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问题链设计
正文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词汇和语法的简单教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层次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技巧。思维品质作为学生智力活动的重要体现,涵盖了观察、分析、归纳、评价等多个思维维度,为有效提升学生的这些思维品质,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问题链设计便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策略,它通过设置一系列逻辑严密、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挖掘内在含义,在思考过程中锻炼和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本文将以实际教学案例为切入点,详细探讨如何精心设计问题链,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达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链的设计往往缺乏层次性和深度,许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水平,导致问题之间缺乏逻辑递进,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这种问题设计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能使其在阅读过程中感到困惑和挫败。
问题链的内容过于注重表面信息的提取,而忽视了对学生深层次理解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侧重于对文本中词汇、语法等表层信息的考察,忽略了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挖掘和探讨,这种做法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空间,还可能导致其形成浅尝辄止的阅读习惯。
问题链的设计还存在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的问题。部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未能紧密结合阅读材料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问题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些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问题设计模式,缺乏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得问题链设计陷入千篇一律的窘境。
二、基于提升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原则
(一)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强调问题链的设计应呈现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特点。教师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水平,从简单的表面信息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深层含义,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基础,还能有效促进其思维能力的逐步提升。
(二)逻辑性原则
问题链设计中,教师应确保每个问题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个问题的意图,还能使其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形成清晰、连贯的思维脉络。通过构建具有逻辑性的问题链,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掌握阅读材料中的知识要点,进而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
(三)开放性原则
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应注重引入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没有固定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通过回答开放性问题,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灵活性,还能在交流与讨论中碰撞出更多新的观点和想法。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于提升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路径
(一)引入式问题链
引入式问题链是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后续深入阅读奠定情感基础。设计引入式问题链时,教师应注重问题的趣味性和启发性,确保问题能够触及学生认知兴奋点,引导其主动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以初中英语课本中的“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一文为例,这篇文章很可能涉及到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以及与之相关的月饼。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引入式问题链:What's your favorite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Is it the Mid-Autumn Festival?这个问题贴近中国文化背景,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共鸣,同时自然地引出中秋节这一主题。Can you describe some of the traditions and customs associated with the Mid-Autumn Festival?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分享关于中秋节的记忆和了解,如赏月、吃月饼等,与阅读材料产生联系。
Have you ever tried making mooncakes at home? What ingredients do you think are used to make mooncakes?这个问题更具实践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思考月饼的制作过程和所需材料,与文章内容产生更深的联系。Do you know any stories or legends related to the Mid-Autumn Festival or mooncakes?此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探索中秋节和月饼背后的文化内涵,可能引出如嫦娥奔月等经典故事,为接下来阅读“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一文中的文化内容做好铺垫。通过这样的引入式问题链,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建立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以及欣赏文本内容。
(二)细节理解问题链
细节理解问题链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准确捕捉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设计细节理解问题链时,教师应注重问题的针对性与层次性,确保问题覆盖文本中的主要信息与细节,同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内核。以鲁教版初中英语课本中的“Why do you like pandas?”一文为例,围绕熊猫这一主题展开,探讨熊猫的特点以及人们喜欢它们的原因,教师可设计如下细节理解问题链:What animal is the main focus of the passage?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的主题,即熊猫。What are some of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ndas mentioned in the text?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关于熊猫外貌的具体描述,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润的身体等。Why do people like pandas? What reasons are given in the passage?此问题旨在帮助学生捕捉文本中关于人们喜爱熊猫的原因,可能是它们的可爱外貌、稀有性或是与中国的文化联系等。Are pandas endangered? What efforts are being made to protect them, according to the text?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熊猫的生存状况以及保护措施,加深对熊猫这一物种的了解和关注。How does the author's tone reflect their feelings about pandas?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态度,全面理解文章。这样的细节理解问题链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信息,提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具体课本实例,问题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以及阅读能力。
(三)推理判断问题链
推理判断问题链旨在引导学生根据文本中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类问题通常要求学生分析文本中的隐含信息,推断作者的意图或文本中人物的行为动机。以鲁教版初中英语课本中的《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文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英文的推理判断问题链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Based on the article, infer how the main character's transportation method to school has changed over time.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理解主人公上学交通方式的变化过程,从而推断出其交通方式发展的轨迹。The article mentions that the main character sometimes chooses a different way to school. What might be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is change?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细节,推断主人公选择不同上学方式的可能原因,比如天气变化、交通状况或个人喜好等。From the main character's description of their friends' ways to get to school, can you infer any characteristics or preferences of their friends? Explain your reasoning.此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文本中的信息,推断出主人公朋友的特点或偏好,并解释自己的推断依据,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如果朋友说喜欢骑自行车上学,可能推断出他们喜欢运动或注重环保。
结束语:
问题链设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通过精心构建问题链,教师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锻炼其观察力、分析力、归纳力及评价力等多维度思维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问题链设计的价值将愈发凸显,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深入。
参考文献:
[1] 高暘.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10):63-65.
[2]林文丽.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链设计[J].校园英语,2019(25):149.
[3] 卢文玥.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视界,2019(25):6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