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背景下的高中物理作业设计及实施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马鹏

吴忠市红寺堡区太阳山中心小学 宁夏省吴忠市 751999

摘要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物理学科而言,作业不仅是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的平台,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假期作业往往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将其视为负担。因此,如何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假期物理作业,成为摆在物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基于“双减双新”的高中物理作业设计要求进行分析,并提出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课标、新教材;高中物理;作业设计

正文


引言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2022年将大力推进“双减”工作,进一步优化各学科的作业设计,而长期以来,高中物理作业的设计主要依赖于教师的个人创意,旨在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并力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1]。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不足,缺乏对现象与本质的探究意识,难以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此外,自我效能感的缺失使得学生难以深刻理解物理学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问题表明,原有的物理作业设计并未充分满足新高考和“双减”政策的要求,当前物理教学面临重要挑战。

 

一、基于“双减双新”的高中物理作业设计要求

(一)严格遵循课程标准

在制定物理作业设计目标时,必须紧密结合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首要之举在于,依据教材所蕴含的知识点,清晰界定并详尽阐述学生的作业目标,力求目标的精细化与深度化,以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此外,课程标准所界定的学习品质层次,构成了设计作业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照,深刻揭示了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运用核心概念、思维方式、方法及观念等关键要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能够更精准地把握作业设计的意图,确保作业内容既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够促进其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关注学生学情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家庭作业目标的设定需兼顾合理性与实用性,充分融入学生的实际情况,赋予目标以鲜活的生命力。在学情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而应将学生的思维发展、心理阶段特征以及认知规律纳入考量范畴,同时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以期对学生的实际学情做出精准判断,进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制适宜的作业要求,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三)巧妙创设习题情境

在教学任务的选取与习题的设计上,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象征意义,又要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深刻感知其中蕴含的人文因素,教学不应仅仅停留于对知识的抽象符号运算,而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知识背后的人文内涵,使物理学科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例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传送带、静止的公共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身体的自然摇晃等现象,均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生动场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些场景,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物理学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在心中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二、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物理作业

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需紧跟新课程标准,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进行实践性教学时,应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基本情况,实施分层式物理假日作业设计,打破传统的“一刀切”式作业模式,既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追求[3]

例如,在针对“功率”这方面的物理知识进行假期作业的设计时,教师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内容。

1. 基础必做题

一辆货车的质量为5t,在平缓的公路上行驶。货车以额定功率为100 kW加速行驶,最终达到最大速度20 m/s,共用时15s。在阻力恒定的条件下,以下问题得以解答:

1)一辆卡车在行进中受到的阻力有多大?

2)15秒的加速过程中,面包车向前行驶了多远?

3)如果一辆卡车要以1 m/s的速度持续起动,那么它能持续多久?

2. 升级选择题

一台小型遥控车辆,额定功率为8 W,重量为2 kg。从一个完全静止的地方出发,以0.5 m/s的速度作匀速加速的线性运动。在这个过程中,遥控小车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2 m/s。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遥控小汽车在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牵引力为何?

2)小汽车在匀速加速的行驶过程中可维持多长时间?

3)小汽车处于匀加速状态过程,牵引力、摩擦力对其各做了多少功?

通过对比基础必做题与提升选做题,可以看出这两道题目的基本条件相差无几,有助于降低学生对此类题型的陌生感,同时也能通过这类典型的作业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内容,减轻学生作业压力,实现物理假期作业的质量与数量平衡。

(二)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设计

在双新(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高中物理作业的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而基于真实情境问题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设计作业问题,以新版交通规定中机动车乘坐人员需系安全带的情境为背景,通过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解释这一规定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并锻炼学生运用科学证据支撑结论的能力。

1. 问题设计

根据新版交通规定,机动车乘坐人员在配备安全带的座位就座时,应系好安全带。违反这一规定将面临警告或20~50元罚款的处罚。请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解释这一规定的必要性。

2.作业要求:

1. 分析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如急刹车、碰撞等)。

2. 运用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解释乘客在突发情况下若不系安全带可能产生的后果。

3. 结合惯性概念,阐述安全带如何减少乘客在突发情况下的伤害。

4. 给出科学、合理的结论,说明系安全带的重要性。

(三)综合实践型作业设计

综合实践型作业的设计,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及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沉浸式学习活动。在实施此类作业时,教师需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点及可利用的资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安排。例如,在假期期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调查研究、旅游考察等,以促进其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设计斜拉桥设计大赛时,学生已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泡沫板等材料设计并制作一座长100厘米、宽40厘米、承重能力不低于50千克的斜拉桥模型。作业要求与评价标准如下表:

1 作业要求与评价标准表格

作业要求

具体内容

评价标准

体现力学原理

确保桥梁结构稳定且承重达标

桥梁承重能力、结构稳定性

合理利用资源

注重材料的经济性、安全性与便捷性

材料选用是否符合经济、安全、便利原则

提交设计报告

阐述设计理念、结构特点、承重测试方法

能否清晰阐述设计原理及实验过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理作业设计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物理教师应转变观念,创新作业设计,将趣味性、实践性、个性化和多元化融入作业设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新良."双减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作业优化设计探究[J].文理导航, 2024(11):4-6.

[2] 明翔宇,陈俊."双新"背景下,例谈Geogebra软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 2022, 44(4):5.

[3] 张东升."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数字化课堂[J].中学科技, 2024(1).

 

作者简介:马鹏 1986.03  宁夏同心 回族 大学本科 一级教师 吴忠市红寺堡区太阳山中心小学 研究方向: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育教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