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思维发展
正文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小学数学的课堂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数学课堂上,数学老师要利用高效提问的方式,力求营造思维碰撞、智慧启迪的良好课堂气氛,运用提问设计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见的师生对话方式。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掘其思维深度,扩大其想象力。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老师们往往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情感。老师的提问随意、直白、不严谨,缺乏一定的科学探究,给学生一种不尊敬、不信任的感觉,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果数学老师仅仅想对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那么提问就没有实际意义了,那么,这种不经过大脑思考就能说出来的问题,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数学课堂的提问设计中,如果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答案,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就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影响到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效,使得提问的价值无法真正地体现。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一)设置问题的层次性
教学中的问题应该分成两个层次:一是从小学生开始,从浅到深,让学生逐渐地融入思维。例如,一些问题可以简化,设计得很简洁,旨在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更自觉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导入《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问题:买一个卷笔刀具(0.8元),和一根铅笔(0.6元),总共要花多少?而在新课的教学中,要使学生们掌握好重难点,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时,应该留意哪些问题?二是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一些同学很勇敢,敢于发表意见。一些同学更愿意聆听,更谨慎。还有一些自尊心较高的学生,他们不会很容易地就回答问题。所以,对于能力、思维发展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老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另外,老师也要有针对性地让处于不同思维水平上的学生们解答出符合他们“近期发展阶段”的问题,从而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和自信。
(二)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创造性
教育是对人的一种培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创造性的问题,让他们一起去想,去发现其中的规律。举例来说,在观看《求平均数》一课时,对于17,15,16,14,18这组数字的平均值,老师通常只是让学生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总数÷总份数。但是有经验的教师会让学生直接说出答案,而不需要用纸和笔来进行运算。旨在让学生们将以前教授过的“移多补少”的理论应用其中,17减去1给15,18减去2给14,使运算方式得到最优解,让学生们既能获得新知识,又能增强数感。一个简单而富有创造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在各个层面上进行思考与探究。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三)注意问题的启发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的条件是要让他们主动地参加教学,并鼓励他们进行思考。首先,要对学生的思维特征有全面的认识,选取苏联著名教育工作者维果斯基所提的“最近期开发区”问题进行提问,并针对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问题的设计。其次,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富有趣味。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发现在面对枯燥乏味的事情时,很难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在问题的设计上,必须注意问题的趣味,确保问题的新奇。比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贴“米奇老鼠”的耳朵引导学生们去想:“为什么有些同学把“米奇”的耳朵贴得很奇怪?”借由这些问题,使学生们初步认识到,唯有两侧尺寸相同即对称的物件,是美丽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课堂的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恰当的提问时间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通常,当一个学生处于一个学习知识的兴奋点,或者他的情绪处于准备倾诉的状态的时候,老师就要及时地向他提问。老师在提出问题后,要根据问题的难度作出评价,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思考机会,使每个人的思维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丰富评价形式,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鼓励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自信,缩短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鼓励的话语缺乏诚意,太过正式;评价方式单一、教学效果差、评价盲目等。在教师的鼓励评价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指挥和控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让自己成为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在获得了帮助之后,教师的反馈就会转化为喜悦,进而激发学生去回答下面的问题。
(五)利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当今的时代,具备独立思维和自我探索的精神素养是十分难得的。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的学习与学习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养的一个关键因素,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学效果。然而,在实践中,一些老师还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方法都比较落后,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技巧的不断重复和训练,忽略了问题式的教育,未能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与提高,造成了小学数学教育氛围的低落,致使其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自主思想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其综合素养的提高。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必须从自己的教育理念入手,认真地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教育,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运用丰富多样的趣味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与探索,充分发挥其对数学问题的探索与探索,并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其教学质量的目的。
结语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也是最直接有效的互动方式。所以,要想有效地提升数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借助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员把“思维工程”转变成知识的累积与运用,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秦美香.追问,探索思维更深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追问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
[2]周玲娇.“问”有学问方能出“彩”: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7(29):58-59.
[3]陈心忆.追出精彩,问出格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策略及技巧的一点思考[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7(5).
[4]吴存明.小学数学教学问题与对策[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5](美)贝森赫兹.教师怎样提问才有效—课堂提问的艺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6]宋振韶,张西超,徐世勇.课堂提问的模式、功能及其实施途径[J].教育科学研究,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