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数学中的体现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呢?我想应按照课标组给出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教育教学,对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从理解教材、理解学生、理解教学三个方面考虑。由原来的课堂教学以老师的教为主转变成关注学生的学,即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这就需要教师从备课就要认真准备,才能在课堂中发挥好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探究的同时逐渐地理解本节内容。在课堂中更要关注学生的提问和反应,关心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琢磨学生心里所想、所惑并为之解惑,也就是说,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真正地上好一堂课。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才能逐渐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思维、注重生成过程,使学生的参与度提高,那么教师应因势利导,由此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新的流畅状态。
作为高三复习课,今天我们根据高中数学知识来说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断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体几何证明解答题每年高考必考,一般处在试卷的第18题或者第19题的位置,主要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试题以中等难度为主。本节主要解决空间中线面垂直关系的证明。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在学生预习所学知识的过程中,生活中实物图的展现,比如车轮、时钟、课堂教室的墙角和窗户等等。这些具体例子的展现让学生观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人们离不开数学,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谐”一词,城市的规划,和谐的设计等,掌握线面垂直关系的证明为本节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渗透“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而根据立体图形中的条件,挖掘存在的关系,体会到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根据精心计算而设计出来的,直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设计者对事物尺寸的精确计算以及工人兢兢业业的制作,体现价值观中“爱国、敬业”。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团结协作、集体探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体现社会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
二、教学过程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团结合作,从而进行启
发式学习,引导学生突破易错点、重难点。
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了解平面中相关的垂直结论;2. 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3. 理解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4. 结合所学的线面垂直关系的判断与性质定理,分析所给例题的证明方法。
探究学习:
例题:矩形所在平面与半圆弧CD所在平面垂直,
是弧CD
上异于,
的点.
(1)证明:AD平面CDM ;
(2)证明:CM平面ADM;
(3)证明:平面平面
.
此例题有3个问题,每一问题都是互相联系的,将同学们分成六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六位同学,每两位同学讨论一个问题,第1问需要书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且一个平面中的AD垂直两个平面的交线CD,则AD平面CDM。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平面与平面的性质定理的直接应用。
第2问要证明CM平面ADM成立,必须用到第1问AD
平面CDM,通过小组讨论,因为需要连接CM这条辅助线,同学们通过小组探究合作,找出CM
DM,根据第1问进而得出AD
CM,AD与DM相交于D点,从而得出CM
平面ADM。
第3问要证明平面平面
成立,必须用到第2问CM
平面ADM,
通过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每个小组积极地分组讨论问题,对于线面垂直关系的证明都有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合作,进而得出结论。在分组讨论时,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共同探索,还能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地理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责任心,在知识共享的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体验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新课标下,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课堂上,老师认真观察各个小组探讨的问题、学生的困惑,对于困惑,及时给与学生帮助和指点,从而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就豁然开朗,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即时训练:在四棱锥中,底面
为矩形,平面
⊥
平面,
⊥
,
=
,
,
分别为
,
的中点.
(1)求证:AB⊥平面PAD;
(2)求证:PD⊥平面PAB ;
(3)求证:平面⊥平面
.
通过对线面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定理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相关规律,帮助学生辨别证明题的理由是否充分,展现“公正、法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高考改革永远在路上,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的明确,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不断深化高考改革,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升选人育人质量,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 巫智杰.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J].读写算, 2019(21):123-124.
[2] 洪振作.高中数学课堂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J].读与写:上旬, 2018.
[3] 周玲.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魅力中国, 2017, 000(048):133.
[4] 焦艳芳.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