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内驱力激发策略探索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郭玲玲

深圳市红岭中学 518000

摘要

目前,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此背景下,针对初中阶段学习倦怠的学生群体,激发其学习内在动力尤为重要。研究过程中,结合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内驱力的主要原因,旨在全面当前形势。再着重分析激发初中学习倦怠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具体措施,经过合理的实施对应的策略,可以为初中倦怠学生高效学习提供坚实支撑,由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初中英语;内驱力;策略

正文


引言:新课改应用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方式的优化,特别那些在学习上易感倦怠的学生,更加关注其个人需求与成长。而且,伴随“双减”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导向。结合这个情况,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好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让英语学习成为学生成长道路助力而非负担。

1、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内驱力的主要原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初中学生而言尤为如此。此阶段的学生值身心飞跃,对周遭世界满怀好奇,却也易因乏味而丧失学习热情。一旦英语学习陷入内容枯燥、教法单一窘境,学生持久热情也无法维系。并且,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目的认识模糊,仅视其为校规任务,而非探索世界的钥匙,故而发生学习方向不明成就感丧失的情况,就此,也会导致内驱力自然难以激发。加之,基础薄弱或内向的学生惧于犯错与失败,久而久之,不自信渐成学习路上的重负。此外,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英语学习氛围,亦在无形中左右着学生的内驱力

2、激发初中英语学习学习内驱力的措施

2.1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渴望被尊重是人性最深处的冲动”这句话揭示了尊重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性。初中生数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群体,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渴望着外界的理解与尊重由于阅历尚浅,情感世界相对脆弱,他们在追求自信的同时,被自卑情绪所困扰;在渴望被理解的同时,容易将自己封闭在自我构建的小世界里。在这样的背景下,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了激发初中生英语学习内驱力的关键环节并且,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是教育的灵魂所在。当教师将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在情感上给予学生最坚实的支撑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与热爱,也让倦怠感在集体的温暖中逐渐消散。英语“Be healthy be happy”学习中,当课程内容过多的进行理论讲解,缺乏实践与应用时,学生兴趣往往会大打折扣。所以,课堂中需引入生动有趣的教学元素,结合“健康生活”主题,设计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我的健康生活日记”英文写作比赛、“健康小贴士”英语海报设计、或“健康生活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经过开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时候,自然地融入词汇、语法语言知识,使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探索的乐趣。

2.2捕捉和培养学习闪光点

初中英语的课堂上,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笔试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每当谈及电影、戏剧时,眼中便闪烁着异样的光彩。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得分第一个任务是敏锐地识别并珍视这份独特的才能。为此,需要集合不同的课文主题,让不同的学生进行展示和理解,如“Movies and Plays”知识学习中,开设一趟分享课,邀请喜爱电影的学生作为主讲人,用英语向全班同学介绍他最喜欢的电影。后来,趁热打铁,借此机会在班级内开展“英语影视评论角”活动,鼓励所有同学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一部英文电影或戏剧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课堂上分享。经过“影评大使”的带领,让所有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找到归属感,激发其他同学对英语文化的兴趣。

2.3学校、家庭、社会结合

在众多策略中,学校、家庭、社会结合是当前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学校以其系统性、规范性,在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上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教育结合独有的情感纽带与日常熏陶,为学生的人格基础奠定基石;社会再结合丰富多元的实践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经验。三者紧密融合,便能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新动力。就如在Holidays and Festivals”课文学习中,学校方需组织英语角讨论不同国家的节日习俗开展节日海报设计比赛或者邀请外籍教师或文化学者专题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异国文化的魅力。而家长在学生“Holidays and Festivals”知识学习结束后及时制作节日食品、装饰家居等,并且,用英语与孩子交流相关词汇与故事,使英语学习融入日常生活。此刻,家长还应全面引导孩子利用网络资源,陪伴孩子一起观看英文节日纪录片、听英文节日歌曲,让英语学习成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英语素养。社会层面要找好契机,及时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庆典、文化节活动;与学校合作,引导学生参与国际文化节的志愿者工作,用英语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或是在社区内举办英语角,邀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分享各自节日的习俗,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实用价值。

2.4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凸显

学习征途中,总有学生因种种原因被定义为“倦怠生”,这部分学生长期处于学习动力的低谷,心中常怀“自暴自弃”的阴霾。对于倦怠生而言,他们的内心深处更渴望被看见、被认可,所以,教师应成为那双慧眼,积极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英语课上长期沉默寡言的倦怠生,突然勇敢地读出了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尽管发音并不完美,教师也要及时表扬:“你的勇气值得表扬,发音也在慢慢进步,继续加油!”但是,表扬并非万能钥匙,对于倦怠生的不当行为,适当的批评同样不可或缺。批评的艺术而言,其在于“度”与“法”,需拿捏得当,方能奏效。面对倦怠生的违纪行为,教师切忌简单粗暴的公开羞辱或严厉斥责,这样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形成师生间的对立。反之,教师应以一颗宽容但不纵容、严格但不苛刻的心,采取更为策略性的批评方式。试想,当倦怠生在课堂上扰乱秩序时,教师若能私下将其叫到一旁,以平和的语气指出其行为的不妥,并引导其思考:“你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课堂的秩序,同学们的学习环境也因此受到了干扰。但请记住,每个人都会犯错,包括老师,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经过此类对话,既让学生认识到了错误,又可以让其感受到教师的理解与尊重。批评时,教师应着重于问题的解决而非情绪的宣泄。帮助倦怠生分析问题的根源,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比单纯的责备更有效。对于英语作业经常迟交的生,教师与其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作业计划,并定期检查进度,同时鼓励:“看到你这次作业虽然晚交了,但质量有所提高,这就是进步。接下来,我们一起努力,按时完成任务,怎么样?”既指出问题,又给出解决方案,使学生在感受到压力的时候,也看到希望,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更愿意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学生学习倦怠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行为特征,源于长期的学习疲惫,一旦疲惫渗透于他们的身心之中,就会悄然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与精神面貌,削弱学习效果。若任由其发展,会造成基础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让我国的教育事业陷入难以挽回的困境。为此,激发初中英语学习倦怠学生的内驱力,已是刻不容缓。合理的应用以上指导策略,会促使学生学习内驱力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志芳.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内驱力激发策略探索[J]. 科普童话,2024(31):1-3.

[2] 杨洪艳. 提升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内驱力的策略探究[J]. 中华少年,2018(5):7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