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围绕学习任务群实施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
正文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的阅读方式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短视频、社交媒体等碎片化信息源的普及,使得学生们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阅读整本书。然而,整本书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增强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围绕学习任务群实施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从多个方面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153”式学习任务群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概述
“153”式以学习任务群为驱动的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1”指的围绕整本书阅读目标,先确定一个集中的阅读主题;“5”是指通过构建基础任务群、分析任务群、研讨任务群、创作任务群、分享任务群五项逻辑性强、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由低层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引导学生对整本书进行深度阅读。“3”是指通过设计三类阅读课型,激趣导读、深度研读和创意分享等不同学习阶段的阅读课型,组织学习活动,达成阅读目标。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资源提供、问题引导和多元评价等策略,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支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创建立各种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发挥创新能力,通过课本剧、讲故事、手抄报、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分享阅读收获,与同学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语文素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深度阅读,还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协作和创新等综合能力。
二、新课标背景下围绕学习任务群实施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施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整本书阅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如识字、理解、概括等,更强调通过阅读整本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情感态度。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体验,从而拓宽视野,提升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整本书阅读还能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
围绕学习任务群实施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是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重要举措。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而整本书阅读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整本书阅读还能促进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施,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整本书阅读还能激发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三、新课标背景下围绕学习任务群实施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标选择书籍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旨在全面而深入地引导学生步入书籍的奇妙世界,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育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以及着力提升其理解和表达能力,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阅读素养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化兴趣爱好以及当前的认知水平,审慎而精心地为学生挑选出适宜的书籍。这些精选的书籍不仅涵盖了广泛而多样的题材与风格,从文学经典到科普百科,从历史传承到现代创新,无一不涉猎,以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独特需求;而且,它们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与高超的艺术价值,能够有力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心灵的深处播下阅读的种子。
例如,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初中语文教师应精心挑选适宜的阅读材料以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阅读兴趣还较低,因此应选择那些趣味性强、内容积极向上且难度适中的的书籍,这些书籍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促进他们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随着学生进入初二年级,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此时可以逐步引入主题更为丰富多元、体裁更为多样、情节设计稍显复杂的书籍,这些作品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的能力。而到了初三年级,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认知能力已趋向成熟,教师可以推荐那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社会深度的整本书籍,如国内外流传久远的经典名著、蕴含深刻哲理的散文或诗歌等,这些作品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精神。
(二)确定学习任务群主题
整本书阅读的任务群主题设计,是一个既富有挑战性又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它应当紧密围绕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前认知水平以及课程标准中的具体目标来综合考量与设定。为了确保主题选择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各类书籍,从中挖掘出既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又能够符合其认知发展阶段特点的主题,如文学、历史、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内容,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多元的思考角度。这样的主题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他们的阅读动机,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引导学生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架,培养多元思维方式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本书的整本书阅读时,可以将学习任务群主题设定为“品红色经典,树崇高信仰”。这一主题不仅紧密贴合了作品本身的红色文化背景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这部作品中的革命精神、英雄主义以及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艰难困苦中不懈奋斗、最终成长为钢铁战士的感人历程,我们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热情,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设计学习任务群内容
根据书籍的主题、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等,设计学习任务群,这些任务群可以包括阅读前的预测、阅读中的理解和阅读后的总结等,任务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书籍内容。同时,在设计学习任务群内容时,教师应注重任务的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任务的设计应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本书的整本书阅读时,学习任务群的前置任务内容可以为:课前向学生介绍书籍的背景、作者等信息,明确阅读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制定阅读计划,确保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而阅读过程中的任务为:阅读小说,梳理保尔的主要经历,绘制保尔成长轨迹图;梳理小说人物关系图,初步了解小说中对保尔成长影响重大的人和事;摘录体现保尔钢铁般意志的段落和语句,进行批注和赏析;组织小组讨论“钢铁精神”的内涵;讨论“钢铁精神”的现实意义,寻找现实生活中具有“钢铁精神”的人物事例等。
(四)小组合作实施整本书阅读
小组合作作为实施整本书阅读的一种高效且富有成效的方式,其在促进学生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被组织成一个个小团队,围绕共同的阅读任务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他们有机会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交流对书中人物、情节、主题的不同理解和感悟,这种互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作品内容的掌握,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通过这种积极的互动,学生们能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小组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沟通协作能力的平台,他们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倾听、表达、协商和妥协,这些能力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小组合作不仅是提升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经典著作的整本书阅读活动时,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精心规划,明确每个阅读小组的具体任务和目标,这些任务可能包括分析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探讨书中的革命精神与时代背景、或是撰写读后感与书评等。为了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进行,教师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学生们参与到小组讨论和合作中来,鼓励他们围绕共同的目标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各自的阅读感悟和理解,同时设定合理的时间限制,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任务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如提供阅读策略、解答疑惑、引导深入思考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多种形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相互协作中学会倾听、尊重、理解和包容,从而在提升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建立长效多元化评价机制
为了确保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实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和保持高质量的标准,建立一套全面而长效的评价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评价机制应当全方位地覆盖学生的阅读过程、阅读成果以及阅读能力等多个维度,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阅读表现。
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量化评价中,可以对阅读习惯、阅读成果以及合作交流等部分进行评价,围绕学生“是否能边阅读边圈画批注,加深对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和印象”“能否积极主动地提出阅读过程中的疑惑或困难,并寻求解决的办法”“能否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成果,如优秀语段语句积累、思维导图、手抄报、读后感”等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还应当高度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这包括但不限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鼓励他们诚实地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组织生生互评环节,通过小组合作或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彼此间的思维碰撞与情感交流;同时,教师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应以专业视角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点评,既要指出优点给予肯定,也要针对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构建一个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围绕学习任务群实施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实施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也需要明确学习目标、确定任务群主题、设计任务群内容、小组合作实施阅读以及建立长效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的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勇.学习任务群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探究和运用[J].初中语文教学,2022(07):65-69.
[2]张红妹.学习任务群教学: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J].初中班主任,2021(22):4-6.
[3]王翠.整本书阅读视角下的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行动浅析[J].读写算,2021(27):138-139.
[4]刘露.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整本书阅读初探[J].初中教学参考,2021(13):5-7.
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新课标视域下以学习任务群为驱动提高“整本书阅读”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以钦州市城区初中为例》 (2023B346)”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