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浸润幼儿教育的有效策略
摘要
关键词
红色故事;幼儿教育;爱国情感;策略
正文
引言:
近几年来,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教育领域的革新。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学习者核心素养的发展。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为有效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不同教育阶段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是培养幼儿思维认知、良好品行,引导幼儿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幼儿各方面能力和认知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可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红色革命历史、爱国主义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营造良好的红色教育氛围,通过红色故事的浸润,逐步培养幼儿家国情怀,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幼儿今后的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如何有效地将红色故事融入幼儿教育中,是当前幼儿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内容之一。
一、红色故事浸润幼儿教育的实践意义
(一)塑造幼儿良好品行
幼儿教育是个人终身学习的开端,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要在孩子的成长奠基阶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实现的教育目标。在红色教育中,红色故事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浸润幼儿教育,故事中蕴含的勇敢、正直、无私等优秀品质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使幼儿在聆听故事、感受故事的过程中在内心播下美德的种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幼儿的成长,生根发芽。不仅能丰富幼儿情感体验,还能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塑造提供参考。
(二)培养幼儿爱国情感
在幼儿教育中讲述红色故事,对于幼儿爱国情感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实践意义。红色故事记录了国家发展的艰辛历程,同时也展现出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英勇斗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红色故事内容丰富多样,如重要的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普通百姓参与革命的感人故事等,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新中国成立和发展的见证。在幼儿教育中讲述红色故事,可以帮助幼儿从不同角度了解国家发展的历史和文化,使他们受到革命先辈的英勇斗争精神、理想信念的熏陶,从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爱国情感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增强幼儿对家、园、家乡和祖国的认知与情感,培养出具有中国情结的小公民。
二、红色故事浸润幼儿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应用信息技术,讲述红色故事
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信息技术备受教师青睐,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在幼儿教育中讲述红色故事,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红色教育内容,以不同形式播放红色文化故事,让红色故事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幼儿眼前,例如视频、动画、特效等,增强参与体验和学习感受,加深幼儿对红色故事的理解与进一步学习,使幼儿在红色故事的熏陶下理解故事背后的精神价值,实现爱国情感的培养。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制作红色故事教学课件,在课件中融入音频、视频片段,声情并茂地为幼儿讲述红色故事,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知识。对于有条件的幼儿园,教师还可以借助VR技术为幼儿创设与红色故事有关的情境,让幼儿戴上VR眼镜或头盔进入该情境中,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故事中革命先辈的英勇善战、勇敢无畏的精神品质,从而激发幼儿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比如在为幼儿讲述《小兵张嘎》的故事时,教师可先借助互联网收集与该故事有关的幼儿教学资源,制作精美的课件,将生动形象的插图、音频解说融为一体,在教学中讲给幼儿听,使幼儿能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以及“嘎子”在故事中的机智、勇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借助移动设备基于AR技术将“嘎子”的形象呈现在班级中,并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为幼儿讲述该时期发生的历史故事,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增强参与体验,提高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借助VR技术重现小兵张嘎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的片段,让幼儿通过第一人称直观地看到这些画面,刺激幼儿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小兵张嘎的勇敢,以及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以这样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可以有效提升红色教育质量,培养幼儿爱国情感。
(二)注重学科融合,传播红色故事
在幼儿教育中,跨学科教学是新的教育模式,也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有效地将红色故事浸润幼儿教育,实现红色故事的传播,教师可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为幼儿带来别样的体验,让幼儿在多重感官的体验下更直观且更深刻地理解红色故事的价值意蕴和文化内涵。在幼儿教育中,美术、音乐、戏剧等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组成,在讲述红色故事时,教师也可适当地与这些不同学科融合,让幼儿在创作和表演中感受红色故事的情感和精神。
比如将红色故事与美术融合,为幼儿设计红色文化手抄报、红色故事绘画、剪纸艺术、革命先辈泥塑等活动,将红色文化转化为艺术作品,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增强幼儿学习体验,加深幼儿对红色故事的了解,培养爱国情感。教红色故事与音乐学科融合,为幼儿设计“红色文化音乐会”,组织幼儿学习红歌、唱红歌。与此同时,为了丰富红色教育形式,还可组织幼儿走进当地社区,为老年人献唱红歌,让幼儿在歌唱中受到红色教育熏陶,逐步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在红色故事与戏剧的融合方面,教师则可以为幼儿构建与红色故事有关的场景,投放合适的道具,组织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将红色故事演绎出来,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节,逐步增强幼儿参与体验和情感认同,使他们在角色扮演中理解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感。
(三)开展研学旅行,感受红色故事
幼儿各方面能力和认知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为提高幼儿对红色故事的理解,教师在讲述故事时,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既要让幼儿在课堂中听红色故事、讲红色故事、演红色故事,也要让幼儿走出幼儿园,在真实的红色文化纪念馆、历史遗址等地感受红色文化氛围,了解历史故事。基于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幼儿走进当地红色教育基地,设计一系列研学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红色文化,聆听红色故事,培养红色精神。通过研学旅行,可以将幼儿带入真实的历史场景中,使他们切实地感受红色故事所传递的情感。与此同时,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实践方式,能让幼儿身处红色文化的真实场所,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索欲,再配合生动的故事讲解,能让幼儿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认同,从而促进幼儿爱国情感的发展。
结束语:
总体而言,将红色故事浸润幼儿教育是培养幼儿爱国情感,全面实施红色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应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思维认知和兴趣爱好,设计多元化教学形式和活动,巧妙地将红色教育融入其中,在循序渐进中增强幼儿参与体验,强化幼儿红色历史文化理解能力,使幼儿深受红色文化熏陶,实现爱国情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美蓉.幼儿园开展红色故事教学策略探索[J]. 2024(1):1-3.
[2] 陈晨.红色故事融入幼儿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3):3.
[3] 贾亚玲.论幼儿教育中红色文化的融入途径[J].中外交流, 2021, 028(003):232.
[4] 袁芒.以育为媒,讲好红色故事[J].湖北教育, 2024(6):4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