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的困境与突破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石宝川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怒江新城新时代中学 673202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重要任务。本文深入分析了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当前面临的困境,包括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突破策略,如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完善评价体系等。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旨在为初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困境;突破

正文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情感表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音乐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初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培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突破这些困境,提高初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水平,成为当前音乐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审美、情感、创造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通过音乐欣赏、演唱、演奏等活动,学生可以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所需要的重要素质。

(三)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优秀的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学生可以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风格和特点,从而增强文化理解和文化自信。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的困境

(一)教学观念陈旧

1.重知识传授轻素养培养

部分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自己为中心,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

2.对核心素养认识不足

一些教师对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清楚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他们在教学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法,导致核心素养的培育无法落到实处。

(二)教学方法单一

1.讲授式教学为主

目前,初中音乐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为主。这种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单一的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缺乏实践教学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往往被忽视。学生缺乏演唱、演奏、创作等实践机会,无法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的艺术表现能力。

(三)教学资源不足

1.硬件设施不完善

教学资源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初中音乐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一方面,学校的音乐教学设备和器材较为简陋,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例如,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室、乐器、音响设备等,影响了教学效果。

2.教材内容单一

音乐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往往以经典作品为主,缺乏对当代音乐的介绍和引导。同时,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也较为固定,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1.以考试成绩为主

当前初中音乐教育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过于注重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种评价体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无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总结。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的突破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

1.树立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树立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学习和理解

教师要加强对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学习和理解,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目标。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创新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例如,在教学《茉莉花》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江南水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然后再播放《茉莉花》的音乐,让学生在情境中欣赏音乐,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2.合作学习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合唱歌曲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负责一个声部的演唱,然后再进行合唱。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3.探究式教学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然后再进行音乐欣赏。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三)丰富教学资源

1.优化教学设备和器材

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学设备和器材的投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例如,学校可以购置一些先进的音乐教学设备,如电子琴、吉他、架子鼓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亲身体验不同乐器的演奏,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2.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音乐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音乐文化节、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下载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和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和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四)完善评价体系

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要涵盖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例如,评价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时,可以从演唱技巧、情感表达、舞台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2.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教师评价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3.注重过程性评价

评价体系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度、合作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情境教学法在《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审美感知能力;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结构,提高文化理解能力;通过演奏乐器和演唱歌曲,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2.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画视频,让学生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2)音乐欣赏

教师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学生在情境中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3)音乐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提高文化理解能力。

4)艺术表现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乐器演奏和歌曲演唱,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3.教学效果

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更加投入,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学生在分析音乐作品和进行艺术表现的过程中,提高了文化理解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二:合作学习法在合唱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目标

通过合唱教学,让学生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1)分组练习

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练习一个声部的演唱。在练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演唱任务。

2)合练

各小组分别练习完成后,进行合练。在合练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各声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提高合唱效果。

3)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进行合唱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通过展示与评价,学生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合唱水平。

2.教学效果

通过合作学习法的应用,学生在合唱教学中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音乐表现能力。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案例三:探究式教学法在音乐创作教学中的应用

3.教学目标

通过音乐创作教学,让学生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创作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创作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音乐作品等方式,了解音乐创作的方法和技巧。然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音乐创作实践。

3)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音乐创作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教学效果

通过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学生在音乐创作教学中提高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音乐表现能力。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当前初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培育中存在的困境,我们要积极采取突破策略,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完善评价体系。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突破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水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培养具有较高音乐素养和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端木萍萍.以美施教,以乐育人—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J].当代音乐,2017(18).

[2]刘真.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音乐教学[J].中国高新区,2018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