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融合路径
摘要
关键词
信息化;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写作训练
正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高中语文教育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文素养外,同时对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等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依据时代的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尝试在阅读与写作融合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使二者融合得更为充分,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1.高中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障碍
高中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阻碍主要包含下述三个方面。第一,在于资源开发方面的不足。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容易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把教学的重点全部放在课本上,没有对其进行有效地补充。因而,虽然群文阅读中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层次会加深,但是对于知识的掌握范围却没有扩大。第二,在于形式方面的不足。在进行协作训练时,一些教师所选择的训练形式比较单一,忽视了训练的创新,无论是内容还是主题都比较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1]。换言之,在进行协作训练时,一些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训练数量,却忽视了对于学生兴趣方面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第三,在于融合方面的不足。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但是,很多教师会把读与写分开联系。即便一些教师会把二者进行融合,但往往也是敷于表面,没有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
2.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的优势
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主题的确定十分关键,为学生明确主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同时也有利于实现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有效融合。把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使主题更为多元化,在增强学生阅读体验的同时,也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以往虽然教师也会开展群文于都,但是在对文本进行组合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主题不够突出[2]。把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相融合,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主题。换言之,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融合,有利于帮助教师提高现有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可以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3.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融合注意事项
高中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融合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下述几项内容。第一,需要对教学的目标进行明确。二者在正式进行融合之前,对于教师而言还需要找准二者的融合方向与目标,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第二,需要选择合适的文本与主题。文本和主题是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融合中的重点与灵魂。因此,这二者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还需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保证文本与主题科学性。第三,需要注重教学中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十分关键。在二者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不断优化整个教学过程[3]。第四,需要注重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所谓情感因素,换言之教师环境因素。一个环境对于人的影响较大,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更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提升。
4.信息化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融合路径
4.1利用信息技术搜集资料,丰富写作素材
互联网包罗万象,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资源与素材。以往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其素材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从教材中去寻找。但是,在这一时期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能够从网络上搜寻到大量的资源,无论是各类历史事件还是相关的人物背景都可以找到,这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对于教师而言,也可以借助网络素材,进一步促进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之间的融合。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起班级交流平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文字、音频、视频等相关素材,并上传到班级交流平台内,供学生进行使用。课堂的实践无疑是有限的,仅仅依靠课堂中的时间难以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深度融合[4]。因此,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这一平台,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素材。相较于传统课堂而言,微课更加具有针对性,对教学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的优化,使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在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一带多的方式进行教学,以课本内的文章为线索,逐步进行拓展。通过循序渐进的阅读,不断积累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理解文本背后内涵的同时,也可以为自身积累更多丰富的写作素材。
4.2创设情境加深情感,深化写作内涵
增强学生对于主题的感悟,是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中的一个主要目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也具有较大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明确主题,教师就可以尝试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相应的情境。以往教学中,虽然教师也会对二者融合的主题进行强调,但主要是通过口述的方式,其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就可以尝试借助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以加深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的写作内涵。比如,教师可以依据主题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或者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些与文章相关的影视资料等,通过这种相对直观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主题的记忆。比如,教师可以以“爱国主义”为主题进行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融合。在学习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等,比如开国大典的视频、被烧毁的圆明园遗址、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等。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些影视资料,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去回溯中国百年历史,感受当时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易,了解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的可贵。带着这一情感,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对此次的主题产生深刻记忆。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创作一篇文章,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产生了十分深刻的情感,其写作的内涵也能够获得大幅度地提升。
4.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写作练习,激发写作兴趣
传统写作训练的方式比较单一且枯燥,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其训练的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写作训练,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以获得更为良好的写作效果。比如,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等设备来进行写作,并且可以在文章中尝试融入图片、视频、音频等其他内容,丰富写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整个写作的过程更加富有趣味性。在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尝试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以名著学习为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师可以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相关名著章节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出来。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比如,主人公在被打上了“铁”的烙印后,要如何继续生活呢?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保尔在病床上也坚持进行写作的片段。让学生依据所阅读到的内容进行探讨。通过学生探讨,学生能够明白保尔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此次群文阅读的思考通过写作的方式呈现出来,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通过此次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结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文学名著的理解,同时其写作的能力也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4.4鼓励学生进行分享,拓宽写作思路
在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相融合的过程中,为了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教师也需要让学生敢于对文章提出质疑,这一质疑的背后往往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因而也可以更容易体会到阅读与写作的乐趣所在。在进行群文阅读时,鼓励学生提问,并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进行阅读,往往能够收获更为理想的效果。如果在课堂阅读中,学生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则可以把这一问题布置成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到网上去寻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尝试通过自主的方式解答出这一疑惑,并在下一次课上把自己的思考与老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分享。比如,在进行鲁迅相关文章群文阅读的时候,有学生就会提出疑惑,“为什么孔乙己不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生活改变现状?”“为什么祥林嫂不能主动进行反抗?”在课堂阅读中,学生没有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搜索资料并重新进行阅读。在课后学生通过了解文章发生的故事背景,了解到了孔乙己的不能自食其力,正是由于他受到了封建思想的荼毒。而祥林嫂的不争,其背后则是命运的悲苦。通过质疑与分享,学生对于此次群文阅读的文章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于文本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这为学生后续的写作拓宽了一定的思路,使他们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能够对人物进行更加深刻的描写与刻画,使其可以更为丰满。
结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优势十分地显著,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局限性。对于教师而言,在把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也需要善于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增强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融合效果的同时,也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包荣兵.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教学策略分析 [J]. 作文, 2023, (20): 45-46.
[2]张旻.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融合的策略分析 [J]. 文科爱好者, 2023, (02): 31-33.
[3]孙伟. 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J]. 文理导航(上旬), 2024, (05): 19-21.
[4]李平选. 信息化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融合路径 [J]. 中国新通信, 2023, 25 (23): 203-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