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课改下小学藏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藏文课堂;教学
正文
引言:藏文是一门语言,在漫长的语言历史演变中,不仅形成了浓厚的语言文化特色,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教师要能够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教学的技能、方法与过程,可以采取合作学习、信息化技术、情感态度教育等方法,使得藏文课堂可以开展得非常有效,让学生在课堂语文学习活动中,提升藏文学习的有效性。
一、充分的备课
藏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有科学依据的对上课的思路与方法进行备课。在备课的初期去思考如何有效地设计课堂,在课堂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运用哪些教学手段和工具,来构建师生互动性的课堂,而且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创设哪些问题来开展导学案活动,这是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做好的准备。而不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临场发挥,导致授课的思路混乱,在授课中有很多不衔接甚至是教学结构逻辑不正确的地方,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每一篇藏文都有一个教学的主题,或者是说明文或者是讲述藏文化的历史故事。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授课的内容来设计问题,能够知道自己在上课的开始是以问题来导学,还是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又或者是让学生直接进入到学习的主题中,去研究生字、生词以及阅读材料。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采取合作学习方式,还是多媒体学习方式?在授课内容上要结合藏族的地理知识还是要融合历史知识?这些教师应当仔细考虑,以确定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构建互动性和高效性的语文课堂,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提升教师的授课效果。
二、重视学情分析
作为教师而言,在开展藏文教学活动的时候,面对的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与语言基础是不同的。此时,教师先不要着急去探索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要从班级学生的学情摸底,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上,来确定基础性的授课思路。
三、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藏语学习是培养学生的藏文化素养,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充分的去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以及课后复习,都可以构建起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养成自主学习藏语知识的习惯与意识,从而提升藏语学习的水平。作为藏文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藏语知识的预习,学生在藏语学习方面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在课堂上对知识的学习与消化能力不同;为了能够培养出学生的藏语学习水平,作为教师要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重视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预习活动,通过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探索新的知识,从而去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自主探究者。第二,在藏语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当在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活动的创设上,要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要以引导学生独自探究或者是布置学生集体探究知识的方式,来构建学习情景,从而提高学生在藏文学习活动中的主导性作用,从而来提升藏语学习的有效性。第三,学生在课后学习中发挥着主体性作用,课堂知识的学习只是学习的一个环节,还需要通过课后复习来加强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复盘,以提升藏文学习活动的有效性。相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预习会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预见”,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课堂上通过自主探究,有助于在课堂上高度地将精力集中在教师所创设的问题上,并且高效解决问题,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语言思维,在课后复习环节,学生的课后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梳理,找出学习中的不足,能够更好地对自己的课堂学习进行管理,从而能够不断的优化学习思路,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语文学习活动。
四、妙用评价方式,构建高效课堂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评价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教师要能够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活动以及藏文教学需求的活动来构建高质量的语文学习课堂。
例如,藏文教师在教学评价上1.要能够从学生的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2.对学生的评分要尽可能地先优点,后缺点的方式来设计评价机制3.要能够采取激励制的方式,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维,对于学生用心的分析能力,应当给予鼓励和表扬。4.对学生课堂学习方式进行评估,对于自主学习或者是合作学习中表现积极,学习态度较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能够找到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根据自己课堂上的发现和感受,更加地认可任课教师的评价制度,增强对教师的敬佩之心。
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评价。1.是否采取了现代化的教育工具,为教学活动设计加分。2.是否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探究能力以及问题的分析与总结能力培养。3.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意识。良好的习惯是藏文学习成功的一半,作为语言教师是否在藏文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着重去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对问题的探究水平。4.自己的授课时间把握是否良好,语言课堂设计是否精彩,与学生的学习互动情况如何。5.学生的学习反馈与评估。
五、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优化教学效果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藏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藏文学习的快乐,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就需要从良好习惯着手,让习惯成自然,让学生学会预习,提前做好学习准备工作,这样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学习和探索知识,配合教师的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当然,在预习环节教师也需要做好指引工作,预习可以分阶段、分步骤实施,通常有学期预习、周预习、日预习等等,不同预习方式的预习结果也存在有显著性差异,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应用不同预习方法。预习时还需要控制好时间,预习时间过长,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枯燥,理论上预习所花费的时间应当短于课堂上教学的时间,每次20—30分钟为宜,这样可以让学生常保预习的激情。同时,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时还应当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对于藏区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生活中藏文知识无处不在,预习藏文知识不仅可以依托教材课本,实际上也可以从生活细节着手,让学生们留心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有哪些藏文知识,自身在探索这些藏文知识时有哪些收获,借助生活这一广阔的舞台,丰富学生藏文知识。
此外,还应当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内容不论是看书听课都应当勤于动笔。在动笔摘抄记录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散学生思维,为他们的课堂学习提供更多助力,使得预习效果最优化。
六、科学应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无定法,提升小学藏文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优化是极为有必要的,如果说教师在课堂上所应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那么学生可能就难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兴趣也会处于相对单一的状态。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灵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比如说,教师可以立足生活创设情境,如在藏文写作活动实施时,可以选取生活化的主题让学生写作,如“记录生活中一件令人难忘的小事”“我的第一次……”等等,让学生回顾生活,完成写作任务。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设置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比如说在低年级的藏文识字教学活动中可以模仿“击鼓传花”的游戏实施“击鼓识字”的游戏,借助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发散学生思维,让他们的能力素养获得更好发展。
七、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提升藏文教学有效性时也不能忽视评价的效用,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时要不断对评价的方式方法进行优化,既要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提升,也不能忽视学生实践动手技能的发散。藏文本身就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日常生活中藏文的应用极为广泛。如果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过分关注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评价,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就会导致评价不够全面、客观真实,因此对评价效果产生影响。所以说,教师需要尽快构建动态化的评价体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对评价的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等进行优化,让学生能够客观认识自我藏文知识学习现状,后期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式。同时,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对自身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进行改进。
八、关注藏文教学与生活的融合
藏文教学来源于生活,其只有回归到生活之中,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才能更好发挥作用与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关注藏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融合。教学工作正式实施之前,教师需要做好知识的分析与梳理工作,明确当前所教学的藏文知识与实际生活有哪些关联性,应当如何借助生活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做好引导工作。
结束语藏文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如果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那么,这门课程就会开展得非常精彩而且有趣,如果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缺乏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那么课堂就会了无生趣。在构建藏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从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重视、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以及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运用等多个方面,来构建高质量的藏文课堂。不仅如此,教师要养成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与复盘的能力,在反思的过程中,来发现教育中的问题,从学生和自身两个层面进行深度剖析,从而来进行教学优化,不断提升,确保藏文课堂可以开展得无比精彩。
参考文献:
[1] 白玛旦增.新课改下小学藏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J].吉林画报, 2019(12):1.
[2] 扎西多吉.基于小学藏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方法探讨[J].求知导刊, 2015(22):1.DOI:10.3969/j.issn.2095-624X.2015.22.120.
[3] 扎西扎巴.浅谈新课改下的藏文教学[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7, 000(011):746.DOI:10.3969/j.issn.2095-6711.2017.11.612.
[4] 多杰彭毛;《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7-13
[5] 扎西次旦;《青春岁月》;2016-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