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张华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市东河村小学 ,山东济南 250002)

摘要

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阐释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原则,展示了如何开展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旨在通过将数学与其它学科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

正文


前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趋势。它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科间的联系与互补。为此,教师要深化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思考与实践研究,切实发挥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

1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原则

1.1体现关联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更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跨学科学习的设计,正是通过巧妙地展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数学概念。选择跨学科主题时,教师应倾向于那些能够将数学与其它学科知识无缝对接的项目。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如何规划校园绿化面积”为例,这个主题不仅涉及到数学中的测量和面积计算,还结合了美术中的绘图技巧。学生在设计绿化方案时,不仅要运用几何计算,还要融入美术知识,这样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强调不同学科间的交叉点,鼓励学生去探索这些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自主地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涉及数学内部的联系,也包括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样的关联,既有数学内部的关联,又有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1.2彰显综合性

综合性意味着在设计学习活动时,不仅要关注数学本身的知识结构,还要兼顾其他学科的内容,使得学习活动能够跨越单一学科的界限,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观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时要选择那些本身具有多学科交叉特性的主题。同时,在活动设计上,确保学习过程覆盖多个学科领域。如,在“如何规划校园绿化面积”题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中的几何形状和比例计算,还要考虑美学中色彩搭配。这样的设计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这种多角度的思考方式有助于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跨学科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以任务为驱动组织项目式学习体验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1.3 强化实践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以活动为载体,要强化实践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项目,如家庭预算管理。通过模拟家庭开支的预算和记录,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学生学习到数学中的加减乘除运算,同时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此外,在设计环保小卫士项目融合《道德与法治》让学生从问题的发现、方案的策划、活动的执行到效果的评估全程参与。这样的参与不仅能够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统计分析,学会统计分析方法,还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教师也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数学,比如使用测量工具或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这种直观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2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路径

2.1科学设计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科学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关键在于主题的选择。主题不仅是跨学科活动的核心,更是引领学生进入多学科融合学习的重要线索。一个恰当的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知识特点进行选取。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题:图说中国75年变化,其核心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或者是折线统计图,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发展变化情况展现出来。这个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入了条形统计图、直线统计图等知识,同时还融入了美术、语文等学科需要共同完成这一跨学科主题。

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科知识间联系选取主题。教师要巧妙地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应用。如,数学与美术的结合,利用数学中的几何形状与美术课上的图案设计相结合。例如,学生可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本属性,然后在美术课上运用这些知识创作具有对称性和规律性的图案。数学与体育的结合,结合数学中的概率理论与体育课上的游戏规则制定。在体育课上,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通过计算概率来决定游戏规则,如投篮命中率等。另外,教师还可以选取生活真实问题。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主题可以围绕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问题,比如,为什么交通工具的轮子都设计成圆的?探究圆形作为轮子形状的原因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以及抽奖的概率有多少?如何更有效设计学校的停车场。这些日程生活问题可以有效运用到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依托任务驱动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

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师并不是简单将学科进行拼凑,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推进学生更好掌握理解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依托任务驱动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能让他们在其他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跨学科主题学习中。

比如,在教学校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这一章节需要学生对多边形的面积的奥秘进行探索,同时需要学会计算矩形、三角形以及更多形状的面积。这不仅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同时更是引导学生应用抽象数学概念解决问题的契机。教师可以明确跨学科主题为:如何规划校园绿化面积。教师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通过数学与美术结合,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美术技能。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导入这样一种情景:校园有一块空地需要规划绿化,你们负责这些任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去测量面积,同时要求他们结合数据制作平面图。由于空地涉及不规则形状,需要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将区域合理分割成他们所认识的多边形,如矩形、三角形,进而对面积准确计算。这个过程学生们要测量和计算,同时也要运用美术技巧完成设计图绘制和美化,他们还需要借助于不同颜色进行草地、花坛和树木的区分,确保图纸科学直观。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指导,引导他们加强团队合作,明确各小组的分工,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负责绘图,有的负责计算,通过合作以任务形式驱动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加强沟通交流,比如如何确保绿化方案既美观又使用?如何对空间最佳化利用。这有助于他们学会沟通。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可以举办成果展示要求每个小组以报告或演示形式分享设计方案,同时解说是如何计算各个区域面积的、如何完成如何用数学知识完成绿化设施的规划的这样通过这种跨学科主题学,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加深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全面提升美术能力。

2.3合理全面评价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中,要确保评价体系系统完善科学合理,进而更好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教师要重视评价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评价学习结果。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如其是否积极投身于讨论,主动提出问题,以及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教师也要评估学生是否能独立思考,质疑信息来源,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观察学生是否能根据任务需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能有效管理时间并合理分配任务。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在学习成果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测验或作业,可以检查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尤其是数学概念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应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要求学生撰写项目报告。教师要分析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恰当有效。教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评价他们是否能够识别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计划。教师也要引入同伴互评不仅让学生互相学习,同时也为彼此的工作提供反馈,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客观评价的能力。比如,对于规划校园绿化面积这一主题,它将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数学。在对学生过程评价中,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如计算总面积、不同区域的面积比例等。评价学生设计图纸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测量的数据,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计。观察并评价每个学生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是否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并贡献自己的想法。在项目展示中,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否能够清晰、有条理地向他人介绍和解释他们的绿化方案。。

结束语: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其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要深入探索更多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月,王春英,史宁中.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24, 44(4):103-109.

[2] 罗志豪.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临沂大学,2023.

[3] 徐世凤.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31):53-55.

[4] 孔凡哲,赵欣怡.小学数学跨学科的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路径[J].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4(3):9-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