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陆清明

湖北省云梦县黄香高中432500

摘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领域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的有效结合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语文作为一门核心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然而,目前很多高中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只注重应试题型的背诵和解题技巧,忽视了阅读的真正意义;还有的学生在写作时表达能力不够强,逻辑思维不够清晰,文章结构混乱。因此,如何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结合

正文



前言

为了培养他们在语文方面的素养,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首先,我们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互动式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其次,我们还应该注重写作教育。通过编写写作任务、指导写作技巧和反馈作文习作,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最后,我们需要重视评价与反馈。通过及时的评价和个性化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达到全面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目标。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将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优秀语文素养的高中生。

一、分析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必要性

从知识积累的角度来看,阅读教学是一座蕴藏着无尽宝藏的知识富矿。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阅读篇目,无论是古代的诗词曲赋,还是现代的文学佳作,都蕴含着丰富的词汇、多样的句式以及独特的语言表达技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仿若置身于语言的花园,不断采撷着词汇的花朵、领略着句式的美妙。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学生能接触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般雄浑壮阔的描写,体会到诗人用词的精准与意境的营造。当这些丰富的语言元素通过阅读源源不断地输入学生的知识储备库后,便为写作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够信手拈来那些在阅读中积累的优美词汇和精妙句式,让自己的文章更加文采斐然。

从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而言,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有着深远意义。阅读是一个思维碰撞与启迪的过程,不同的文学作品展现着作者各异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在阅读小说时,学生可以跟随作者复杂的叙事线索,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品味散文时,又能在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中,培养自己的感性思维。而写作则是思维的输出过程,是对学生思维整合与创新能力的考验。当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时,学生在阅读中所获得的思维锻炼成果能够在写作中得到体现。例如,学生在阅读了鲁迅的犀利杂文后,在自己的议论文写作中可能会借鉴鲁迅的批判思维,使文章更具深度和思想性[1]

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来讲,二者的结合更是至关重要。文学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素养,涵盖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文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以及文学审美能力等多个方面。阅读教学是学生走进文学殿堂的大门,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文学风格,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学风貌。而写作教学则是学生在文学殿堂中进行自我创作的实践。只有将阅读教学中的文学感悟与写作教学中的创作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比如,学生在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后,在写作中融入古典文学的韵味,不仅能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对古典文学的鉴赏和运用能力

二、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策略

(一)基于兴趣激发,奠定读写基础

阅读与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兴趣爱好作为切入点,打破传统的固定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读写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首先,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精心挑选和推荐适合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阅读素材,并根据已有的阅读目标,科学地选取教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学习。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具有逻辑、说理等特征的现代中、短篇小说或者人物传记等内容。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拓展,为习作的转化打下基础。比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同学们收集民间的中秋节风俗,让同学们在实际活动中,围绕赏月、吃月饼、探亲等方面撰写一篇关于中秋节主题的文章,这就是从生活的视角来挖掘写作的资源,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书写能力,促进两项能力的互相转化[2]

(二)注重摘抄积累,提升读写能力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注重摘抄积累对于提升读写能力至关重要。摘抄积累是指通过选择具有阅读价值的优秀文章或句子,并将其记录下来作为学习和参考的素材。注重摘抄积累可以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通过摘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章,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样化的文学作品和文化内涵,拓宽了他们的思维和视野。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不同文本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比如,在学完《荷塘月色》之后,同学们已经从这篇文章中摘录了大量的优美句子片段。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后进行短篇的读后感撰写,又或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觉和理解去鉴赏那些优美的句子,积极运用自己的写作技能进行实践,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书写的转换能力。

(三)强化写作实践,发展读写能力

在语文写作教学的初期,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采用模仿法,循序渐进地进行语言写作的训练。然而,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后,教师必须引导他们逐渐脱离“仿写”的模式,主动参与到自己的创造和写作中去。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写作可以通过扩展、改写、续写等多种形式来激活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使他们逐渐学会使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3]。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写作思维为中心,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欣赏这些材料,激活他们的创作思维。

比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再别康桥》进行分析、研究和欣赏,并借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们可以从中获取灵感,展开自己的思考和创作。学生可以尝试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写一篇关于“再别康桥”的续篇或改编。他们可以发挥想象力,描述主人公在别离后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甚至可以设想主人公的人生轨迹,探讨他的成长与选择。这样的创作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够加深他们对原诗情感和主题的理解。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创作诗歌、散文或小说等形式,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与《再别康桥》相结合。他们可以借鉴徐志摩的表达方式和意境,将自己的感受与荡气回肠的文字相融合,如此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情感表达和言语表达能力

四)精选文本,提高结合效率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合适的文本就像磁石一样,一方面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点燃他们思考与创造的火花[4]。如果文本过于简单,就像一场没有挑战性的游戏,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更无法促使他们深入思考。所以,精心挑选的文本应当处于难易程度恰到好处的区间,这个区间既能贴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又能巧妙地挑战他们思维的极限,促使他们突破自我。

《祝福》文章为例,《祝福》以“祥林嫂”这一人物为线索,详细地记叙了“祥林嫂的过去—现在—将来—原因”这一完整的故事脉络。学生在阅读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阅读过程之中,尽情地去感受鲁迅先生笔下那栩栩如生的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从《祝福》这篇文章里,学生在深入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的同时,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礼教那吃人的本质,体会到环境与人物命运之间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祝福》为蓝本,运用叙事的写作手法,对身边发生的某件事情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就像是为学生搭建了一座从阅读通往写作的桥梁,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写作氛围中完成日常的生活日记记录,从而迅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构建起完善的阅读体系,为他们日后写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阅读基础[5]

(五)善用读写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他们的学习方向,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语文的读写能力不仅仅包括词汇量和语法准确性,还应包括阅读理解、独立思考、写作表达等方面[6]。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从学生的整体发展来评判他们的读写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重点不仅仅是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完成作业或考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反思能力。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读写能力时,可以注重作文的写作过程,关注学生解题思路和思考方式的合理性,以及他们在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节奏都不尽相同,因此评价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量化和分析。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读写能力,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和反馈。

结语:

总结起来,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对于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7]。它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综合素质较高且具备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个体。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使其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刘红杰吕华.高中语文读写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天津教育, 2022(4):45-46.

[2] 任振荣."读写一体化"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2(10):2-5.

[3] 邹宗兵.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浅谈"读写一体化"模式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上旬, 2021(9):1.

[4] 刘俊.读写转化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1):3.

[5] 杨先林.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J].小作家选刊, 2023(12):0046-0049.

[6] 陈媛.高中语文读写教学的有效衔接[J].电脑爱好者(电子刊), 2023(7):905-906.DOI:10.12277/j.issn.1005-0043.2020.07.0453.

[7] 陈守旭.高中语文读写教学的有效衔接[J].亚太教育, 2023(9):92-9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