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中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
摘要
关键词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核心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学英语教育
正文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育地位日益凸显。新课程标准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对中学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作为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实施载体,以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和设计理念,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实践机会。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如何在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期为中学英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教育的要求
(一)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学英语教育的全面导向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不仅强调了语言能力的重要性,更将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关键要素纳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完整且相互关联的教育体系。语言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基本工具;而思维品质则被视为核心素养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作出合理判断。文化意识则是核心素养的灵魂,它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学习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保障,鼓励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需求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中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新课程标准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中学英语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通过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跨文化交流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还能帮助他们减少误解和冲突,增进相互理解和合作。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对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三)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激发学习兴趣与全面评价
新课程标准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互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在评价机制上也要进行革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这些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极为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致力于为学生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英语学习环境。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听、说、读、写练习,这些练习不仅覆盖了英语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型结构,还通过不同难度和类型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步巩固和深化语言知识。此外,教材特别设置了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等,让学生在模拟真实情境的环境中运用语言,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这些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为日后的国际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二)思维品质的提升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在思维品质的培养上同样不遗余力。教材通过精心编排的文本阅读、问题讨论和写作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例如,在阅读文章中,教材会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意图,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在写作训练中,教材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意,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通过这些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英语水平,还能在思维上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成长。
(三)文化意识的增强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在文化意识的培养上同样投入了大量精力。教材通过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节日习俗和历史文化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些介绍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还激发了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多元文化的观念。这种跨文化的视角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促进他们在国际交流中更加包容和理解他人。
(四)学习能力的锻炼
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自我监控和反思等方式,帮助他们逐步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这些策略和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教材还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互帮互助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通过这些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在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中的体现
(一)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交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石,它涵盖了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以及得体表达等多个层面。在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被置于核心地位。通过精心设计的听说练习和口语交流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学生能够在实际运用中逐步提升英语口语的流利度和准确性。此外,教材还强调了书面表达的重要性,通过写作训练、书信撰写等实践环节,学生得以锻炼和规范自己的书面语言,从而全面提升语言交际能力。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信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更为他们未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非语言交际能力
非语言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涵盖了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特征以及沉默等多个方面。在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中,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教材通过生动的文化背景介绍和丰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如模拟国际会议、文化交流晚会等,引导学生观察、学习和模仿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方式。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不同文化的非语言交际特点,还通过实践锻炼,提升了他们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非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非语言手段进行交流和沟通。
(三)文化适应能力
文化适应能力是个体在跨文化环境中顺利融入并适应新文化的重要能力。在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中,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被视为一项关键任务。教材通过文化对比和文化体验两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一方面,教材通过对比不同文化中的习俗、价值观等,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文化差异;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如模拟外国节日庆祝、国际美食制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异国文化,从而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文化适应能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更为他们未来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做好了准备。
(四)跨文化意识和素养
跨文化意识和素养是个体在全球化背景下必备的重要品质,它包括对异国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包容,以及运用异国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在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中,跨文化意识和素养的培养被置于重要位置。教材通过系统的文化教育和丰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如国际文化交流节、跨文化友谊桥等,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多元文化的观念,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还通过实践锻炼,提升了他们的跨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这些素养的养成,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国际交流中更加自信和从容,更为他们未来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融合与发展
(一)在阅读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阅读教学是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西方节日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文化元素和背景知识,了解西方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和文化意义;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西方节日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阅读中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还可以拓宽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在口语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口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跨文化交流场景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模拟一个国际会议的口语活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并发表演讲;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需要了解并模仿当地的口语表达方式和非语言交际方式;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口语练习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在写作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跨文化交流的主题和要求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写一篇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作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介绍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和文化意义;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跨文化特色的作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写作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增强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素养。
(四)在课外活动中融合核心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补充。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组织丰富多彩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例如,组织国际文化节、英语角、跨文化交流会等活动;邀请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来校进行文化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性的英语竞赛和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己的跨文化素养和国际竞争力。
结束语: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中学英语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作为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实施载体,以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和设计理念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通过阅读教学、口语教学、写作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的融合与发展,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跨文化交流活动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展望未来,中学英语教育将继续秉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文章."校本课程——中外文化鉴赏"助力培养高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J].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11).
[2]彭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4.
[3]郑茶妹.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 2024(21).
[4]沈芝梅.在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8 Section B为例[J].英语画刊(高中版), 2024(10).
[5]焦爱玲.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中学生英语, 2024(12):107-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