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深度学习课堂活动设计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董小香

陕西省宝鸡中学 721013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深度学习活动是教师根据不同的大单元学习任务,依照课文具体内容,科学合理进行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学科核心知识,深入理解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成为有独立思想,有创造性和合作精神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为此,在镇巴中学支教的语文课堂上,我积极研究,利用课堂主阵地,坚持开展深学习活动,并根据学生参与情况和活动实际效果及时调整和改变教学活动设计,不断优化课堂活动,以实现深学习的终级目标。

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深学习的具体活动设计和操作实践情况。

一.“朗读者”活动设计。

朗读者在我看来,更是一档爱国主义节目。和平时代的学生,更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会时代艰辛,缅怀革命先烈。在教授《与妻书》时,我精心设计组织,让学生主持并参与以《与妻书》为文本的“朗读者”活动,通过参与活动,感受林觉民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妻子的挚爱,体会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感佩革命志士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总之,给孩子们播下爱国的种子,让孩子们明白国家对于一个人的意义。

以下是语文课堂“朗读者”节目的主要过程和内容概况。

1. 主持人由林觉民的“大志”导入话题——《与妻书》。

2. 欢迎参与活动者。

3. 主持人与参加者互动交流,针对林觉民的出身、革命经历、信仰、妻子孩子的情况等进行交谈,深入体悟林觉民坚定的爱国心

4. 参与者声情并茂朗诵与妻书中的重要段落,通过诵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林觉民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崇高而伟大的选择,更深入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家国情怀。

5. 结束语紧扣单元学习任务——传承家国情怀,勇担时代重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再由林觉民延伸至众多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方声洞焦裕禄王焯冉强调正是英雄儿女筑就英雄民族倡导学生承英雄之志,勇担时代使命!

6. 掌声再次送给朗读者活动的参与者。

设计朗读者,让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主持或参与的成功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种下一颗爱国种形成正确价值观,这就是“朗读者”活动的设计意义。

二.课本剧表演活动设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时代发展催生教学方法的创新,课本剧也应运而生。课本剧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并进行表演。这种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热情,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情感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深刻体悟形象及精神内涵,更利于学生进一步汲取文章精华,学以致用。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哈姆雷特》《鸿门宴》等作品时,我都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以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课本剧活动设计,以下是一些粗浅做法:

总原则:教师指导,课代表总策划;依学生所好,确立任务;鼓励多数,积极参与;分工协作,明确职责。教材为主,适当创新。具体如下:

1.导演自荐,分组别,选剧本,确立演员,组织编演。

2.编写剧本,以课本为主,忠实课本,又有所创新。

3.教师指导学生找准矛盾冲突点,让表演更具有冲击性。

4.用心选配音乐或者学生歌唱配乐并制作或利用道具,营造现场氛围。

5.反复揣摩、排练,穿上自己搭配制作的舞台服装,表演会更逼真到位。   

整个过程中,学生要进一步熟悉内容,揣摩语言及人物心理,深入体悟情感找准矛盾冲突,创造性使用道具和服装,还在发挥歌唱或者演奏特长营造氛围;是文言文,还需要对通假字等基础知识进一步进行梳理。

带着兴趣主动参与,让经典成为推手,让学生在课本剧的表演中成长提升,“深度学习”中精典魅力尽显  

三.自主鉴赏诗歌活动设计。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发展,积淀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标识,也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宝贵资源。

高中语文课堂是诗歌鉴赏活的重要阵地,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讲,自主诗歌鉴赏可以让学生汇聚文采深化对诗歌艺术的理性理解,提高做题的正确率。从精神价值的角度来说,自主诗歌鉴赏可以陶冶情操、淳化心灵,重铸人文精神。在社会文化层面上,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社会精神生活。为此,语文课前活动,我专门设计了学生自主鉴赏诗歌活动,具体开展方式如下:

1. 教师指导,确定参与学生,自主选择诗歌(以近体诗歌为主,高考题中诗歌鉴赏,毛泽东诗歌等),师生合作,做好课件。

2. 语文课前,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活动,要求学生对诗歌的字面意思、情感、表达技巧等进行解析,必要时可辅助选择题进行检测。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做必要补充和拓展。

3. 听讲的学生要有全诗抄录和重点内容笔记,每周末诵读复习本周讲的五首诗歌,加深理解让活动更有意义。

诗歌鉴赏活动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提升理解力开拓思维视野塑造性格形象,使学生能了解是非、明辨荣辱,推促学生健康成长。“深度学习”意义非凡。

四.群书阅读活动设计。

习近平说,我国历来讲究读书修身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习近平也强调,领导干部应当读三方面的书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一就是其一

可是将成为未来中国干部的高中生课外阅读堪忧,“四大名著”基本不沾边,喜欢悬疑推理和科幻。调查原因:时间不够;没有阅读氛围;没有教师指导,不知道读什么书好;阅读对语文成绩提高没作用。

鉴于此,近年,我在自己所带班级开展系列化群书阅读活动,旨在拓宽视野,优化思维,深化思想,浸泡文字当中,享受阅读乐,让阅读价值最大化。

1.策之要以其“道”——选书原则。

选择有关联的书,“关联”有以下几种:

(1) 同一个作者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      

(2) 写法相同或者相近的作品。

(3) 同类话题或者近似主旨的作品。

2、具体实施有步骤----操作过程。

总体阅读环节:自主阅读――交流分享――建筑意义――习得方法――自我检测

设立校园读书活动角:在校园里开辟一个角落展示交流,以鼓励全校学生积极参与读书活动。

3.时时警惕莫大意――注意事项

1)教要提前阅读,有针对性地设置具体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

2)读书的主动权一定要交给学生,把讨论的发言权还给学生

3)读书交流课堂一定要呈现交流思考过程,实现意义建构过程

4)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

5要摆正群书阅读的位置不能让群书阅读代替教科书的教学阅读,也不能取代讲读教学。

群书深度阅读要在研究实践中不断矫正方向,改良方法,获得经验,完善思路,最终让学生能口吐莲花,思如泉涌,发挥语文学科的最大优势,群书阅读,深度阅读活动意义非凡。

 

 

让学生基于高阶思维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直击课程本质,不再停留于表层的知识传递,更关注知识的迁移,全面关注知识、文化、思维方法以及价值观的整合,凸显学科的育人功能,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全面挖掘和利用知识的科学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以及实践属性。虽然我的高中语文深度学习课堂活动设计还不能一下子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我会奔着这样的目标,一直在路上。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