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新挑战与对策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观娣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大岚中心小学 516049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班级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与机遇。网络环境为班级管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工具,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泛滥、网络安全、学生自律性下降等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小学班级管理;挑战;对策

正文


引言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网络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班级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然而互联网的双刃剑特性使得小学班级管理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规避其负面影响成为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信息过载,认知负担加重

在互联网的浪潮中,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为小学班级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们每天接触到海量信息,包括学习资料、娱乐新闻、社交动态等,这些信息如潮水般涌来,让他们的认知负担不断加重。面对如此繁多的信息,学生往往难以分辨真伪,更难以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甚至产生信息焦虑。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也面临着信息筛选和处理的难题。他们需要从海量的网络资源中挑选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健康。然而,由于信息过载,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被大大分散,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信息筛选和甄别,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学校也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他们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二)网络安全隐患,监管难度加大

互联网为小学班级管理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渠道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隐患。网络诈骗、恶意软件、不良信息等问题层出不穷,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网络安全状况,防止他们受到网络欺凌、诈骗等侵害。然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跨地域性,监管难度大大增加。教师难以实时掌握学生的网络行为,更难以有效预防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教师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学校也应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学生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学习。

(三)学生自律性下降,管理难度提升

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娱乐性使得学生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导致他们的自律性逐渐下降。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发现学生们越来越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而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中。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管。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班级规则和奖惩机制,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团队精神。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新挑战

信息筛选净化班级环境

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过载、真伪难辨的问题。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辨别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班级管理者需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筛选与过滤确保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健康、积极、有益。这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敏锐的信息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并阻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管理者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网络信息培养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

家校联动共筑管理防线

互联网的发展也深刻改变了家校沟通的方式。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往往依赖于面对面的交流而互联网则使得家校沟通更加便捷、高效。然而这也带来了家校沟通的新挑战即如何保持家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共同筑牢班级管理防线。班级管理者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建立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这包括定期召开家长会、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家校沟通、建立家校联系簿等方式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和情况同时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网络素养培养自律能力

网络素养是指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获取和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而自律能力则是指学生在面对网络诱惑时能够保持清醒头脑、自我约束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自律能力班级管理者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育和引导。这包括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和规则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管理者还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选择健康的网络内容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班级管理者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如在线阅读、网络竞赛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网络素养和自律能力[1]

二、应对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挑战的对策

(一)构建智慧平台强化信息管理

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面临着信息泛滥、难以监控的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教师需要构建智慧化的管理平台以强化信息管理。智慧平台应具备强大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通过整合各类数据源如学生在线学习记录、社交媒体活动、家校沟通记录等平台能够全面收集学生的网络行为数据。同时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平台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往往依赖于面对面的沟通和纸质文件传递这在互联网背景下显得效率低下。而智慧平台则可以实现实时的在线沟通、文件共享和任务分配使班级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此外平台还可以支持家校之间的无缝对接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进展。智慧平台还应具备智能化的预警与干预机制。通过对学生的网络行为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平台能够及时发现异常行为或潜在风险并向管理者发出预警[2]

(二)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培养自律意识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素养已成为小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教师需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网络素养教育应涵盖网络安全、信息甄别、网络礼仪等多个方面。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讲座向学生传授网络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甄别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同时还要教育学生遵守网络礼仪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友善的网络环境。教师可以将网络素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网络作品创作比赛、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3]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网络素养和态度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网络素养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培训会或家长会向家长传授网络素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教育观念。

(三)优化班级文化营造健康氛围

为了营造健康的班级氛围,班级管理者需要优化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应强调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通过树立榜样、表彰先进等方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教师需要在班级文化中融入创新和实践的元素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小发明、创意写作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教师需要在班级文化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可以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自我认知和调节能力。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之间建立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关系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

总结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面临着信息泛滥、网络安全、学生自律性下降等新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网络素养确保他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能够健康成长。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认识到互联网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适合当前教育环境的班级管理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娟萍.“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创新策略[J].中小学班主任,2023(05):44-46.

[2]侯咏梅.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新策略[J].家长,2021(24):32-33.

[3]胡松江,冯桂霞.“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8):178-17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