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李继波

大竹县第二中学 635100

摘要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高中英语教学已远远超越了词汇与语法的传授,而更加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外研版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文化元素,通过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深刻理解英语国家文化,增强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与适应性。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践反思,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策略,旨在为学生搭建起一座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使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自信地航行。


关键词

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高中英语;外研版教材;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之一。高中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外语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重任。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地道的语言和多元的文化视角,为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本文将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深入分析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合文化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与现状分析

(一)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文化意识作为个体文化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首先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深层次理解。语言是文化的镜像,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历史传承和社会习俗。当学生具备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深入理解时,他们便能更准确地把握语言的语境、语义和语用规则,从而在语言学习中事半功倍。其次,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了解不同文化成为了必备的技能之一。高中时期正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文化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培养出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最后,文化意识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跨文化交流打下坚实基础。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中,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愈发受到社会的青睐。而文化意识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表现。

(二)现状分析

尽管文化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教学资源有限是制约文化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地域、经济等条件的限制,许多学校难以获取到丰富多样的文化教学资源,导致文化教学难以深入开展。其次,教学方法单一也是当前文化教学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部分教师在文化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一些教师对于如何有效融入文化元素也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有效的策略,导致文化教学效果不佳。最后,从学生层面来看,文化意识淡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对于文化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兴趣,导致他们的文化意识相对薄弱。同时,在跨文化交流中,他们也往往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亟需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外研版教材中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利用

(一)教材内容分析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以其独特的编排体系和丰富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机会。教材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社会习俗等显性文化内容,还隐含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隐性文化信息。

(二)教学策略与方法

情境模拟法:情境模拟法是一种高效且生动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跨文化交际情境中亲身体验文化差异。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结合外研版教材中的对话和短文,设计多样化的模拟场景,如国际商务谈判、餐厅点餐、机场接机等,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其中。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还能让他们学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调整自己的交际策略,提高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

文化对比法:文化对比法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的比较思维。在教授节日庆典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春节与圣诞节、中秋节与感恩节等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和象征意义;在探讨饮食习惯时,可以分析中餐与西餐在食材选择、烹饪方法和餐桌礼仪上的差异。这种对比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两种文化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敏感性,学会从多角度审视和理解不同文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资源的丰富性和直观性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原声电影、纪录片、音乐、动画等多媒体素材,为学生展示英语国家的真实生活场景和文化特色。例如,观看《傲慢与偏见》可以让学生了解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和爱情观念;而《国家地理》的纪录片则能带领学生领略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鼓励学生围绕特定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在外研版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跨文化研究项目,如研究英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调查美国多元文化现象、分析跨文化广告中的文化元素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分组合作、搜集资料、分析讨论并撰写报告或制作展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研究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一)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石。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需要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训练。在听力方面,可以通过听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口语方面,可以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在阅读方面,鼓励学生阅读英文原著、新闻和杂志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方面,则可以通过写日记、作文等形式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通过这些训练,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英语,为跨文化交际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二)培养非言语交际能力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培养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并学习不同文化中的非言语行为。例如,在教授肢体语言时,可以讲解不同文化中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所代表的含义和用法;在探讨时间观念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对时间的不同态度和看法以及由此产生的交际差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非言语交际的模拟练习和案例分析,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非言语交际的技巧和策略。

(三)构建跨文化交流平台

构建跨文化交流平台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国际学生交流活动,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来校交流或安排本校学生出国交流学习。还可以设立英语角、国际文化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机会。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国际论坛、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拓展学生的交际空间。通过这些平台,学生能够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实时交流互动分享彼此的文化和经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束语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入挖掘外研版教材中的文化元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我们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觉醒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未来,我们应继续探索更加高效、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雄.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 2007(1):122-123.

[2]张福.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下旬, 2016.

[3]白惠英.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J].高考, 2018(27):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