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智慧安防监护幼儿心理健康的实操策略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韦秀梅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宾东幼儿园,邮编:226400 )

摘要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着教育领域的革新。在幼儿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面对日益增长的幼儿园规模和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难以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心理需求,结合这一方面,幼儿园可以有效地应用智慧安防技术监护幼儿心理健康。基于此,文章先围绕两个方面阐述运用智慧安防监护幼儿心理健康的实践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实操策略,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智慧安防;幼儿教育;心理健康

正文


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出行等提供了诸多便利。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于连幼儿也会出现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心理健康隐患的幼儿占20%。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幼儿心理素质和社会技能成长的重要场所,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为有效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幼儿园应当基于信息技术,采用智慧安防监护幼儿心理健康,为幼儿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在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智能预警等多功能的作用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而在当前,如何有效地应用智慧安防监护幼儿心理健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巧用智慧安防监护幼儿心理健康的实践作用

(一)实现实时监测

智慧安防技术是当前先进的监测技术之一,其集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情绪识别等多项AI技术一体。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智慧安防监护幼儿心理健康,能为教师提供实时监测的作用。教师可借助该技术监测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各项行为、情绪变化,在此基础上,系统会自动进行分析,及时监测出幼儿的异常情绪变化,如焦虑、伤心、生气等,便于教师更加有效地进行干预,逐渐缓解幼儿的情绪变化。该功能的有效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幼儿园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能早期发现并解决幼儿潜在的心理问题。智慧安防系统的实时监测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能让幼儿逐步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幼儿变得更加自信、从容、乐观,这种正向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幼儿情感发展、社交能力发展。

(二)提供个性化干预

幼儿作为个性化发展的个体,不同的幼儿的想法、性格、心理状态截然不同。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结合每一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情感需求或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教育,确保每一位幼儿都能心理健康。在智慧安防技术的应用下,能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干预。智慧安防系统可以为教师呈现不同阶段、不同时间段、不同活动类的幼儿的行为数据,帮助教师理解幼儿的个性化需求、性格特点、心理需求。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全面分析,便于教师制定更为细致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策略,真正落实因材施教,提高心理教育干预的有效性,逐步缓解幼儿情绪,帮助幼儿应对情绪波动。与此同时,通过智慧安防系统,教师还可以建立智能预警模型,提前预测和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减少幼儿教育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幼儿创造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巧用智慧安防监护幼儿心理健康的实操策略

(一)运用情绪识别技术,及时反馈幼儿情绪

在幼儿园智慧安防系统中,情绪识别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其具体是指根据摄像头、传感器以及AI技术,对幼儿的面部表情、音调变化、肢体语言进行综合性检测和分析,从而识别幼儿的情绪状态,例如惊讶、愤怒、伤心、高兴等基本情绪,并精准地识别和提醒异常行为,为教师提供及时反馈,便于教师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情绪识别技术在幼儿心理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增强风险和威胁预警能力,提高智慧安防监护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幼儿营造轻松、健康且积极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有效缓解幼儿消极情绪、消除幼儿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需在幼儿园内的各个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便于情绪识别技术的有效运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自动收集幼儿在不同场所、状态、活动、阶段内的情绪数据,再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将关键信息协同至教师移动设备中,最后,教师及时获取有关幼儿情绪状态的通知,并提出有效的指导对策。

比如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有两位幼儿在建构区因为“材料的使用”发生了争执,一位幼儿(安安)抢了另一位幼儿(佳佳)的建构材料,佳佳感到愤怒,在肢体动作上:佳佳直接推倒了安安的“房子”,安安十分伤心,双手抱在一团,蹲在地上;在语言上:佳佳开始大声喊叫,并望着安安,安安伤心地大声哭了。在建构区域,教师提前安装了智慧安防监控,情绪识别系统随即捕捉到安安与佳佳的情绪状态,并通过提前连接的设备发送警报,教师的移动设备收到警报后会呈现出安安与佳佳的情绪变化视频,再次确认双方是否产生情绪变化。紧接着,教师迅速走到建构区,近距离观察安安与佳佳的情绪反应,在此基础上根据情绪识别技术中的提示,反馈出安安与佳佳的情绪状态,了解到安安正处于伤心的情绪中,佳佳正处于生气的情绪中,教师立刻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安安与佳佳逐渐冷静下来,相互微笑并互相握手示好,教师看见两位小朋友脸上露出了洋溢的笑容,奖励两朵小红花借此表扬他们,并引导他们在玩耍中要互相理解和尊重,在出现类似情况时,也要及时地与对方沟通,而不是用愤怒回应。

在这一个案例中,情绪识别技术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即便教师没能观察到幼儿的情绪变化,情绪识别技术也能在监测后将幼儿的情绪异常变化及时发送至教师的移动设备中,便于教师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幼儿的情绪变化,并迅速作出反应。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幼儿之间的冲突频率,在教师的及时干预下缓解幼儿的异常情绪,为幼儿营造轻松、和谐、共同互动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情绪,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二)结合行为分析平台,了解幼儿心理状态

在幼儿教育中,巧妙利用智慧安防系统监护幼儿心理健康,能极大地提升教育质量和实践效果。其中,行为分析平台作为智慧安防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监护幼儿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平台以视频监控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幼儿各种行为的监控并进行算法分析,识别和预测出可能存在的风险行为,尤其是出现的孤僻、攻击性行为,再及时地向教师发送警报,由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与此同时,行为分析平台还能够根据幼儿的行为变化进一步反馈心理变化,例如分析幼儿在监控画面中的活动行为,肢体动作的速度、轨迹等,判断出幼儿的心理变化。例如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开始表现得十分积极,但突然默不作声,也不与其他幼儿互动合作,系统就会精准识别这种行为的异常变化,并将相关信息推送给教师,由教师对该幼儿进行进一步关注,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为幼儿提供针对性引导。

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以该活动为例,教师为幼儿布置了“写生”的绘画活动,先组织幼儿走进田间乡野,为幼儿提供画板等绘画工具,让幼儿在了解“写生”后,回到教室自主绘画。在户外实践的过程中,康康在与教师互动时表现得十分积极,尤其是回答“你喜欢这里吗?”“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呢?”的问题时。但在绘画的过程中,通过行为分析平台的监测,发现康康呆呆地坐在原地,低着头,双手玩弄着手里的橡皮擦和画笔。在捕捉到这一异常行为后,行为分析平台通过算法分析出康康的心理状态,如焦虑、孤僻等。监测结束后系统立即向教师发出警报,教师随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慢慢地走到康康身边,蹲下身来与康康进行交流,如:“康康,你为什么还没有画画呢?老师刚才发现你低下了头,是在想要画什么吗?”以此引导康康主动表达,告诉教师真实的想法。康康:“我好像不知道该画些什么,都忘了刚才在田野里看到的些东西了,我画不好。”在得知康康的想法和需求后,教师可先与康康一起回忆刚才看到的景物,如:“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看到了哪些东西吧!老师刚才看见了黄色的小花、矮矮的小房子,还有在小路旁边的河流,你呢?仔细想一想!”康康“对,我刚才就看见了那一条河,非常长,而且小河旁边长了很多草,还有很多树!”教师:“真棒呀!一下就想起来了,那现在,如果让你画出来,你会画什么呢?是小河、小草还是树木呢?要不一起把它画下来吧!”康康“好呀!”通过这样的互动与引导,教师发现康康的行为变得正常,情绪也逐渐好起来了,能够自主地进行绘画。在康康绘画完毕后,教师表扬了康康,有效地增强了康康的自信心。

在智慧安防系统中,行为分析平台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有效地提升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还能帮助教师全面了解不同幼儿的行为状态、心理需求实际想法,便于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能及时发现并干预幼儿的不良情绪,对幼儿克服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消除幼儿心理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智慧安防技术逐步应用于幼儿教育中,通过该技术能有效监护幼儿心理健康,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以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可巧妙地应用智慧安防的情绪识别技术与行为分析平台约幼儿的不良情绪、异常反应和心理变化,为幼儿提供针对性引导与支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扎西曲措.如何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电脑校园, 2023:5590-5591.

[2] 张文青.学前教育幼儿常见心理问题与健康教育[J].智慧少年, 2023(15):0167-0169.

[3] 陆航宇.幼儿园智能化管理的运用分析[J].求知导刊, 2022(7):8-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