,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意图。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情感共鸣能力。

(二)音乐情境创设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艺术,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直接触动人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音乐来创设情境,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的情感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讲解《桃花源记》时,选择古筝曲《渔舟唱晚》作为背景音乐,其悠扬的旋律和宁静的意境能够迅速将学生带入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曳,想象自己正漫步在桃花盛开的小径上,感受那份超脱与自由。这样的音乐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意境和情感,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画面情境创设

画面情境创设利用视觉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帮助学生构建更加生动、具体的文本形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呈现一个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画面世界。例如,在讲解《登泰山记》时,教师可以播放泰山云雾缭绕、日出东方的壮丽景象视频片段。这些画面不仅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泰山之巅,亲眼目睹了日出的壮观与美丽,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对于泰山景色的描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口头描述或写作练习,进一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四)角色扮演情境创设

角色扮演情境创设是一种高度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亲身体验文本中的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来创设情境。例如,在讲解《孔乙己》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孔乙己、酒店掌柜、短衣帮等角色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行为动机和情感变化。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还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本所传达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光辉,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三、创设情境教学的实践案例

(一)《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

在教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济南冬天的美景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还设置了问题情境:济南的冬天有哪些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些特点的?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发言。最后,教师布置了创意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冬天的短文。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背影》教学案例

在讲解《背影》一课时,教师首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亲情的短片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教师让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瞬间或故事。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作者笔下的背影是怎样的?它背后有哪些故事和情感?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最后,教师布置了角色扮演任务: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某个场景或片段,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作者的情感和人物的心理变化。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创设情境教学的效果分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教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创设情境教学则通过构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充满趣味性的学习场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或情境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习变得有趣,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设情境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当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时,他们就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设情境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注重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文化、领悟人生,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情境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同时,情境中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冲突也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此外,创设情境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优秀人才。

结束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本文基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了创设情境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创设情境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创设情境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何倩.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索[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2(8):142-145.

[2]永花.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研究[J].明日, 2021(7):0203-0203.

[3]高汉梅.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J].汉字文化, 2021(2019-24):89-90.

[4]罗瑶.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J].  2020.

[5]熊诗明.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