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小学数学;实践
正文
“教学做合一”构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框架,精髓在于“教法源于学法,学法源于做法,教与学皆以实践为中心。”在该理念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则通过亲身实践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这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不谋而合,共同凸显“实践”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因此,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当代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更有助于教师建立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体系,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一、“教学做合一”的启示
(一) “教学做合一”中做到民主的方式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理念,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民主精神,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建立在对学生个性与兴趣的充分尊重和理解基础上。教师的角色也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和伙伴,为实现这种转变,教师要积极钻研教育学理论,准确把握学生的需求与期望,尽可能营造出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内在动力的教学环境。陶行知先生坚信,只有在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和提升。
(二) 明确教的方法与内容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中,对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准确把握尤为重要,他主张,教师的使命远不止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实践能力。对此,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以民主、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确保他们都能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既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其肩负的重要使命。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必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好所恶,并根据这些实际情况确定最适宜的教学时机和教学内容,通过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教师能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实践,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这种对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把握,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教学做合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巧妙创设情境,激发教学做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情境的构建是激发学生热情、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巧妙设计的情境,教师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技能。这种情境不仅能有效触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还可以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体验。为打造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教师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结合教学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预设和设计,引领学生置身于这种精心构建的情境中,教师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探索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数学概念时,教师将生活实物与多媒体技术融合,构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教学环境,通过多媒体展示风车在风中优雅旋转、旋转木马上的孩子欢声笑语、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及摩天轮在空中缓缓转动的画面。这些生动的场景立刻抓住学生的目光,让他们全神贯注地观察这些日常实物的动态变化。学生对这些动态展示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观察和探索活动,更深刻地理解旋转的数学原理。而在《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则采用一种独特的方法——猜年龄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尤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年龄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将这种具体的关系抽象化,用字母来代表数,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与高效。例如,当学生猜测出某位同学的年龄为10岁时,教师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到这个年龄可以用一个字母,如,n来代表。之后,共同探索与n相关的其他数学表达式,如,“n+1”代表下一年的年龄,“2n”则表示年龄的两倍。
(二)师生互动,共筑教学做新篇章
在教学做合一的课堂中,师生互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索、共同成长的伙伴。为实现教学做的融合,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积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开放的互动关系。在这种互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还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中捕捉教学契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学生也要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实现从知识的接受者向探究者的转变。通过这种深入的课堂互动,教师能与学生共同创建有活力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百分数”这一章节的教学中,面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要采用既生动又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一定的购物经验,这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回忆在商场或购物中心遇到的打折情况,如,常见的“七折优惠”或“八五折促销”等标语,引导学生分享这些亲身经历,轻松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百分数的学习上。在正式讲解百分数概念以前,教师可以邀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打折标语的理解,尝试解释这些标语背后的数学含义。如,“七折”实际上表示的是原价的70%,而“八五折”则表示原价的85%。在学生进行解释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必要的补充,确保他们对百分数的理解更准确、深入。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教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习方法的掌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正逐渐向学生本位转移。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将学生置于中心位置,积极引导他们开展自主学习,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独立思考能力。对此,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落实“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并努力提升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更学会如何独立解决问题,能更深入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与此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让他们通过亲身参与学习过程来强化自主探究的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除此之外,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学习过程,还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计算法则和公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更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从而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章节时,教师应预先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预习,以便于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准备。如果学生在研读教材时遇到很难理解的问题,教师要先鼓励他们根据教材独立进行计算与探索,而非立即提供答案。这样的学习过程要求学生进行思考,主动探索解题的线索,直到找到问题的解答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能充分释放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形成独特且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将为今后数学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四)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探索的驱动力和学习的优秀导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已成为教师急需攻克的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从创新教学方式出发,进一步探索、实践那些能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元素与方法,以此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教学做合一”这一理念的内涵,并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感。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活动的整体学习效率,更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例如,“折线统计图”的课程内容,教师要在课前准备与折线统计图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和介绍,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课件中。在课堂上,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向学生生动展示这些内容,这样不仅能确保课堂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更能以直观且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经过这样的教学安排,教师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关注,更可以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最后,这种有创意和设计感的教学方式将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自身的引导作用,明确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一个真正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环境。对此,教师创设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情境,来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兴趣。通过实践探究式学习,教师能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先进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自主探索中实现能力的跃升。
参考文献:
[1] 兰立新.“教学做合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亚太教育,2024,(13):144-147.DOI:10.16550.
[2] 李玲,王宝霞,付惠.“思维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5):57-59.
[3] 陈秋霞.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在课堂中的价值及实践[J].漫科学(科学教育),2024,(08):41-43.
[4] 庞丽芳.践行“教学做合一”构建小学“活”数学场域——“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实践思考[J].教育界,2024,(1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