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初探
摘要
关键词
初中美术;核心素养;方法措施
正文
引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新实践以及文化理解等要素,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就是这些要素的发展。初中美术教师对发展核心素养与美术素养的双重背景的认识,是优化教学、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美术教师应当寻找美术核心素养的存在空间,从美术学科知识以及教学过程两个维度,面向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实施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1、激发学习兴趣
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有了更高的学习要求与目标,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过去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积极尝试现代的、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构建更高质量的美术课堂。而在教学中,想要最大化彰显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与美术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实现有效学习、深入学习,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与创作的热情,使学生能够更快进入专注的学习状态,全身心投入到美术课堂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美术知识,促进学生美术技能发展,保障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而纵观初中美术教材,可以发现,其包涵了诸多类型的美术作品,不同美术作品的色彩、创作形式、构图等也各具特色,通过赏析这些美术作品、学习其中的美术知识能够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与艺术认知。而为了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积极运用信息教学技术,为学生更生动细致的展示美术作品,并将一些优秀的、经典的、多彩的美术作品引入课堂,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教学技术为学生构建美术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沉浸式的赏析优秀的美术作品,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效率,为其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教学《剪纸》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灵活运用信息教学技术为学生进行课前导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具体而言,在课堂正式开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手工艺人剪纸的视频,让学生完整观看剪纸的整个过程以及最后呈现出的效果,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了解过剪纸吗?你知道剪纸有哪些寓意?你能简要的概括剪纸的步骤吗?”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为学生营造宽松活跃的美术学习氛围。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教学技术为学生补充课外知识,比如剪纸作为我国的民间艺术是如何兴起的、经历过怎样的演变、具有哪些寓意等等,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既能够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又能让美术课堂更加生动多彩。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剪纸图案,让学生一边赏析这些民间艺术作品,一边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使之对所学内容产生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续学生自己制作、设计剪纸图案奠定良好的基础。运用信息教学技术,既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长久的集中在美术课堂上,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拓展学生的视野认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培养审美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延伸美术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不断增强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完善学生的美术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艺术思想,进而增强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自主性。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美术学习活动从多个方面来认识、理解美术知识,深化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使之能够更好的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优化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通过大量的赏析与学习,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素养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体会美术学习的意义与价值,能够更敏锐的捕捉生活中的美,滋养自己的心灵与思想。
例如在教学《漂亮的手工灯饰》时,教师除了要根据美术教材向学生讲解传授上面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以外,还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收集其背后的历史与精神,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内容整合加工成为拓展美术教学资源引入美术课堂,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拓展学习资源进一步理解教材上的美术知识内容,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除此之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收集丰富的美术作品素材,一边展示,一边让学生尝试进行赏析,从这些手工灯饰的造型设计、色彩搭配、实用性等等方面分享自己的见解与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照这些用于赏析的美术作品,比较自己美术创作中的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美术意识。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美术意识的提高,还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美术观念,强化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使之能够更大程度的享受美术学习带来的乐趣,进而增强学生美术学习中的积极性。
3、加强美术表现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通过美术学习,学生能够在视觉上收获丰富的听觉与经验,并丰富自身的感官认识,使之对美术学习产生更多兴趣。基于此,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应不断精进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学习先进的教学策略,增强自身信息化教学的水平,灵活的将美术知识以及作品以图片、动画、短片、声音等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不断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丰富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性认识,使之能够在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中深刻理解美术知识内容,进而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设计我们的校园》时,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设计出造型新颖、风格鲜明的校园建筑。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获得更多创作灵感,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学生能够汲取不同的创作灵感,学习他人的美术技能,进而帮助学生创作出更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到5人,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为学生制定好合作学习任务,比如:“你认为校园应该具备哪些功能?如何让校园的功能区更加鲜明有特色?你最想增加什么区域?你觉得有哪些表现校园设计的方式?”让学生围绕这些具体的学习任务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再进行美术创作。这样既能让美术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融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在交流互动、自主创作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发展自身的美术核心素养,从而保障学生美术学习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对现有的美术教学进行创新,不断探索能够提升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突出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体性,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应建立终身学习意识,使美术课堂与时代接轨,更好的满足学生的美术学习与自身发展需求,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秋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核心素养教学及其策略[J].中外交流,2020,(12):388-389.
[2]夏元锋.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核心素养教学及其策略[J].神州,2020,(6):103.
[3]翟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教学开展策略[J].新课程,2020,(10):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