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升国企财务审计实效性的措施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陈博赫

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龙滩水力发电厂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530029

摘要

本文全面审视了国有企业财务审计的重要性及其在新时期面临的问题,包括独立性不足、执行力及制度缺陷、审计人员素质欠佳和缺乏标准化审计程序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升国企财务审计实效性的可行性策略,包括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增强独立性、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完善制度建设以及丰富审计工作内容。这些策略旨在通过综合手段提高审计效果,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确保财务健康与合规经营,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关键词

国企财务审计;实效性;措施研究

正文


一、国有企业财务审计的全面审视

财务审计作为国有企业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严谨而细致的过程,不仅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更深入到企业财务运作的每一个角落,从资产的优化配置到负债的有效管理,从经营收益的精细核算到潜在损失的准确评估,在全方位、多层次地监督与评估着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它不仅是对过去一段时间企业财务状况的总结,更是企业未来决策与战略规划的重要基石。

国有企业之所以对财务审计给予高度重视,是因为它如同一面明镜,真实、无偏地映照出企业的财务全貌及其所暴露的问题,帮助管理层穿透数据迷雾,洞悉财务运作的内在逻辑与潜在风险。审计过程中,任何违法违规的蛛丝马迹都难逃法眼,这不仅体现了审计的监督职能,更是对企业合规经营的有力保障。同时,审计报告的精准数据与深入分析,如同宝贵的导航灯,为企业的决策者照亮前行的道路,助力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明智的选择,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航船稳健前行。

为确保财务审计的质量与成效,一系列基本原则被奉为圭臬:完整性,确保审计范围全面无遗漏;真实性,追求财务数据的原汁原味; 公正性,保持审计判断的客观中立;透明度,提升审计过程的可见性与公信力。这些原则共同构筑了财务审计的坚固基石,引领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迈向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的新高度。而审计的独立性,更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与保障,它如同守护正义的利剑,斩断一切干扰与诱惑,确保审计结果的纯粹与真实,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当前经济环境和监管要求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还可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以下是几个主要问题及其具体表现:

1.财务审计独立性不足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财务审计应当保持独立性,以确保其客观公正,不受外界干扰。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国有企业的财务审计并未完全独立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之外。这种情况下,审计工作容易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或约束,导致无法严格按照审计要求执行,也难以对审计人员及其流程进行有效监督。

例如,某大型国有能源公司在2019年的内部审计中发现,由于审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关系密切,一些审计报告受到了来自高层管理人员的干预,未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这直接导致了一些潜在风险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对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

2.执行力不足及制度不完善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在财务审计过程中未能充分利用预警机制,使得很多问题只能事后处理。即便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和规定,有时这些规范也未被严格执行,导致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此外,现有财务审计体系存在漏洞,一些员工利用这些漏洞逃避责任,降低了整体执行力。缺乏事前分析与评估的审计过程,也削弱了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2022年约有30%的国有企业未能按照既定的审计计划执行,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和执行力。这导致企业在面临突发财务风险时反应迟缓,损失较大。

3.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欠佳

财务审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然而,目前不少国有企业的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对财务工作基础常识原理理解不透彻,有的甚至不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未经系统培训就上岗。这不仅导致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符,还可能因道德修养缺失而参与违法违规行为,损害行业声誉。这些人往往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在财务审计工作中往往不能够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不能够对企业管理风险进行及时把控并提出合理整改建议。

2021年,某国有银行发生了一起重大财务违规事件,调查发现,该银行的多名审计人员没有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且未经过系统的培训。这些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未能发现明显的财务异常,最终导致了巨额资金的流失。

4.缺乏标准化的审计程序

调查表明,一些国有企业内部缺乏一套标准化的财务审计流程。在执行年报审计、专项业务审计等关键任务时,态度敷衍且不够严谨,未充分核实所提交的信息。同时,在审计单位信息管理和运行监控方面也做得不够到位,增加了违规行为的风险,运行机制亟待经验性归纳成果予以保障。另外,职责划分不清也是一个显著问题,当出现问题时难以追究具体责任人,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根据《中国会计报》的报道,2023年对100家国有企业的审计程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过40%的企业没有建立完整的审计流程标准。这导致了审计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独立性不足、执行力不足及制度不完善、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欠佳以及缺乏标准化的审计程序。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审计工作的质量,还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三、新时期提升国企财务审计实效性的可行性策略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为了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财务审计工作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几种可行的策略,旨在通过加强认识、增强独立性、提升人员素质、完善制度建设以及丰富工作内容来提高审计效果。

1.加强对财务审计工作的认识

在深化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与提升运营效能的进程中,加强对财务审计工作的认识显得尤为关键。财务审计人员需构建起坚实且丰富的知识体系,不仅要精通审计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概念,更要深刻洞察企业运营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对收入确认、成本支出及盈利模式的细致剖析,同时紧盯资产结构优化与负债管理的核心环节。以中国石化为鉴,其通过不断深化内部审计体系改革,精准捕捉并有效应对财务风险,为国有企业树立了典范。

财务审计人员应秉持法治精神,确保每一项审计活动都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并积极探索审计手段的现代化转型,如融合大数据分析技术,以科技赋能提升审计效率与精准度,实现对海量财务数据的快速筛查与深度分析。此外,还应积极拥抱创新,如引入独立、专业的第三方审计力量,通过其客观视角与专业技能,为企业的财务健康再添一层坚实保障,进一步强化审计的监督力度与管理效能,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增强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财务审计的独立性是保证其高效运作的基础,也是审计工作的必然要求。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审计部门不仅形式上独立,更在实质上免受任何可能影响其判断与决策的不当干预。这要求企业不仅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还要赋予其高度的自主性和明确界定的职责范围,确保其能够在复杂的企业管理体系中,如同中流砥柱般屹立不倒。通过优化审计流程、内部交叉审计、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等手段,审计部门能更加高效、精准地执行任务,并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不仅监督企业财务活动的合规性,更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效益提升。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但始终保持独立判断的底线,确保审计意见的客观公正,为企业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更应率先垂范,将审计独立性的提升视为提升治理水平的关键一环,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树立标杆。

3.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道德操守直接关系到审计结果的品质。企业必须将强化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置于战略高度。这不仅关乎到审计结果的专业性与公信力,更直接影响到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因此,企业应构建常态化的培训体系,不仅涵盖最新审计法规、前沿审计技术的深度解析,还要定期对企业所涉及的业务领域进行专项学习,除此之外,还应融入实战案例分析,确保审计人员知识库的及时更新与技能的持续提升。例如,中国石油集团每年都会举办多次专业培训,涵盖最新的法律法规、审计技术和案例分析等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审计人员的能力。

同时,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审计团队探索智能化、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以科技赋能审计,提升工作效率与精准度。此外,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客观与公正。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晋升机制,将审计成果与个人发展紧密绑定,有效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据《中国审计》杂志报道,多家央企已经实施了绩效考核制度,将审计成果与个人奖励挂钩,有效提升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4.完善财务审计制度建设

为了进一步完善财务审计制度建设,构建一套全面而高效的财务审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审计工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更是企业稳健运营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我们需积极采纳并深度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打造集数据监控、风险预警与实时分析于一体的动态监管平台,以此实现财务信息的全面透明化,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共同提升审计公信力。具体而言,可借鉴国家电网公司“智慧审计”系统的成功经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实现财务数据的即时捕捉与智能分析,显著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目前我们企业采用的财务一体化系统也为过程审查提供了便利。同时,制定详尽且标准化的审计操作流程,通过持续的经验积累与问题反馈机制,不断优化审计流程,减少财务审计漏洞,并将这些宝贵经验融入信息系统设计之中,确保系统既具备高度的适应性,又能灵活应对未来审计工作的新需求与新挑战。自2019年以来,众多国有企业积极拥抱变革,引入ERP系统,实现了审计流程的深度整合与智能化升级,成效显著,人为错误率大幅降低,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5.丰富审计工作内容

在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进程中,国有企业应致力于丰富审计工作的内涵与外延,特别聚焦于财务收支的精细核查,确保每一笔资金流向都清晰透明,对任何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尤其当违规行为牵涉至高层管理人员时,更应加大审查强度,树立审计的权威性与震慑力。审计人员需构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全景认知,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与现场检查,精准定位风险点,同时,引入更为人性化与责任导向的审计机制,对发现的经济责任问题实施举一反三、精准追责,确保审计结果不仅作为问题揭示的终点,更成为推动整改、强化管理、优化治理结构的起点,写好审计整改的下半篇文章。正如中国建筑集团在2020年度的审计实践中所展现的,通过对下属子公司的全面审视,不仅及时揭露并纠正了资金违规使用行为,还通过严厉问责,有效遏制了潜在风险,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加强认识、增强独立性、提升人员素质、完善制度建设和丰富工作内容,国有企业可以有效提升财务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新时代下,国有企业财务审计的实效性关乎其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竞争力。针对独立性、执行力、人员素质及程序标准化等挑战,国企需强化审计独立性,提升审计人员技术能力与素养。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动态监管平台,实现审计流程标准化与自动化。同时,丰富审计内容,严格财务监管,确保审计真实有效。展望未来,国企应深化审计改革,创新审计方法与技术,适应复杂市场环境。此举对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让我们携手推进国企财务审计新高度,共筑企业长远发展基石。

参考文献:

[1]薛季.新时期提升国企财务审计实效性的措施研究[J].现代营销(上),2020,(05):198-199.

[2]阴文静. 新时期提升国企财务审计实效性的措施研究[J]. 中国民商,2022(8):169-171.

[3]雷春勇.企业财务会计审计与相关性发展探讨[J].财讯,2019,(36):24-25.

 

作者姓名:陈博赫. 性别:男. 籍贯:辽宁喀左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专业:经济师、工程师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