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多元化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韦伟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 710045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初中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传授基本的化学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树立正确的化学观念,培养科学思维,开展科学探究与实践,具备科学态度和责任等。然而,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点,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探索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多元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多元化;教学效果

正文


化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化学的很多知识点可以在生活中应用,所以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体现生活元素,让学生在课后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寻找真知,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将化学知识和生活环境紧密结合,才能有效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初中化学,提高化学核心素养。

一、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内容单一,缺乏思维深度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在内容上往往偏向于记忆和简单应用,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只需进行低层次的认知活动。作业题目类型较为单一,大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为主,缺乏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此外,作业内容缺乏多样性和层次性,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感到作业过于简单而缺乏挑战性,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因难度过大而感到挫败。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在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方面表现明显。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对作业的需求和适应性也不同。然而,当前的作业设计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无法从作业中获得有效的学习反馈和提升。这种忽视个体差异的作业设计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对化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忽视了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当前的作业题目大多局限于书本知识,缺乏与实际生活、社会热点相联系的内容,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此外,作业设计缺乏创新性,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限制了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发展。这种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作业设计不仅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能阻碍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二、作业设计的类型

分层设计作业

分层设计作业基于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它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化学的需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提升自身化学素养的途径。作业分层的重点是以多样性的作业为载体设计多角度多层次的作业。其中,多角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量,针对纸笔习题类作业,一般设置“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内容。“必做”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这部分作业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选做”相对较难,适合愿意挑战自我的学生。不同的栏目在于习题的复杂性和灵适度不同。二是难度,针对同一知识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供学生自主选择。

实践探究作业设计

实践探究类作业应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形式上可以包括实验探究、作品制作、参观考察等。围绕一定的主题,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或实践,通过自主探究,灵活、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以增强学习体验,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此类型作业主要以教材后面的“课外实验”为主。化学结论的获得需要从实践中来,学生通过自己已做实验,可以把抽象的结论或化学公式形象化,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如学习《空气的成分》一课时,让学生探讨如何准确地衡量空气污染指标、了解其类型、解释其原理、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将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就“室内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问题的探讨”等话题进行探究,再由学生代表分享汇报。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练地掌握了化学知识,并通过图片清楚地认识到了空气污染的现状以及危害

自主性作业设计

在化学课正式开始之前,可以留出五分钟,让同学们分享自已发现的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与化学现象,老师可以适当给主题,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用自已的眼晴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有的同学在刷碗的过程中发现为了更好地清洁锅中的油渍,会滴洗洁精,那么油渍与洗洁精之间是不是发生了一些化学反应呢?有的同学在清洗厕所的时候发现不小心将洁厕灵滴到大理石地板上,产生了气泡。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带着好奇查阅资料,在班级分享。因为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基本的化学知识如元素周期表、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合价等知识点都要求学生记住,然后去运用。

反思型作业设计

反思型作业主要包括单元或章节结束后的回顾与总结,质量测评后试卷的改错与分析,完成阶段性知识梳理。所有作业的设计最后还要依靠评价落实。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查阅批阅方式和评价方式。A层次学生的评定标准是基础题必须全对,形成认真细致的解题习惯,有开阔的思维和独到的见解,可挑战一题多解;B层次的学生必须完成基础题和部分提高题,注重解题步骤的完整和规范,要求化学用语表述准确;C层次的学生必须完成基础题,尝试提高题,若挑战成功,可以获得小奖励。注重作业对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尽量做到面批面改,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增加对学生个性化问题的指导;多采用激励性的评语,“目中有人,因人而异”,提高学生作业兴趣及信心,培养良好作业习惯。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多元化策略研究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1.理论作业

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我们精心设计了涵盖初三化学科粤版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化学反应等知识点的理论作业。这些作业不仅覆盖了化学式书写这一基础技能,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化学方程式配平,准确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理论作业的设计注重层次性和多样性。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练习题,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对化学知识的整体认识。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则设计了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如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化学反应机理的分析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实践操作作业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我们结合粤版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操作作业。这些作业不仅要求学生完成具体的实验操作,还要求他们撰写详细的实验报告,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为例,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并观察氧气的性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记录实验现象,如气体的颜色、气味、密度等,同时还需要测量相关数据,如气体的体积、温度等。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氧气性质的相关结论。通过实践操作作业,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升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他们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如何操作实验仪器、如何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以及如何撰写实验报告等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跨学科融合与实际应用

1.跨学科作业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我们设计了跨学科作业,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起来。这种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

以物理学科为例,我们设计了“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实验”。这个实验让学生探究气体在不同压强和体积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引导他们将化学中的气体性质与物理中的压强知识相结合。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测量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气体性质的理解,还提升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样地,我们也设计了与生物学科相结合的作业,如“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中的化学变化”。这个作业让学生分析植物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变化,如光合色素对光的吸收、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以及呼吸作用中的糖类分解等。通过将化学知识与生物学的生命活动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奥秘和化学在其中的作用。

2.实际应用作业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我们设计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作业。这些作业不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能激发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家庭小实验”是我们设计的一种实际应用作业。例如,我们让学生利用厨房中的食材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选择常见的食醋和小苏打,观察它们混合后产生的化学反应。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看到酸和盐反应的现象,还能更好地理解小苏打作为面点发酵剂的原理。我们还设计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分析”作业。这个作业让学生分析家中清洁剂、洗涤剂等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原理。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如何去除衣物上的污渍,或者分析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如何杀灭细菌。通过这种分析,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性化与差异化设计

1.个性化作业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设计了个性化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这种作业设计不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能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对于喜欢绘画的学生,我们设计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绘画”作业。这个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信息,绘制出各具特色的元素周期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绘画风格,如卡通、写实或抽象等,将化学元素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化学元素的理解,还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才能。对于喜欢编程的学生,我们则设计了“化学模拟实验编程”作业。这个作业要求学生利用编程技能,设计并模拟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化学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稀酸或盐溶液的反应等,通过编程实现实验过程的模拟和数据的分析。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规律。

2.差异化作业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设计了差异化作业,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内容。这种作业设计旨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我们设计了基础知识点巩固作业。这些作业主要涵盖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点,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化学基础。同时,我们还会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和答案解析,以便学生能够自主检查和纠正错误。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则设计了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作业。这些问题作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还要求他们具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涉及复杂化学反应机理或化学与环境保护等问题的作业,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思考。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化学素养,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结语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多元化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理论知识作业、化学实验作业、调查和实用性作业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技能,并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同时,多元化的作业设计还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未来,初中化学教师应继续深入研究作业设计的多元化策略,不断优化作业设计,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春燕.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4(18):34-36.

[2]陈洁."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C].//教育发展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2024:1-4.

[3]徐秀.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创新实践研究[C].//科教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2024:1-7.

[4]石伟俊.初中化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思路[J].甘肃教育,2024(4):113-1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