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升级课堂教学——试析新课改下如何向初中英语课堂“要质量”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正文
引 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对于初中英语而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具体内容,探讨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实现初中英语课堂的升级与转型。
一、明确核心素养内涵,构建教学新框架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3 My School: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school?”为例,教师可以围绕“学校生活”这一主题,设计一系列旨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教学活动。如通过图片描述、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的学校生活,同时渗透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在“1a Look at ...”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运用方位词描述学校各场所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环境、师生关系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升教学实效性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真实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参与度、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实物展示、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真实的学习环境[1]。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电影院的真实图片、视频片段等,创设一个虚拟的电影院选择情境。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根据描述选择最合适的电影院,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理解和信息匹配能力,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在“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单元中,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厨师、顾客等角色,模拟制作香蕉奶昔的过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并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同时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教授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词汇时,如“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中的运动词汇,教师可以准备相应的运动器材或图片进行实物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互动问答。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实施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2]。以人教版九年级“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为例,在“1a The words in the box...”环节,教师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正确匹配词汇和图片;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运用所学词汇描述食物的口感,并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或写作练习。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在小组内,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教师还可以根据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和反馈。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强化小组合作,锻炼协作能力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样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3]。以“Unit 3 My School”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份“理想中的学校”海报。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相互倾听、协商,以形成小组共识。在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可以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小组的成果和创意。在“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单元中,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家长、孩子等角色,就青少年是否应该自主选择衣服进行辩论或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如“环保主题的海报设计”“英语小报的制作”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需要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务。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英语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注重教学评价与反馈,促进持续发展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语测试外,还可以引入项目式学习、口头报告、同伴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反馈情况。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困惑,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如针对学生在听力理解方面的困难,教师可以增加听力训练的时间和频率;针对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不足,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的口语交流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为例,在学完该单元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份问卷调查表,让学生对自己在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表的反馈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听力理解、词汇掌握、口语表达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明确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框架;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注重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方式,提升教学实效性;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终身学习。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建议继续探索和实践这些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芳. 优化英语阅读课堂质量 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J]. 名师在线(中英文),2023(3):7-9.
[2]王伟.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J]. 读与写,2022(3):100-102.
[3]高嵘.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析[J].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9):101-103.
[4]吴艳梅.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高质量课堂的构建路径[J]. 新课程研究,2023(8):3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