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基础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中职会计;基础技能;混合式教学
正文
引言:在中职会计基础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期间,教师应当制定完善的混合式教学方案和计划,依托一套建立健全的教学指标,带动学生参与高品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一、混合式教学概述
混合式教学的概念较为庞大,主要是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促进理实互动、虚实结合,带动学生参与高效学习。混合式教学具备灵活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地点,选取线上学习以及线下课堂等多种研学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书籍、视频,参与多元化探究。混合式教学还强调个性化指导,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引和帮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智能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给予学生个别辅导、个性化支持。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学习方法,以更加有趣,更加简单的方式来带动学生学习,但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具备一个完整的循环,需实现线上与线下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优势资源互补互动的教育格局。
二、中职会计基础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
(一)基于数字化导学案,开展课前自主导学
混合式教学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有机串接关联在一起,其中,线上与线下教学应当具备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两者的适用条件不一样,教师可从整个研学循环的角度,制定严谨细致的混合式教学计划。在前期导学阶段,教师可依托数字化工具、信息化资源,分配导学案,带动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使其对即将所学习的新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导学案包含视频课件、文本资料,以供学生自主学习和使用。而导学案的设计通常囊括一些基础会计技能的学习任务,如填写记账凭证,进行会计核算等,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技能。导学案中还应当设置反馈机制,包含在线测试、问题探讨,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反馈提供支持。在具体实施环节,教师可通过线上平台,发布数字化导学案,以供学生自主学习和使用,学生在学习期间可自主探究,其中,学生可以观看视频,阅读文本资料,完成在线测试等,以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而学生在学习环节也会遇到各种问题,通过线上平台可向老师和同学提问,进行互动交流。教师还可通过平台及时回答学生提问,提供个性化指导。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当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有条件,可以提供虚拟系统,以供学生在前期进行自主操作演练,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例如,在某中职学校的会计基础技能课程中,教师计划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教授学生“填写记账凭证”这一基础会计技能。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清晰的认知,并能在实践中掌握所学技能,教师依托数字化导学案,开展课前自主导学。
线上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看视频课件和阅读文本资料,初步了解记账凭证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填写要求。
线下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正确填写不同类型的记账凭证,并理解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
导学案中明确指出,“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填写现金收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常见类型的记账凭证。”其中,教师提供一段关于记账凭证填写的详细讲解视频,包括凭证的基本格式、填写步骤及注意事项。而文本资料包含记账凭证的填写规范、示例及常见错误分析。学生需完成一份模拟记账凭证的填写练习,以检验自学效果。其中的在线测试包含关于记账凭证填写规则的选择题和判断题。学生完成测试后,系统及时反馈测试结果,指出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此外,教师设置线上讨论区,学生可就学习中的疑问进行提问,教师和同学共同解答。“学生在填写模拟记账凭证时遇到困惑,通过线上讨论区向教师提问,‘摘要栏应该如何简洁明了地描述经济业务?’教师及时回复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二)课堂探讨,强化合作学习
在混合式教学背景下,教师需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紧密关联互动,当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导学之后,会产生学习体验和感触,此时,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引领其在小组内开展合作互动学习,通过相互带动,可逐步完善对基础会计知识技能的研学探究。在探讨环节,教师需引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各自的学习心得和体验进行梳理整理,将会计基础技能以图表的格式整理在思维导图上,每一位学生相互配合,在思维导图上整理自己的预习心得和体验。同时,教师需基于学生的实际状况,尝试引进启发性的问题,带动其沟通互动,围绕着问题点展开头脑风暴。而小组长则需要记录学生的探讨学习成果,并向老师反馈探讨学习状况。之后,教师基于学情信息,整合小组长反馈以及前期的预习测试、导学案评价,分析学生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并开展精细化讲解,从而使会计课程教学更加具备主题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另外,教师在重点讲解环节,可以引进信息技术、数字化工具,带动学生参与理实一体化操作,在做中学、学中做,攻克重难点部分。
例如,教师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选取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小李同学分享了他在填写现金收款凭证时遇到的困惑,即如何准确描述经济业务摘要。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将各自的学习心得和体验进行梳理整理。学生在思维导图上以图表的形式,整理出记账凭证的填写步骤、注意事项等。其中,小张同学使用XMind软件,绘制了一张关于记账凭证填写的思维导图,包括了凭证的基本格式、填写要点、常见错误等。后续,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不同类型的记账凭证在填写上有哪些异同点?”、“如何确保记账凭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头脑风暴,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此外,教师提问:“在填写转账凭证时,如何确保借贷方向正确?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提出要看清账户性质,有的认为要仔细核对经济业务内容。”后续,教师根据反馈,发现学生在填写记账凭证时容易混淆借贷方向,于是重点讲解了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并展示了正确的填写示例。
(三)课后个性化辅导,拓展延伸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均能得到满足,在完成课堂探讨以及教师对知识重难点进行定向化讲解之后,学生可利用线上平台进行个性化学习,做到查漏补缺,教师可以整合优质的线上会计教育资源,如微课视频,带动学生进行拓展研学。学生可基于自己进度、兴趣爱好,选取合适的会计学习资源,进行深入探讨、深度研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仿真软件,结合在线会计实训平台进行自主操作练习,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践学习,从而增强实操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起线上学习社群,利用微信群、qq群提供实时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相关平台与老师进行交流,快速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依托短视频资料,利用学生零散化的时间开展碎片化教学,利用抖音、公众号等短视频平台,发布时长约一分钟左右的视频资料,讲授某一项会计技能,带动学生参与灵活学习,学生可以在闲暇时间,拿出手机进行简易化学习,通过积少成多,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例如。在完成了课堂探讨和教师定向化讲解后,学生们对“填写记账凭证”这一基础会计技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个性化发展,教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开展课后个性化辅导和拓展延伸活动。其中,教师整合了优质的线上会计教育资源,如微课视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深入探讨和深度研究。例如,教师整理了一系列关于记账凭证填写的微课视频,包括基础篇、进阶篇和实战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观看。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仿真软件和在线会计实训平台进行自主操作练习。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增强实操能力。其中,教师推荐了一款仿真会计软件,学生可以在软件中模拟填写记账凭证,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小李同学通过多次练习,逐渐掌握了填写技巧。除此之外,教师建立了一个QQ群,学生们在群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遇到的问题。有一次,小张同学遇到了填写转账凭证的难题,王老师在群里及时给予了指导和解答。后续,教师每周都会在抖音上发布一段关于会计技能的短视频,有一次他讲解了如何快速准确地填写记账凭证的摘要。学生们在闲暇时间观看视频,逐渐积累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最后,教师通过线上学习社群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课后个性化辅导和拓展延伸活动中的学习情况和收获。教师根据反馈意见,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课后个性化辅导和拓展延伸活动中,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还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实操能力。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中职会计教师在基础技能课程混合式教学环节,需完善现有的教学方案计划,构建一个合理的教学框架,带动学生参与灵活高效学习,提高其学习品质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兰西.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23.
[2]张金波.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旅游, 2018, 000(024):128.
[3]胡珊.混合教学模式下的"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实践[J].科教导刊, 2019(28):2.DOI:CNKI:SUN:KJDS.0.2019-10-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