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区域推进主题式校本研修的策略与模式创新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雷念华

湖南省桂阳县教育局 424400

摘要

在县级区域教育发展的征途中,主题式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县级区域教育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主题式校本研修,以其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特点,为县级区域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将探讨县级区域推进主题式校本研修的策略与模式创新,旨在为县级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

县级区域;主题式校本研修;策略;模式创新

正文


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之下,县级区域教育领域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机会与考验。主题式校本研修,这一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驱动教育改革的关键举措,对于县级区域教育全局的推进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面对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传统研修模式已显现出力不从心的态势,创新因而成为县级区域在推进主题式校本研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选择。下面将全面剖析县级区域在实施主题式校本研修时的现状与困境,并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与模式革新方案,力求为县级区域教育的持续繁荣增添新的动力。

一、县级区域主题式校本研修现状分析

(一)研修氛围初步形成,但参与度不均

县级教育生态之中,主题式校本研修正逐步确立其作为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核心路径的地位。伴随教育改革步伐的加速,众多学校积极响应号召,定期举办研修活动,搭建起教师间学习互动的平台。此等举措初步营造了研修的良好风气,彰显了县级区域对提升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然而,需特别关注的是,尽管研修风气有所好转,但各学校及教师间的参与度却呈现出不均衡的现象。部分学校因资源匮乏或管理缺陷,导致研修活动趋于表面化,难以点燃教师的参与激情。同时,部分教师对研修的认知尚浅,缺乏主动探索的内在驱动力,这直接削弱了研修活动的实际成效。因此,在县级区域深化主题式校本研修的进程中,如何均衡提高各层面参与度,成为了一个亟待攻克的难题。这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与教师个体携手并进,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审视并优化研修活动,以确保其既具实效性又可持续发展。

(二)研修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县级区域实施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实践中,研修内容的规划常被视作决定研修成效的核心要素。目前,研修内容多遵循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与设定,此种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虽确保了研修活动的一致性和标准化,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教师的实际需求。研修议题若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相去甚远,则教师在研修中难以寻得共鸣,亦难以将研修所得有效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此等现象不仅削弱了研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挫伤了教师投身研修的积极性。久而久之,研修活动恐将流于形式,丧失其应有的价值及意义。因此,在县级区域推动主题式校本研修之际,务必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确保研修内容与教学实践紧密相连,从而真正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

(三)研修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在县级区域开展的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中,研修形式趋于单一化的问题日益凸显,不容忽视。尽管传统的讲座、研讨等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教师的部分研修需求,但长期使用这些固定模式,不仅难以调动教师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也难以契合教师多元化的学习诉求。教师对新颖有趣、互动性强的研修形式抱有高度期待,他们渴望在研修中增加互动、交流与实践的机会。然而,当前县级区域研修活动的现状是,往往缺乏足够的创新与多样性,致使研修过程显得单调乏味,进而影响了教师的参与度及研修的实际成效。因此,为了激发教师的研修动力并提升研修效果,县级区域在推进主题式校本研修时,必须重视研修形式的革新与多样化,以充分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县级区域推进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意义

在县级区域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语境下,推进主题式校本研修显得尤为重要,其深远意义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细致探讨。

首先,主题式校本研修模式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开拓了一条崭新途径。它聚焦于特定的教学主题,使教师能够系统地掌握前沿教育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在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中不断进步,确保教学质量与成效的持续攀升。

其次,主题式校本研修充当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它激励教师勇于挑战自我,直面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团队合作与经验交流,挖掘内在潜力,推动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进步。

此外,这一研修模式对县级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它聚焦于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与痛点,汇聚集体智慧寻求解决之道,为区域教育政策的规划与执行提供实证支撑,加速教育创新的进程。

三、县级区域推进主题式校本研修的策略

(一)需求导向,精准定位研修主题

县级区域内推动主题式校本研修的进程中,坚守需求引领、精确把握研修主题的方向显得尤为关键。此策略之精髓,在于将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置于首位,借助科学手段搜集并剖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遭遇的具体难题与疑惑。

我县一中学为例,该校数学教师普遍反馈,在几何证明题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难点,导致学生理解和掌握均感困难。针对此情况,学校迅速响应,组织了一场以“几何证明题的解题技巧与教学策略”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此次活动中,学校特邀数学领域的专家,为教师们奉献了一场专题讲座,传授了前沿的解题技巧与教学策略。此外,学校还促成了小组研讨环节,激励教师们交流各自的教学经验与感悟,共同探索优化几何证明题教学的有效途径。此番研修活动结束后,教师们的教学技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亦随之有了明显改善。

(二)多元融合,勇于创新研修形式

县级区域深化主题式校本研修的过程中,达成多元整合与研修形式的创新,是驱动研修活动迈向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鉴于传统研修形式常显单一乏味,难以唤醒教师的学习热情,故需挣脱传统框架的束缚,采纳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理论研习与实践操作相贯通的路径,并引入多样化的研修模式,例如工作坊、教学示范、案例剖析等。

在推进主题式校本研修的过程中,我县一学校勇于尝试,采用了“微格教学融合在线研讨”的新型模式。具体实践中,教师群体被划分为多个小组,各小组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展开微格教学尝试。教学实践完成后,教师们会将录制的教学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随后进行视频的回顾分析、个人反思以及同伴间的相互评价。此模式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亲身体验教学实践的宝贵机会,还搭建了线上深度交流的桥梁,使教师们能够共同剖析教学中的亮点与待改进之处。

(三)校际联动,推进共享研修资源

县级区域实施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实践探索中,采用校际协同与研修资源共享的策略,展现出了显著的成效。此策略着重于增强各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借助联合研修活动及资源的互通共享,有效打破了学校间的界限,达成了研修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例如:在县级区域范围内,数所小学积极回应校际合作倡议,携手举办了以“语文教学方案设计与执行”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们汇聚一堂,共同参与备课、授课及教学评价环节,营造出浓厚的学术研讨气氛。教师们普遍反映,通过参与此次研修,他们不仅掌握了新颖的教学理念与策略,还结识了众多志趣相投的同行,进一步加深了校际间的友谊与协作。

四、县级区域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模式创新

(一)联动式研修模式

联动式研修模式是一种高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其核心在于以“名校+”或“名师+”为引领,组建学习共同体。这一模式旨在打破传统教育资源的壁垒,通过名校与薄弱学校、名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结对帮扶和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联动式研修模式下,各学校之间开展广泛的校际合作与区域联合研修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涵盖了教学理念的交流、教学方法的探讨,还包括了课程资源的共享、教学评价的互鉴等方面。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们能够拓宽视野,接触到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联动式研修模式还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名校和名师的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向更广泛的区域传播,而薄弱学校和普通教师也能够通过这一模式获得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二)“六库式”研修模式

“六库式”研修模式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它围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研修流程。首先,通过问题库,教师能够系统地收集并记录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筛选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研修的起点。接着,在伙伴库的帮助下,教师能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专业合作伙伴,这些伙伴可能是校内的同事,也可能是校外的专家或学者。他们共同组成研修团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智力支持。在点子库中,团队成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集思广益,确保方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随后,在行为库中,教师将方案付诸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方案的有效性。回音库则负责反馈行动效果,帮助教师了解方案的实际成效,以便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最后,在成果库中,教师将研修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成果进行整理和提炼,形成可供推广和应用的研修成果,为后续的研修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整个“六库式”研修模式形成了一个闭环,循环往复,不断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三研式”研修模式

“三研式”研修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师发展模式,其核心目标在于深化教师的教育理念并强化其教学实践能力。

该模式首先引入了名著研读阶段,引导教师们沉浸于教育领域经典著作的研读之中。这些著作富含深邃的教育哲理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智慧源泉。在研读期间,教师们不仅进行自我反思,还积极与同行交流思想,共同探讨如何将经典名著中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

紧接着是主题研讨阶段,此阶段聚焦于“三级”科研课题的探讨,即校级、县级乃至更高级别的教育科研项目。教师们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团队合作与专家引领,不断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并探索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最终,该模式以叙事研究阶段作为收尾,鼓励教师们叙述并记录个人的教育教学经历。

五、结语

县级区域推进主题式校本研修,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策略的优化与模式的创新,我们能够为教师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研修资源,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县级区域教育能够在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推动下,实现更加均衡、优质的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阮传忠,彭正.基于智能研修平台的校本研修模式创新[J].教育视界,2023,(05):44-47.

[2]易继林,戴长志,罗本志.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9,(26):60-62.

[3]杨俊伟.校本研修互助培训网的实践探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4):1-5.

[4]车言勇,李宁.基于小课题研究的校本研修组织策略[J].现代教育,2017,(04):25-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