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刘春山

​(江苏省滨海中学 江苏滨海 224500)

摘要

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和写作相关概念、内在关系、以读促写的意义展开详细的分析,并探索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具体途径。希望能够对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发展以及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关键词

高中语文;写作探索;阅读教学;

正文


引言:为了能够有效实现高中语文课堂以读促写教学教育价值的最大发挥,需要老师能够有效把握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具体概念及内在关系,并探索可行方法来有效推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发展。

一、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与写作有关概念分析

1.1 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模式概述

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环节,推动学生实现阅读与写作两大模块之间的联动,主要是通过有效引导学生加强和细化对于阅读材料的范文理解能力和知识的全面学习和内涵的概括能力,并将所学习到的阅读知识和内容转化为自身的写作素材和写作能力,结合写作的具体要求来进行相关阅读技巧的合理利用。阅读模块和写作模块两者虽然都同属于语文学科教学的组成部分,但是前者更加注重于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后者更多强调的是学生能够在写作环节过程中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观点。两者相互独立却有着极强的内在联系和教育价值。因此也就需要老师能够在进行阅读模块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有效把握阅读和写作两大模块内在的联系点。

1.2 阅读和写作关系的细节化分析

在高中语文学科阅读课堂学习环节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结合具体的文章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不同作者想法和观点的理解,属于学生信息输入和获得良好审美体验的重要过程。写作模块作为学生将以往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阅读技巧结合具体的写作主题,进行认识世界、自我的创造性的信息输出和自我表述的过程。前者作为后者开展的重要基础,后者作为前者阅读后的直接体验和感悟。阅读知识的学习是帮助学生拓宽自身视野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只有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感悟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写作技巧、表达自身情感的写作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才能够更好的在写作环节的过程中充分的表达自身的想法和灵活的运用各种的写作技巧。同时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吸收知识和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结构的重要途径,写作主要是学生展示自身个性化特点以及细节化展示自身想法和观点的重要书写过程。

二、高中语文以读促写的意义分析

首先,能够极大程度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传统的语文写作练习大多是采取老师讲解优秀范文和解析写作技巧、布置写作任务和学生机械化的进行作文的完成的过程。并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积极性以及养成良好的主动写作的兴趣和习惯。通过在阅读模块开展以读促写的写作形式,能够通过结合书中的人物来引导学生进行特定场景的设计以及写作灵感的迸发,帮助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和愉悦的教学氛围下进行写作的练习以及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同步提升。

其次,能够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文学作品创作不仅需要学生能够具备极强的生活实践能力和语文基础能力,同时还需要学生能够具备极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才能更好的创作出与众不同和极具个性化的文学作品。通过有效结合不同类型的阅读文章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自身的眼界以及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弥补学生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缺陷的同时,还能够为学生们的文学创作提供可靠的文学技巧和丰富多样的写作方向,更好的激发学生写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者,以读促写的模式开展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良好体验。过去许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模块和写作模块教学环节的过程中,习惯性的采取灌输式和老师作为绝对核心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教学。学生们被动的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和理念,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作为学科发展的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会进一步降低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良好体验以及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交流后所获得的良好探索成就感的获取。通过在阅读模块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开展以读促写教学的策略,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索来完成不同类型文章的掌握和学习,并有效结合写作模块的要求来进行趣味性的主题设计和写作探索,更好的增强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和写作模块学习的良好体验和感悟语文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三、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具体途径探索

3.1 立足教材和精读

教材是经过多位专家学者和一线优秀教师呕心沥血所凝结出的成果,教材当中包含了不同题材和风格的经典文学作品,老师在课堂阅读教学环节开展以读促写教学模式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和内容。因此,也就需要老师能够在语文阅读课堂开展以读促写模式环节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立足于教材来深度分析和引导学生揣摩不同阅读文章的具体内涵以及作者写作的情感,帮助学生能够有效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写作技巧,并在探索和学习环节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例如在进行学习《兰亭集序》这篇古文的过程中,主要讲述了王羲之先生对于兰亭的景物描写以及作者情感的真切表达。需要老师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本篇文章的精读和字句变化过程中的作者情感的揣摩,有效结合不同段落来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时喜时悲和喜极而悲等各种情感变化过程。通过对于这篇古文作者在描写兰亭山水的风貌和清幽环境的字词句的理解和技巧的掌握,来引导学生试着有效模仿和学习该篇文章的写作方式来进行文章的改写或是结合校园环境来进行技巧的运用和探索。通过对于文章进行精读、作者情感和写作方法的把握、文章的改写和和现实生活的写作练习等方式,以此来逐步帮助学生提高学生对于阅读模块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写作练习的积极性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3.2 教学情境的创设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极大程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整体学习效率。需要老师能够首先在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来更好的配合学科教学内容的开展以及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顺利落实。通过利用微课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文章预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教学课堂环节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和视频等各种方式来配合动态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布置线上作业来借助丰富多样网上资源来提高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积极性以及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等措施,是最大限度发挥新媒体技术对于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发展的教育价值和功能的体现。

其次,需要老师能够有效借助多媒体来营造相对真实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更好的帮助学生体会阅读文章的作者情感以及调动学生写作练习的积极性和欲望。例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文言文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通过在进行文章片段朗读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对紧张的背景音乐,来更好的帮助学生体会鸿门宴肃杀和紧张的氛围。同时也可以通过播放关于鸿门宴有关的影视作品并配合文章内容来更好的理解对于历史脉络走向的关键性。巧妙的借助多媒体和静态的文章内容来更好的营造相对真实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通过极大程度提高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为学生的后续写作练习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3.3 问题引导

高中阶段学生的写作练习和考核,主要是检验学生日常学习和积累语文知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在课堂阅读教学环节的重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需要老师能够在进行阅读文章分析和讲解的过程中巧妙的借助问题引导来更好的把控细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也能够通过细节化的分析阅读文章的重要内容来实现知识点的有效迁移,从而能够有效做到学以致用以及提高对于阅读和写作模块学习的积极性和整体能力。

例如在学习《老人与海》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老师就需要能够对该篇文章当中的具体细节以及人物描写和逻辑关系进行精准概括和细节化的分析。可以通过在初步带领学生了解这篇文章基础大意和内容后,提出设问“同学们,根据对于这篇文章阅读后的理解,请你们结合教材内容和其中的插图来分析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之间的关系。请问老人和海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老人和鲨鱼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试着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概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或是自主思考后会有学生回答“强者与强者之间的对抗是老人与鲨鱼之间的关系、海洋是造就老人强大精神力量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老人赖以生存的重要源泉”。通过结合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步把握本篇文章的主要脉络结构以及写作方式,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更好的概括本篇文章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并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勇于奋斗和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在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掌握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多个主体之间关系的写作方法后,在引导学生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例或是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进行关于勇于挑战困难有关的写作练习。同时在根据不同学生的写作成果来进行学生之间的互相批改和评价,并对优秀作品来将其在细节描写和人物描写等写作手法的运用技巧方面与《老人与海》这篇文章进行对比。通过学生成果的评价、与文章进行对比等方式,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文章的分析能力以及中心思想的概括能力、观察能力。

四、结束语

立足教材和精读、教学情境的创设和问题引导等措施,是本文探索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具体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波.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66.

[2]马丽花.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高中语文读写融合课堂分析[J].格言(校园版),2024,(06):59-61.

[3]余运莲.以读促写,拓宽思维——高中语文写作思维的训练路径研究[J].福建教育,2024,(05):28-29.

[4]聂焘.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浅谈以读促写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4,(01):86-88.

[5]唐修亮.读写融合:高中语文跨学科写作的一般策略——以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自然科学读书报告”写作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3,(34):57-59.

[6]张英.高中语文以读促写的有效性与实现策略[J].考试周刊,2023,(36):69-7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