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效果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曾庆静

山东省郓城县丁里长街道初级中学 274703

摘要

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效果。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本文将探讨课堂讨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作用与效果。


关键词

课堂讨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学生参与

正文


引言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所取代。课堂讨论作为一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讨论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本文将系统探讨课堂讨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效果。

课堂讨论的基本概念

(一)课堂讨论的定义  

1.课堂讨论的内涵

课堂讨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维的碰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表达观点,分享见解,老师则引导和总结,使讨论更具方向性。课堂讨论不仅关注结果,更重视思考过程,让学生在交流中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升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

2.课堂讨论的形式

课堂讨论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小组讨论、全班辩论或是专题研讨等。小组讨论通常由几个学生组成,围绕特定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而全班辩论则强调观点的对立和交锋,通过辩论的方式加深理解。此外,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如角色扮演或案例分析,以增加讨论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提升学生的主动性。

(二)课堂讨论的特点  

 

1.互动性

课堂讨论强调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讨论中不仅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倾听他人的观点。这种互动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局限,营造了一个开放、平等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交流和辩论,激发思维的碰撞,促进知识的深化与再创造,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开放性

课堂讨论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这样的环境使学生在讨论中感到安全和被尊重,愿意分享独特的观点。这种开放性不仅促进了多元化思维的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讨论中能够自由探讨不同的看法,有助于形成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课堂讨论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1.增强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实践口头表达的良好平台。在这样的互动环境中,学生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学习如何用清晰、逻辑性的方式表达思想。通过不断参与讨论,学生逐渐适应在公众面前发言,掌握与他人交流时所需的适当语言和语气[1]。例如,在一次关于小说主题的课堂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角色动机进行交流。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看法,经过几轮讨论,他们逐渐掌握了如何组织语言和有效地论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倾听和回应他人观点的能力。这种实践使他们在面对不同观点时更加自信,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2.促进书面表达能力

课堂讨论同样在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讨论中,学生需要对话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整理出逻辑清晰的论点和支持材料。这一过程为他们后续的书面表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学习如何将口头表达的内容转化为书面文字,并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从而提升写作技巧。在讨论一篇课文时,教师鼓励学生记录讨论要点。接下来,学生需要将这些要点整理成一篇读后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回顾了课文内容,还学习如何将口头讨论的核心内容提炼成书面表达。

(二)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1.培养批判性思维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辩论与反思,学生能够学会质疑现有观念,探讨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在学术上更深入理解知识,还使他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并作出合理判断。在讨论古诗词时,教师提出“这首诗是否可以有多种解读”的问题,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从历史背景出发,有的则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这样的讨论使学生意识到同一作品可以有多重解读,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反思观点并进行验证。

2.促进创造性思维

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思维的空间。在这样的自由讨论中,学生被鼓励提出独特的观点,探索新思路。这种环境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在处理问题时能够更加灵活和开放。通过相互启发,学生能够产生新想法,形成独特的见解。在一次关于未来社会的讨论中,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设想未来可能出现的科技和社会变化。学生们提出了从无人驾驶汽车到智能城市等各种创意,积极参与,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这种开放的讨论氛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培养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探索,使他们在讨论中勇于表达独特想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课堂讨论的实施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1.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

成功的讨论离不开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布置教室、使用亲切的语调,以及营造互动性强的环境,使学生感到自在。这种氛围有助于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鼓励他们自由表达[2]。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来缩短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在课堂开始时,可以设置一些轻松的破冰活动,比如让学生分享个人兴趣或最近的趣事,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在一次关于环保的讨论课中,教师首先让每位学生简要介绍自己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增进了学生间的熟悉度,还让他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随后,教师以幽默的方式引入讨论话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整个课堂生动有趣。在这样放松的环境中,学生们更加愿意参与,讨论质量显著提高。  

2.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供发言的机会,并对他们的观点表示肯定。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发言规则,例如轮流发言、举手示意等,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问题,营造一个包容的讨论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在一堂关于文学作品的讨论课中,教师在每位学生发言后,都鼓励其他学生补充或提出不同的看法。这种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在讨论一部小说时,有学生提出了不同于主流的解读,其他同学也积极参与讨论,形成热烈的互动。

(二)设计有效的讨论主题  

1.选择与课程相关的主题

讨论主题的选择对课堂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有直接影响。教师应确保讨论内容与课程相关,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可以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或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的实际问题,以便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例如,教师可以挑选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在一次关于社会问题的讨论中,教师选取了“网络暴力”作为主题。这个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们都有丰富的个人体验。在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网络暴力的成因和影响,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与个人经历结合。这种贴近生活的主题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思考深度。  

2.提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提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热情。教师应设计能够引发不同看法的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辩论[3]。这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尊重和理解他人意见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文化差异或道德伦理等方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在一次关于道德伦理的讨论中,教师提出了“是否应该允许代孕”的问题。这一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不同的学生从法律、道德、心理等多方面表达意见,有的支持代孕,认为这是个人选择的权利,而有的反对,认为可能导致伦理问题。这种争议性讨论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促进了他们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课堂讨论的效果评估  

(一)对学生的影响  

1.学生参与度的提升

课堂讨论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和互动环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频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参与不仅限于发言,还包括倾听同学的意见并进行积极回应,从而促进互动氛围的形成。举例来说,在一堂历史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二战的影响,许多学生积极分享观点,并主动提出问题和展开辩论。这种环境让学生更愿意投入课堂学习,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2.学生自信心的增强

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在一个积极支持的讨论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的积极反馈也能增强他们的信心。通过频繁的讨论和辩论,学生们不断练习表达,从而逐步克服了表达上的恐惧。例如,在一次关于社会问题的讨论课上,教师鼓励所有学生发言,许多平时沉默的同学也开始积极参与,随着讨论的深入,他们逐渐展现出更大的自信。

(二)对教学的反馈  

1.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课堂讨论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反馈,能够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能够观察到学生的理解程度及兴趣点,并根据这些反馈进行调整[4]。这种实时互动帮助教师识别有效的方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课堂氛围的改善

有效的课堂讨论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氛围,创造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通过鼓励学生表达意见和参与讨论,教师能够减轻课堂的紧张气氛,促进学生之间的理解和尊重。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的互动增多,课堂氛围变得更加友好和开放。例如,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学生们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最终形成了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金泽钰.基于文学作品开展初中语文课堂讨论的实践[J].嘉应文学,2024,(07):149-151.

[2]王志坚.基于讨论式教学法的初中语文课堂互动策略探究[J].语文新读写,2023,(17):95-98.

[3]季予迪.基于社会情感学习的初中语文课堂讨论改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