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评价对教学的反馈作用。因此,“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学习和评价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一、“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内涵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核心在于将教学、学习和评价三个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循环反馈的闭环系统。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设计并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理解。学习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则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不仅是对学习结果的检验,更是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激励。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用于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这种一体化理念强调教育过程的动态性和互动性,旨在通过不断的教学优化、学习深化和评价反馈,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它要求教师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灵活的教学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展,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同时,它也鼓励学生发展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这种一体化的教育实践,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的难题
(一)评价方式单一且片面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普遍以考试成绩为主,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存在明显的片面性。考试成绩往往侧重于对学生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的考察,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技能、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评估。这种评价方式导致教学过程偏向于应试教育,学生更多地关注应试技巧而非真正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单一的评价方式也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尊重。
(二)教学资源分配不均且缺乏多样性
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教学资源的充足与多样性对于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许多地区和学校面临着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一些学校由于经费有限,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导致阅读教学内容单一、乏味。此外,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平也存在差异,一些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难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和思考。教学资源的不足和缺乏多样性不仅限制了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生阅读兴趣不足且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目前许多学生对英语阅读缺乏足够的兴趣,他们往往将阅读视为一种负担而非乐趣。这种消极的态度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普遍欠缺,他们往往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非主动探究和发现。这种学习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也影响了他们未来学习和生活的长远发展。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分析
(一)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的协同设计
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时,应将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紧密结合,确保每一项教学活动都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例如,教师可以设定具体的阅读理解目标,如理解文章主旨、识别作者观点、推断隐含意义等,并设计相应的评价任务,如阅读理解题、观点阐述、角色扮演等,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这些目标。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目标和标准的制定,让他们了解评价的依据,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通过这种协同设计,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还能够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二)学习活动的多样性与个性化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辅助材料和支架式支持,帮助他们逐步提升阅读能力;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挑战性任务,鼓励他们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如电子阅读平台、在线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互动学习环境。通过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中,逐步提升阅读技能和语言水平。
(三)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
在“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教师应积极整合和创新教学资源,以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选择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如新闻报道、科普文章、文学作品等,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如教育APP、在线课程、虚拟现实等,为学生提供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学习体验。通过整合和创新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提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四)评价反馈的及时性与建设性
评价不应仅是课程结束后的总结,而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提供及时且建设性的反馈。例如,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即时反馈,指出他们在理解文本、运用语言等方面的亮点和改进点。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形成性评价工具,如学习日志、反思笔记等,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感受,从而促进自我评价和元认知能力的发展。评价结果应及时用于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活动始终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保持一致,实现教学的持续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策略,是对教学全过程的系统优化和创新。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相信能够实现教学的持续改进和学生的持续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叶素华.“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4,(17):13-16.
[2]俞凌燕.“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生活教育,2024,(05):102-107.
[3]郑岩.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C]//前沿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论坛组委会 ,2023:8.
[4]丁红华.“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讨[J].校园英语,2023,(47):73-75.
[5]郭琼聪.“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3,(29):6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