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
关键词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
正文
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而言,往往更加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与记忆,导致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对当前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传统教学已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亟需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仅限于公式定理。探究式教学主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自主发现规律,内化知识,达成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以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为例,注重对学生概念的本质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一、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可以借助情境创设,来达成教学目的。情境教学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其不仅可以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可以激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现数学知识,了解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融入许多吸引学生的情境,达成教学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可以不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良好的情境能够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达到复习整理的效果,促进深层学习的发生。
例如,以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章节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例子,对学生说:“假设我们要在一个足球场上确定球门的最佳位置,使之离两边线距离相等,那么该如何做呢?”学生可以被分为几个小组,每组通过利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如卷尺、绳子等,来进行实地探究,随后必须现场绘制球场草图,用代数和几何方法找出最优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直线方程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最终,让每个小组展示结果,集体讨论差异,教师总结原理,让学生们加深对直线与圆相切条件的理解。
二、通过提问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这个模式为主,在这个模式中,学生们是学习的客体,一直在接收着教师的教学。这样的方式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无益,同时也让课堂氛围变得枯燥,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若是可以借助提问,来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参与到学习中来,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深层次的认知加工。
例如,在教授三角函数变换时,教师就可以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一直角三角形的不同锐角对应的正弦值不同?”学生们需要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证明,借助多种方式来给出回答,而不是简单给出答案。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用铅笔、直尺和量角器自制模型,自己测量边长比值,观察变化规律。为了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方便,教师还可以通过软件,来模拟不同角度下的函数图像,让学生亲自画出正弦曲线,体会周期、振幅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借助自己的探究和思考,发现三角恒等变换背后的逻辑,体验从困惑到顿悟的喜悦,并极大地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
三、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协同学习
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构建小组,将不同的学生整合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感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还能体会到集体生活的魅力所在。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成员们可以一同进步、一起成长,关系也会更加密切,可以使学生们的社交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共情能力等得以提升,还能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弥补个人认知局限,共享资源,增强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一系列小组合作学习项目,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以“排列组合”这部分的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分配给每个小组一个具体的任务,比如计算一场乒乓球赛的可能对阵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都需要负责搜集信息,如选手名单、比赛规则等,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小组间通过PPT或海报的形式汇报成果,其他小组则提出质疑或补充意见。这个过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表达技巧。特别是在辩论环节,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观点,理性反驳,大大提升了社交技能。
四、通过反思总结,深化学生理解
传统的教学往往对于反思总结不是特别重视,许多教师往往也是上完课就结束,因此学生们没有反思总结的意识,长久下来,导致所学知识点的遗忘率高,学习效果不佳。相关研究表明,反思是学习闭环的关键步骤,有助于巩固新知,建立知识网络,形成持久记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让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提升,提高其学习效率。
例如,对于一些相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需要激发起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们学会整理归纳。以“极限与导数”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准备一份学习笔记,包括听课笔记以及思维导图,梳理其中难点,标出重点,特别标记未完全理解的部分。学生在制作笔记的过程中,就需要梳理知识点,回顾内容。教师还可以挑选几位优秀代表上台分享,让其余同学借鉴优秀的学习笔记。之后,教师再根据学习笔记的反馈,聚焦于学生们普遍感到困扰的内容,进行更细致的讲解。这样的反思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避免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回顾与复盘,形成深刻印象。
五、通过评价反馈,优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明显的缺陷,即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的不合理。单一的通过成绩进行评价的模式会让学生们形成“成绩至上”的潜意识,无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反馈,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则会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个认知代沟,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评价与反馈,来优化教学模式,也为学生指导下一步的学习方向。
例如,为检验学生对二次函数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阶梯式习题,覆盖基础到进阶多个层次。学生在完成后,首先需要互评同学的作业,检查同学的作业是否正确,思路是否清晰,在这个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做题历程。接下来,就需要教师收上作业,并进行逐一反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指出其常见错误及其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让学生们可以及时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根据反馈来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
总之,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提问引导、小组合作、反思总结与评价反馈五大策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基于数学教材,进行灵活运用,以此来展现探究式教学的无限可能。探究式教学这一模式不仅是知识传授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进步,值得广泛推广与实践。因此,在未来,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持续探索,适应时代变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喜明.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17):182-184.
[2]小沙九.新时期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4,(08):229-232.
[3]勇乐慧.智能时代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1):26-28.
[4]王小冬.智能时代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4,(11):128-130.
[5]范莉.新时期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03):6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