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李喆

鄄城县长江街学校 274600

摘要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新课改背景下,这一理念尤为凸显。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通过实例分析,阐述如何有效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数学应用能力。研究发现,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人教版;实践能力;学习兴趣

正文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新课改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基于此,本文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进行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一、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内涵与意义

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内涵深远且广泛,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变。这一理念倡导将教学活动根植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土壤中,让数学不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公式和定理,而是成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它巧妙地化解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难题。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实例相结合,学生能够在直观感受中逐步构建起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框架,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易于接受。其次,生活化教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当学生发现数学知识能够直接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种由内而外的学习动力,是推动学生持续进步和成长的重要源泉。再者,生活化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探索,这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简而言之,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不仅能够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生活化教学实践的策略与方法

2.1 生活化的课堂导入

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它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能够捕捉到学生生活中的趣味点,并将其巧妙地融入课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中,除了展示积木、球、书本等常见物品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如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角色或玩具模型,设计寻宝游戏,让学生在寻找特定形状物体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认识并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2.2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除了蛋糕分配的情境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如切分水果、分配零食等。通过让学生亲手操作,如将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几份,每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分数的意义,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评价成绩、比较大小等,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2.3 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图形的运动》一课中,设计图案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了进一步提升活动效果,教师可以引入更多元化的材料,如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出更多富有创意的图案。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图案展示和解说比赛,让学生在分享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的平台。

2.4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生活实例。在《小数乘法》一课中,购物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学习场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情境,如设置不同价格的商品组合,让学生计算总价;或者引入折扣、找零等实际购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小数乘法的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制作动画、模拟购物软件等,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生活化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为例,教师的精心设计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展现了生活化教学的独特魅力。

在导入环节,教师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展示了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水果图片,这些元素不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迅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通过提问如果每个小朋友得到2个苹果,我们班有5个小朋友,需要多少苹果?这样的问题,教师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到了数学问题上,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乘法的应用。

在知识讲授环节,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如何用乘法来表示这个问题。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当学生得出2×5=10的答案时,他们不仅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巩固提升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鼓励他们自主设计乘法问题并解答。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学生们纷纷提出各种有趣的乘法问题,如如果每个小组有3个小朋友,我们班有4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等,这些问题既贴近学生实际,又富有挑战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乘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最后,教师还注重将数学知识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价值,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乘法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努力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莉.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5(2):1.

[2]苏雪燕,何召霞.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C]//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论文集(二十四).2022.

[3]刘宏.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实施路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00122-00122[2024-08-20].

[4]姚燕萍.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