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管乐队建设与发展之路
摘要
关键词
小学管乐队;艺术教育;建设
正文
引言:21世纪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以其独特魅力与功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管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通过集体协作,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小学管乐队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更关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一、管乐队建设的积极影响
(一)提升音乐素养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一种语言,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从基础手指动作到复杂的乐章演奏,学生在反复练习与磨合中,可以逐渐掌握了管乐器独特的发声原理与演奏技巧,此过程是对学生音乐技能的一次深度锤炼。为其,管乐队的学习不会单一的停留于技术层面,它还要求学生要深入理解和声、曲式分析等乐理知识,经过上述知识的学习,学生得以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音乐,理解音乐背后的情感表达与文化内涵,在无形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培养团队精神
管乐队是目前一个高度协作的集体,本质在于所有成员(学生)的共同努力与和谐统一。乐队中无论是首席还是辅助角色,都需紧密配合,共同演绎出动人的旋律。学生在乐队排练中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理解并尊重每个声部的独特性,结合不断的沟通与调整,达到整体音效的完美融合。拥有经历,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微妙平衡,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而愿意为团队的共同目标做出牺牲与努力。
(三)丰富校园文化
不管是节日庆典,或是校园文化节,管乐队的精彩演绎总能引来阵阵掌声。演出可以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进而通过音乐媒介,传递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师生的凝聚力与归属感。而且,管乐队的每一次演出,都是对校园文化的一次生动诠释,它让校园生活更加多彩多姿,也让每一位参与者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它能跨越年龄、性别、文化的界限,触动人心,激发共鸣。
二、存在的问题
许多小学缺乏专业的管乐教师,现有教师多是从其他学科转岗而来,缺乏系统的管乐教学经验和技能。且由于资金限制,部分小学管乐队乐器老旧,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和排练需求,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目前的管乐课程通常安排在课余时间、延时服务、社团时间,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加重,难以保证充足的练习时间。
三、小学管乐队发展机遇
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艺术教育的战略地位,并且,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经费投入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小学管乐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结合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标准,管乐教育艺术教育投入显著增加。其体现新建或升级音乐教室、购置高质量乐器、师资力量强化等。此外,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艺术教育视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途径。此背景下,小学管乐教育不再仅仅是技能传授,更成为了学生情感表达、文化传承与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载体。
四、小学管乐队建设与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小学管乐队发展的基石。吸引专业背景和丰富教学经验的管乐教师加入的过程中,学校应发布招聘信息,在各大音乐院校、艺术团体中寻找合适的候选人,积极举办管乐教师专场招聘会,邀请优秀教师现场展示教学能力和艺术风采。此外,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管乐演奏技巧、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培训。此刻,为持续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学校还应建立教学成果评估、学生满意度调查、同行评价,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改善乐器设备条件
乐器设备是小学管乐队进行教学和排练的基础。一方面,向政府和教育部门申请专项拨款,用于购买和更新乐器;另一方面,寻求社会捐赠,如与企业合作举办音乐会、义卖活动等,吸引社会资金注入。筹集到资金后,学校应按照实际情况和管乐队的发展需求,合理配置乐器资源。既要确保乐器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又要考虑到乐器的质量和性能。再定期对乐器进行定期调音、清洁保养等,以延长乐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使用效率。而且,学校还可以建立乐器借用制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乐器,增强乐器资源的利用率。
(三)创新演出指导教学方法
传统小学管乐队教学遵循“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集体练习”固定模式,此模式虽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演奏技巧,却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表达。小学管乐队在排练经典曲目时,教师如果强调技巧的精准度,导致学生演奏虽规范却缺乏情感投入,演出效果显得机械而单调。而且,多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而导致乐队整体表现缺乏层次感与多样性。
《彼得与狼》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的一部交响童话,排练初期,教师先讲解彼得如何勇敢地与狼周旋,最终在小鸟、鸭子、爷爷等朋友的帮助下,成功保护了家园。再引导学生分别扮演机智勇敢的彼得、狡猾的狼、活泼的小鸟、悠闲的鸭子以及慈祥的爷爷。其中,可以让吹奏长笛的学生扮演小鸟,通过轻快的旋律展现出小鸟的灵动;低音提琴用来表现狼的阴森与威胁,让扮演狼学生在演奏中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由此加深学生对音乐角色的情感投入,促使他们在演奏时更加注重音乐形象的塑造,在技术训练之外实现情感与创造力的双重提升。排练中还需假日即兴表演,“彼得”在追逐“狼”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机加入一段由全体乐队成员共同创作的即兴旋律,用以表达彼得内心的紧张与决心。经过创新教学方法,小学管乐队的排练不再是技术的磨砺,而是一场关于想象力、创造力与团队合作的盛宴。
(四)跨学科融合
排练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排练期间,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先进行基础音符的准确演奏、节奏的精准把握以及乐器的协同配合训练。再者,引导学生阅读司各特《威廉·退尔》原著或改编的青少年版读物。让其了解到瑞士民族英雄威廉·退尔反抗暴政、争取自由的传奇故事及作品中蕴含的英雄主义精神与民族自豪感。或者结合历史课13世纪瑞士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分析该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斗争以及人民对自由的渴望的背景,加深学生对作品历史维度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与批判性思考能力。
视觉艺术的融合上,邀请美术老师参与进来,指导学生按照《威廉·退尔》的故事情节与音乐氛围,共同设计并绘制舞台背景。
结束语
小学管乐队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于小学管乐团的建设,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乐器设备条件、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等方式,来为小学管乐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兆壮. 试论我国中小学管乐队的组建与训练[J]. 互动软件,2021(9):836.
[2] 姜磊. 探索中小学管乐队建设与发展之路——以浑南新区学校为例[D]. 辽宁:沈阳师范大学,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