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创造性戏剧;课程;构建
正文
创造性戏剧本身就是一种即兴的戏剧形式。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能够帮助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之下,去掌握更多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去感受戏剧,并从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1.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教育开展的意义
1.1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
在幼儿教育阶段中开展戏剧性教育,有利于对幼儿的社会认知进行培养。相较于成人而言,幼儿大多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对幼儿这一特点进行改变,使其掌握一定的社会认知,就容易在未来学习与生活中逐步与社会脱轨,这对于幼儿的成长十分的不利[1]。在此背景下,通过创造性戏剧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去进行配合,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够逐步了解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在进行戏剧性教育的过程中,幼儿之间的一些想法等也会出现冲突,这时幼儿难免需要进行妥协,以更好地解决矛盾。由此可见,幼儿创造性戏剧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
1.2激发幼儿创造力
在幼儿园开展创造性戏剧性教育课程,也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所谓创造性戏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特点。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此类教育课程的实施,能够引导幼儿对过程中的空间以及人物、事件等进行大胆地思考与表达,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本身的创造力及其创造思维也可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1.3有利于幼儿进行情感表达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人们在关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也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实际上,无论是对于幼儿而言,还是对于成人而言,都需要及时对情绪进行宣泄与表达,这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通过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可以为幼儿提供这样一个途径,让幼儿通过戏剧角色去宣泄与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仅丰富了幼儿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有利于帮助他们获得更为真实的情感体验。
2.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的构建
2.1戏剧表达
戏剧表达是幼儿园创造戏剧性教育课程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内容。所谓戏剧表达,简单而言就是鼓励幼儿在课程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表达不仅仅体现在语言方面,同时也体现在肢体表达方面。换言之,戏剧表达就是希望幼儿能够在创造性戏剧教育的课程之中,能够善于使用身体语言去表达自我,呈现出自己对于整个故事的理解以及对于人物的把握[2]。详细而言,戏剧表达则包含了下述几项内容。第一,戏剧表达所呈现出的场景,大多不是真实的,一般都是在特定时空与特定时间内的想象。第二,戏剧表达需要在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的感官与回忆。第三,幼儿的身体表演是戏剧表达的主要载体。第四,戏剧表达所呈现出的角色不是单一且固定的。最后,戏剧表达也是一种对于自我以及对于周边世界的探索与思考。总之,在戏剧表达中,幼儿的行为可以说是不受限制的,无论是悲伤情绪还是愤怒等情绪都可以出现在整个戏剧教育课程之中。
2.2戏剧创作
戏剧创作是创造性教育课程构建中的一个核心环节。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中,幼儿除了需要扮演戏剧中的各类角色,同时也应该承担起故事的创作人,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真正落实成为一个具体的故事以及角色。当然,由于幼儿本身的年龄较小,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幼儿教师,不仅需要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同时在幼儿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尽可能地帮助幼儿把最终的创作成果通过戏剧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在进行戏剧创作的过程中,一些幼儿所设置的人物过于单薄,故事的场景也比较简单。在这一背景下,幼儿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对人物的故事背景进行完善,对现有的故事场景等进行丰富,使最终的创作能够更为生动形象。
2.3戏剧表演
幼儿创造性戏剧表演与一般的戏剧表演有所区别,在此不多过多阐述。本文主要以幼儿创造性戏剧表演为例,在其教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了下述几项内容。第一,角色扮演。由于幼儿本身的年龄比较小,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在呈现一些角色的时候,往往不够准确。为此,幼儿教师可以在旁引导幼儿,使他们可以通过模仿等方式去揣摩人物的内心。第二,角色交流。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角色与角色之间需要进行互动。为了帮助幼儿更加自然地完成这一互动,幼儿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一些针对性的对话练习。第三,舞台效果。在表演的过程中,角色与舞台之间的互动也同样十分的关键,比如角色如何进场、在表演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走位与移动等。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来帮助幼儿熟悉与舞台之间的互动。
3.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的实施条件
3.1环境
幼儿园开展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首先就需要为其课程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场地以及道具。一些幼儿园在开展此类课程的时候,会把场地局限在教师之中,所使用的道具也较为敷衍,这对于该课程的实施十分不利。为此,幼儿园需要适当拓宽这一课程开展的场所,利用学校操场等开展教学[3]。同时,在确定具体的课程内容后,可以提前购买较为复杂的道具,并让幼儿提前制作一些较为简单的道具。
3.2师资
教师是开展创造性戏剧课程的关键,因此该课程的开展对于师资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作为教师还需要对创造性戏剧有一定的理解,明确这一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区别,不能够把创造性戏剧作为一种常见的辅助教学手段,而是要看作为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在设置剧本的时候,幼儿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参与其中,对其剧本进行制定,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在表演之前,所有参演的幼儿都必须要进行一定的训练。在呈现戏剧的过程中,则需要对表演的舞台进行集中,保证戏剧能够为在场的观众服务。其次,作为教师也需要具有较为良好的组织能力。创造性戏剧教育并非单纯的游戏教学,让幼儿随意进行一些模仿并非创造性戏剧教育的本意。为此,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本身也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能够从具备创作到最后的呈现进行全方位的组织与协调,并且需要保证幼儿在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3.3幼儿
在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中,幼儿对于这一课程的态度以及幼儿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整体能力,都会对该课程的实施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这一课程的实施效果,对于教师而言,还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成长特点,为其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在选择题材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幼儿认知观念的动画人物,并在这一基础上对其进行创作。再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幼儿耳熟能详的故事,让幼儿对故事进行改编等。
4.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实施策略
4.1促进幼儿生理发展策略
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促进幼儿生理发展的实施策略,可以从下述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激发幼儿感官能力入手。感官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4]。以“空间填充”这一戏剧游戏为例,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感官能力。这一戏剧教育开展的位置可以设置在一个小型教室之中,幼儿跟随教师在这一空间中进行走动,待教师说出“填充”之后,教师需要站定然后转身,在教师转身之前,幼儿需要随意找到某个位置站住不动,对这一空间进行填充。另外,在幼儿跟随教师进行走动的时候,幼儿教师需要让幼儿选择自己旁边的人作为模仿对象,观察对方的行为以及动作。在游戏结束之后,选择幼儿来表演自己所观察的对象,并让大家进行猜测。通过这一戏剧教育的开展,幼儿不仅需要随时对身边的人进行观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同时也需要注意教师的举动,保持身体的协调性,因而幼儿自身的感知力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提升。第二,从激发幼儿身体表达入手。无论是开展哪一种类型的创造性戏剧教育,身体的表达都是极其重要与关键的。在上文中所提到的游戏中,为了更精准的模仿出目标对象,幼儿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身体,以对目标任务做出更为细节的刻画。因而,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本身的身体表达能力也会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4.2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策略
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实施策略,可以尝试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之中进行表达。为此,在进行戏剧教育之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进行发生练习等,为幼儿后续的台词表达进行铺垫。然后,则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对所需要表演的剧本进行朗读。比如,以《继母的账本》这一故事为例,在阅读的时候,幼儿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因而就需要对这两个角色的思想都有所了解,才可以刻画得更为形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引导幼儿一边进行阅读,以便在脑海中想象出与之相应的画面,使文字能够通过更为具体的形象呈现在脑海之中,并通过自己的肢体表达出来。除了真实的语言表达外,也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些即兴场景,增强幼儿的应变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给幼儿设置出不同的场景,如“大海、风、小鸟”并让幼儿依据教师给出的场景串联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境,进行表演。在幼儿表演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元素,让幼儿进行随机应变。
结语:总之,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的开展对于幼儿而言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在开展此类课程的过程中,也需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入手,为其构建起一个和谐的氛围,使幼儿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章意. 创造性戏剧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J]. 文理导航(下旬), 2022, (12): 94-96.
[2]]陈亚平. 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 44 (04): 93-98.
[3]于婧,刘国栋,陈珊珊. 创造性戏剧在幼儿园领域的运用 [J]. 品位经典, 2020, (06): 119-120.
[4]王文倩,王有升. 创造性戏剧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探析 [J]. 中国校外教育, 2022, (05): 77-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