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周海洋

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 523000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我国,英语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初中阶段,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探索一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PBL模式;阅读课教学

正文

 

引言

近年来,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因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和问题解决能力而备受关注。PBL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围绕真实问题或项目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1.PBL教学法概述

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实际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最终达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其特点包括问题驱动教学、实践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反馈评价。

1.1问题驱动教学

问题驱动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其精髓在于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设计学习活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1.2实践性学习

实践性学习强调“做中学”,即学生通过参与真实情境或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了知识与技能的深度融合。

1.3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监控学习进程,主动探索知识并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使其成为自我驱动的学习者。

1.4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共同协作、交流讨论,以解决问题或完成共同任务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沟通、协作等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5反馈评价

反馈评价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教师的精准评价,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策略,从而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实现自我进步和成长。

2.PBL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选择合适的问题和项目

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问题导向学习(PBL)教学法,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之前,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设定一个悬念,要求学生预测文章的主题或情节发展。这种预测任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能促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主动性和专注力。

通过阅读来验证自己预测的准确性,学生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从而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后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

教师可以运用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精心设计一系列engaging(吸引人的)tasks,以引导学生actively(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pre-reading activity(阅读前活动),要求学生predict(预测)文章的主题(theme)或核心观点(main idea),并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validate(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

这种predict-and-verify(预测并验证)的任务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curiosity(好奇心)和探索欲(exploration desire),还促使他们在阅读时保持高度的专注力(concentration)和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成为了active learners(主动学习者),他们通过阅读来construct(构建)自己的理解和知识体系。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role-playing(角色扮演)、discussion forums(讨论论坛)等多样化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interactivity)。通过这些activities(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reading comprehension),还能在合作与交流中锻炼语言表达(language expression)和社交技能(social skills)。

2.3合作学习和分享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法高度重视cooperative learning,它鼓励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被分配以文章的不同部分进行深入解读,如vocabulary(词汇)、structure(结构)、theme(主题)等。在完成各自的任务后,小组间开展collaborative discussion(合作讨论),彼此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和见解。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有机会从同伴那里学到新的知识和观点,还能通过peer feedback(同伴反馈)不断优化自己的理解。小组presentation(展示)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锻炼public speaking(公众演讲)和communication skills(沟通技巧)的宝贵平台。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协作(teamwork),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articulate ideas),以及如何倾听并尊重他人的观点(listen and respect others' viewpoints)。这种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不仅促进了知识的吸收和内化,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交能力(social skills)和领导能力(leadership qualities),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反馈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evaluating(评价)学生的阅读notes(笔记)、参与group debates(小组辩论)的表现等,来guide(指导)学生改进他们的reading strategies(阅读策略)和skills(技巧)。这种feedback(反馈)机制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有助于学生识别自己的strengths(优势)和weaknesses(不足),从而针对性地提升。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self-reflection(自我反思),这是一个重要的meta-cognitive(元认知)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不断优化他们problem-solving(解决问题)的方法和strategies(策略)。

为了促进这一过程,教师可以设计rubrics(评分标准)或checklists(检查清单),帮助学生明确评价的标准和期望,使他们在自我评估和同伴互评中更加有的放矢。此外,定期举行one-on-one conferences(一对一交流)也是提供个性化feedback(反馈)的有效途径,它能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挑战,为学生提供tailored(量身定制)的指导和支持。通过这样综合性的反馈和评价机制,学生不仅能提升阅读能力,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3.案例分析

以初中英语人教版七年级新教材中U3 Section B 1a-2b What fun things do you do at school?为例,探讨PBL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3.1课前准备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以下问题:

1.Where is Peter school?

2.What is Peter school like?

3.What can Peter do in different places at school?

4.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Peters school and yours?

5.Can you introduce your school to others?

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预测文章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3.2课堂实施

在课堂实施阶段,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促进collaborative learning(合作学习)。初始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各自对文章主题的predictions(预测)及其rationale(理由),激发课堂讨论。随后,小组围绕预先设计的问题展开讨论,成员间相互启发,从文本中挖掘evidence(证据)来支撑各自观点。最终,教师安排group presentations(小组展示),让学生共享讨论成果,通过peer feedback(同伴反馈)和teacher commentary(教师点评)深化理解,实现知识共享与能力提升。

3.3课后总结

课后,教师对学生的课堂performance(表现)和discussion outcomes(讨论成果)进行了全面的evaluation(评价)与summary(总结)。教师高度赞扬了学生的active participation(积极参与)和insightful views(独到见解),同时也客观地pointed out(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如部分学生在讨论中展现出的independent thinking(独立思考)和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有待加强。通过此次总结,教师激励学生持续深入阅读与研究,以期更深刻地grasp(理解)文章的主题与connotation(内涵)。

4.效果评估

4.1提高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

通过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驱动式学习),学生可以被有效地激励,从而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这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例如,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在阅读前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prediction(预测)和discussion(讨论),这一举措成功地piqued(激发)了学生的curiosity(好奇心)和thirst for knowledge(求知欲)。

学生们在尝试预测文章走向和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过程中,不仅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还逐渐培养起了自主探索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种主动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从而显著提升了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讨论,学生们还能在互动中相互启发,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2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性学习,能够有效地将所学的阅读技巧和策略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从而培养出卓越的综合运用能力。在丰富的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们不仅深化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通过阅读分析、批判性思考以及有效的沟通交流,不仅锻炼了自身的reading comprehension(阅读理解能力)和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显著提升了他们的teamwork(团队合作)和problem-solving abilities(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使他们在面对各种复杂任务时,能够自信地运用所学,展现出强大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锻炼,学生将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挑战。

4.3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合作学习和交流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分享,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通过参与小组展示(group presentations)和深入讨论(discussions),不仅显著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还充分锻炼了他们的oral expression(口头表达能力)和team collaboration skills(团队合作能力)。

在小组讨论的环节中,学生们需要共同协作,整合各自的观点和信息,以形成有说服力的论述。这一过程要求他们不仅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学会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从而在不断地交流与磨合中,提升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此类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们逐渐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以达成共识,这些技能对于他们未来的学术发展和职业生涯都将是无价的财富。

5.教学策略和建议

5.1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师在运用PBL(问题驱动式学习)教学法时,首要任务是清晰界定教学目标与内容,确保整个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推进。这包括设定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以及规划实现这些成果所需的教学路径。同时,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详尽的知识背景信息和精选的阅读材料,作为他们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石。这些资源应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深入探究,从而在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起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创设真实情境和案例

教师应精心挑选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真实情境或鲜活案例,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有效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围绕这些贴近实际的问题或项目来组织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应用,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这种方法不仅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还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5.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旅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当学生在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教师应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难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不断成长,逐步成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未来栋梁。

5.4及时反馈和评价

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且有效的反馈和评价,这不仅是对学生努力和成果的一种肯定,也是帮助他们识别并改进学习中的不足之处的关键。通过建设性的反馈,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解题方法和学习策略,进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这种持续的反馈和评价机制,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优化学习路径的重要保障。

结论

PBL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问题驱动式学习、实践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反馈评价等策略的应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提高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培养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和推广PBL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和有效的阅读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曾培栖.基于STEAM和PBL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初探[J].广东教育, 2021(8):48-49.

[2]刘红霞.初中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 2020(5):2.

[1]柯林显.初中英语"PBL"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C]//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2020.

[3]陈福香.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的策略[J].英语画刊:高中版, 2017(16).

[4]黄郡.PBL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3.

[5]胡鸽鸽.PBL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校园英语, 2021(4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