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亚楠

大同市煤矿第一中学校 山西省大同市 037003

摘要

在当前全球化的教育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已成为获取信息、拓展视野、提升思维的重要途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旨在通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正文


正文:在当今全球化与信息化交织的时代,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学已远远超越了单纯的语言技能传授。高中英语教育阶段,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形成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阅读教学承载着尤为重要的使命。传统上,阅读教学多聚焦于语言知识的传授与语言技能的训练,如词汇积累、语法解析及阅读技巧的运用,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度培养。然而,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探索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融入思维品质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一)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阅读不仅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更是思维活动的载体。当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分析、评价文本时,他们的思维品质得以锻炼,进而反哺语言学习。这种促进作用体现在多个层面:阅读过程中的深度思考加深了学生对词汇、句式的理解和记忆,使得语言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同时,对文本结构的分析和对作者意图的揣摩,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他们在语言运用时更加得心应手。此外,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质疑、辨析信息,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促进了口语和写作中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二)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影响。阅读是连接不同文化和思想的桥梁,通过阅读,学生得以接触并理解异域的文化观念、社会习俗和价值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客观、理性地分析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刻板印象,促进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尊重。同时,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文本,把握文化细微之处,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三)对终身学习能力的构建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激发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石。通过深入阅读和批判性思考,学生学会如何独立分析问题、评估信息,这种能力对于终身学习至关重要。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主动探索、质疑、反思,这一过程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新知识时能够迅速适应并有效学习。同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跳出传统框架,勇于提出新见解,为学生终身学习中的创新与实践打下基础。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一)精选多元文本,拓宽阅读视野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精选多元文本以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策略,在教学中教师需精心挑选涵盖广泛主题、多样体裁和深浅不一的阅读材料,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立体的阅读环境。这些文本应不仅限于传统教材,还应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当代社会热点、科普知识、文化评论以及国际视野下的新闻报道等,以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教师需持续更新阅读资源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最新、最有价值的阅读素材引入课堂。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和阅读需求,灵活调整文本难度和类型,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挑战与适应中获得成长。

(二)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启发性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培养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教师应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巧妙构思一系列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触及文本的核心思想、人物动机、情节发展或作者观点等多个层面,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出的问题不应仅仅停留于表面信息的提取,而应鼓励学生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进行批判性分析和创造性解读。教师需在阅读前设置预热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产生初步思考和预测;在阅读过程中穿插关键问题,促使学生边读边思,及时调整理解方向;阅读后则提出反思性问题,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如在开展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Travelling Around》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旅行的意义与价值”这一主题展开,在阅读前教师提出预热问题:“如果你有一次梦想中的旅行,你会选择去哪里?为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为阅读文本做铺垫。随着阅读的深入,教师适时抛出关键问题:“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旅行目的地?这些经历对作者有何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情感变化以及作者的思考过程。阅读结束后,教师提出反思性问题:“从作者的旅行经历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旅行对个人成长有哪些积极作用?”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对文本进行批判性分析和创造性解读,从而深化对旅行意义的理解。通过这些启发性问题,教师不仅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了文本内涵,还促进了他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力工具。

(三)开展小组讨论,促进思维碰撞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精心设计讨论主题,确保每个主题都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或多个讨论主题展开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以及疑问,同时倾听他人的观点,进行思维的碰撞与融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适时引导,避免讨论偏离主题或陷入僵局,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多样性,鼓励不同意见的表达。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在交流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为思维品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如在开展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The Internet》教学时,在阅读完本单元的文章之后,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5人,随后教师提出一个讨论主题:“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要求各组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发言,从个人经历、社会现象、未来趋势等多个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听取、回应组内其他成员的看法。教师需在讨论中适时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深化对互联网利弊的认识。通过激烈的思维碰撞,学生不仅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还能在交流中锻炼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为思维品质的提升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深入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不难发现,精选多元文本、设计启发性问题、开展小组讨论等有效手段对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显著作用,这些策略不仅丰富了阅读教学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了他们主动思考、积极交流的良好习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思维品质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思维基础。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这些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培养出具备高度思维品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提升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2024(34):37-39.

[2] 刘成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究[J].中学生英语,2024(18):117-118.

[3] 文红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相关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3(27):21-2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