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童声合唱团的组建与训练模式
摘要
关键词
双减;合唱团组织创建
正文
一、童声合唱团的组建
(一)筛选“音乐种子”
组建一支合唱团,第一步是选拔队员,一般在3-5年级进行,因为1-2年级的学生识谱的能力较弱,6年级的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而且大部分孩子已经进入变声期,所以在3-5年级选拔队员比较合理。
1.良好的音准
合唱表演音准是最重要的,可以请被考察的学生演唱一首熟悉的歌曲,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考察其能否不走调地唱完;在键盘上弹奏一些旋律音程,对个别音加上变化,看其能否准确地模唱出来。例如(可以用“啦”来唱)
2.音色的融合性
童声合唱团在声音上一定要“统一”,队员的音色不要求有特色,但是一定要与其他人相“融合”,如果一位学生音色比较突出,会引起一定的麻烦。
3.节奏感与音域
节奏感是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以提高的,较好的节奏感会提高整个合唱团的音乐表现力。在选拔队员时可以先教授学生几条节奏,看学生能否准确拍击出来。音域的考察可以看学生最低可以唱到哪一个音,这样能找到较为难得的“童低音”人材,分出的声部更加准确,能有利于建立高素质的低声部。例如(可以用“啦”来唱出下列分解和弦,半音移动。)
(二)育“音乐幼苗”
1.建立考勤制度
出勤率低一直是困扰校级社团的一个大问题,只有保证较高的出勤率,才能排练出好的作品。考勤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改善团员的出勤状况,也有助于培养团员的纪律性和责任感。对于经常不来的团员,为保证训练的效果应该劝其退出。这样做才能保证合唱团声部的平衡,同时能使得那些坚持训练的团员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2.培养骨干力量
在一个合唱团里,团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应培养骨干团员,骨干团员的人数一般不少于全团的1/3。训练教师平时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以带动其他团员训练的积极性。在安排位置时,最好将骨干团员与一般团员穿插着坐,骨干团员在各声部中的比例要平衡。
二、童声合唱团的训练
(一)指挥的素质
1.听辨能力
作为童声合唱团的指挥,听觉要相当敏锐。在有标准音的参照下,要能分辨不同的音程及和弦。同时,指挥对于旋律音高的差别也应该有非常准确的辨别能力,这样才能在训练中及时发现合唱团出现的音准问题。
2.节奏感
能相对准确地把握合唱作品中不同速度及力度变化;较快地找到作品的律动感;能从谱
面音符的时值表现上发现作品节奏的内在需要;教授合唱作品时要减少节奏方面的差错。
3.声乐知识
合唱指挥必须自己先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声乐理论和发声方法,从实践中积累声乐方面的
经验。这样,当他面对合唱团时,自己要完全明白合唱团的演唱问题,并有办法进行有效的指导。
4.键盘弹奏能力
指挥应该至少对钢琴有一定程度的掌握,由于大多数有伴奏的合唱作品都是由钢琴伴奏的,而伴奏又是合唱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伴奏与声乐是一个整体,所以指挥要有能力弹奏伴奏部分音乐,这样才能了解伴奏与合唱作品的关系,以便在工作中准确、全面地把握作品,解决问题。
(二)训练内容
1.声乐训练
(1)站姿
头向上顶;两肩向后下方用力;手自然下垂;双脚左右自然分开。一定要从上到下依次讲解给学生,这样便于其记忆。
(2)吸气
想象自己准备睡觉,用嘴巴和鼻子共同吸气,可以用手放在身体两边的肋骨上,体会其微微侧张的感觉。
(3)呼气
当已经吸足气了,以肚脐为界限,肚脐上方的横膈膜往下叹,下方的小腹往里上方收缩,一个向上,一个向下形成稳定的气压,用长音“si”缓慢、均匀、稳定地呼出全部气息。
2.音准训练
合唱团的音准是应该优先于其他方面而给予重视的。对合唱团进行全面的音准训练,能
够使得团员的音乐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1)听唱结合
团员们要从单音开始,渐渐学会听不同的音程与和弦,要准确地唱出听到的各音。学生能够准确地完成如三度、四度等基本音程的构唱,有了这样的能力就可以解决出现在作品中相类似的问题了。
(2)学习音乐理论知识
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对唱好每个音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团员们把mi-fa与ti-do,半音关系唱得偏高,而且并不知道半音与全音的区别,这就很难纠正。所以,在日常训练中应该挤出时间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
(3)训练“横”与“纵”音准
横向音准与旋律走向、音程关系有关,如果横向音准出现问题,其较多地与团员声乐能力相关联。纵向音准更多地与团员和声听觉有关。虽然都是音准出现了问题,却包含着不同的因素,只有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才能解决其音准问题。
①横向音准能力的训练
训练前要向团员讲解音阶中各音级之间的音程关系,首先进行级进的音准训练,当学生
能够唱准级进音程时,可以进行三度及大跳音程的训练。其方法是:先由教师弹奏相应的音程,学生听辨后,进行演唱,并说出音程名称,再依靠记忆演唱。
②纵向音准能力的训练
在演唱多声部作品时,团员要在演唱时聆听其他声部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需要训练学生的“和声听觉”。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方法是听、唱、乐理学习相结合。由于是业余合唱团,训练时间有限,日常可以只讲授简单的音程,但是一定要循序渐进。例如训练和声音程时,可以由指挥先弹出标准音,再弹出一组和声音程,团员分别演唱并说出名称,然后分声部用“u”唱出这个音程。
以上关于合唱团的组建、训练、演出,是我在平时的合唱教学中积累的几点浅薄之见,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不断学习与改进。
参考文献:
[1] 基于实践视觉的合唱教学策略初探[J]. 李磊.中国音乐教育. 2017.8总第278期
[2] “无伴奏合唱”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J]. 雷燕、胡苹 .中国音乐教育2017(06)总第276期
[3]童声合唱训练[M].孟大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07):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