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策略探讨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背景;初中物理课堂;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策略
正文
引言:新课标突出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有的能满足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所需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对初中物理来说,它包含但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态度和职责。所以,怎样在教学的有限时间里高效率地实现上述目标就成了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量。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室和在线教育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互动性与直观性进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新课标背景下促进初中物理课堂中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既是为了满足教育改革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要求,更是为了发展学生今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整合信息技术和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策略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为培养科学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未来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明确教学目标,精准定位学习内容
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育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科学的态度。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而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其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这给初中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因此,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能力,精心设计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并且,教师还要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通过对学习内容进行精确的定位,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与自己需求相匹配的难度范围内实现个人成长,进而有效提升学习成效。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互动性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让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而形象的感知世界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来模拟微观的原子结构和分子运动,或者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直接体验物理现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借助多媒体工具,学生可以在线进行实时的互动和反馈,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
例如,在教学“磁场”时发现,对于磁感线这一内容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了磁感线和磁场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磁感线不是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为了描述磁场磁力分布的特征,磁感线具有自己的分布规律。之后,将微视频分享给所有的学生,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播放和暂停视频的内容以对磁场的相关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实施探究式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这意味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方式来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并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有能力设计出一系列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或实验方案,以便学生能够围绕这些问题或方案进行自我驱动的学习和合作性的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对科学方法的运用。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有机会吸收新的知识,还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出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内容时,上课之前就让学生在家尝试着推沙发,学生发现,小的力气去推沙发推不动,而沙发一旦被推动,就会很轻轻,此时,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问道“这是为什么?”接着,教师在开始教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最大值、滑动摩擦力的概念,让学生想生活中哪些现象用到了摩擦力,学生会想到自行车车轮的花纹增加摩擦力,用滑轮溜冰鞋走路减小摩擦等现象。
四、分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鉴于学生在基本知识、学习技能和兴趣上的差异,教育者在授课时应实施层次化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和难度设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对于那些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他们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前置的知识内容;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出众的学生,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多的学习机遇。此外,要注意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程度的提升。采用层次化的教学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与自己需求相匹配的层次上实现个人成长。
五、加强师生互动与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与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及困惑,在激励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使学生在交往中撞击思维火花、开阔眼界、开拓思维。通过师生互动、协作讨论问题解决方案等过程,还可以发展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等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光的折射”这一内容时,将学生分组让其合作进行实验,教师事先准备好了筷子、杯子、水,将筷子放进装有水的杯子里,此时学生发现筷子像弯了一样,学生不由的会问,这是为什么呀?教师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然后带领同学们进入光的折射相关内容的学习。
六、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及时反馈调整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评估方法的多样性和流程化。多元评价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不仅可以使用传统的考试评估方法,还可以选择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同伴评价等多种不同的评价方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其在完成教学目标时能够发挥自己最大潜能。借助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教师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并依据这些反馈来调整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增强他们的自我反思技巧。
七、结语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要想促进初中物理课堂中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课堂互动性,推行探究式学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推行分层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适时反馈,调节教学,这些策略合力才能够达到这一目的。通过实施上述策略,既可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又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为其今后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延海.以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促进初中物理深度学习[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4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论文集.成都市铁中府河学校;,2024:2. DOI:10.26914/c.cnkihy.2024.027820.
[2]王世梅.“双减”政策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44(10):112-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