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数字插画设计中纹样视觉形象比较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张琼,徐茵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摘要

该研究主要针对纹样视觉图像在跨文化视角的数码插画设计中的比较。首先阐述了数字插画在跨文化语境中的重要性和图案视觉图像的显著差异,指出数字插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图案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态、色彩、构图上,而且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然后明确了研究的目的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数字插画中的图案视觉图像进行深入比较,探讨差异和共性,提供数字插画创作和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数字插画;纹样视觉形象;跨文化比较;融合创新

正文


一、引言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频繁。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数字插画在跨文化传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下,数码插画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而它所特有的可跨越语言与文化障碍的视觉影像,更成为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

1.1 研究背景

在跨文化语境中,数字插画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图案的视觉图像有着显著的区别。但在图案视觉图像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字插画却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图案的形式、色彩、构图上,更体现出价值观念、审美观念以及不同文化的生活形态。如东方文化中的图案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如代表吉祥和富贵的龙凤、牡丹等图案;而西方文化中的图案则更偏重于几何形状和抽象表现,现代艺术设计中经常使用圆形、三角形等图案。

这些不同之处,为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数字插画提供了丰厚的素材,也给数字插画的广阔空间。通过对数字插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图案视觉图像的比较研究,使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性得到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促进文化沟通与融合的目的。同时,也能为数字插图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新的灵感和思路,以利于数字插画创作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独有优势,数字插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生动的视觉形象来传达不同文化的价值、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字插画在纹样的视觉形象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些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的独特与多元,因此,数字插画的视觉形象在图案上的差异是显著的。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与共性,通过对跨文化视角的数字插画图案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比如东方的文化中的数码插图图案,往往是讲究线条的流畅与细腻、色彩的鲜艳与丰盈、意蕴的深邃与含蓄,而西方文化中的数字插画则更多地讲究形式之简练与抽象,色彩之对比与强烈,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这些差异既体现在图案的形式、色彩以及构图上,又体现着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生活方式,这些差异在纹样的形式、色彩构图中体现出来,在图案形态、色彩、构图、构画、构图的构图上体现出不同的文化。

同时,我们通过对比研究,对数字插画图案的融合创新途径也能起到一定的探索作用。在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作为跨文化艺术形式的数字插画,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也同样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开拓创新。通过对不同文化纹样元素的整合,为数字插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创新价值的数字插图作品。

二、跨文化视角下的数字插画纹样比较

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数字插画在视觉上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其纹饰的视觉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差异既表现在色彩运用与造型风格的不同上,又表现在独特魅力和东西方文化价值理念上的体现。

2.1 色彩运用的对比

运用色彩在东西方数字插画中差别很明显。西方绘画讲究色彩的鲜明、鲜亮和强烈对比,常用红、黄、蓝等饱和度较高的色彩,如:西方绘画在表现生命力和生命力的时候,往往用的是红、暖色调,而蓝色、绿色则通常用来表现一种镇定、理性的平和和静的色彩。这种用色的方式是从西方文化中衍生出来的,是从色彩的认知上衍生出来的,是象征意义的。

而东方绘画注重色彩素雅、淡雅,涂抹、点染的手法使色彩具有一定的透明感和层次感,注意间接表现和渐变。中国传统绘画以自然为师,在色彩运用上更强调与自然的融合,追求一种和谐之美。例如,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以黑白为主色调,通过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意境。此外,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色彩也常常具有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热情、喜庆和祥瑞;黑色则是代表威严和厚重等。

2.2 造型风格的对比

东西方数字插画在造型风格上也存在着独特之处。东方以线条造型为主,利用枝叶的形态、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顿挫、强弱刚柔、虚实疏密,勾画出简洁、飘逸、瘦硬、粗犷的不同造型,单体表现力很强,具有构图表现力和欣赏力。例如,中国传统的工笔画,以细腻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和形态,注重细节的表现和神韵的传达。而西方以几何造型为主,注重色块效果,构图有圆形、半圆形、等腰三角形、火炬形、月形、S 形等。注重群体表现力,有人称其为色块插花。西方数字插画作品常常运用几何形状来构建画面,强调形式的简洁和抽象,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这一形体格式的不同,背后文化因素十分深刻。“天人合一”,东方文化讲究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所以造型上更趋向于以自然为师,追求一种自然、流畅的美感,这是东方文化所强调的“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则比较讲究理科,讲究客观地认识事物、分析事物,所以在造型上比较倾向于几何形体、抽象的表达,追求的是一种简洁明了的美感,而西方文化在造型上更倾向于运用几何形体的表现,对事物的抽象的表述。

2.3 文化内涵的对比

作为承载文化内涵深邃的东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图案。如中国文化中象征皇权、尊贵威严的龙纹。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纹代表着力量,代表着智慧,代表着神秘。在古代,体现封建王朝统治权威的是,龙纹在皇家服饰、建筑装饰等各个领域都经常使用纹龙的龙纹是我国古代服饰中的一种。

凤鸟的纹路是幸福美好的寓意。凤鸟是古代传说中百鸟之王,其外形的华丽、体态的高雅等都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凤鸟纹在传统的工艺品中广为出现,如绣、陶等,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传达出来,凤鸟的纹路在传统工艺品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鱼纹中包含着“富贵有余”“年有余”的吉祥寓意,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鱼纹是富足富强的,也是富强富强的。民间美术作品中常出现的鱼纹,如年画、剪纸等,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牡丹纹代表着富贵,是欣喜的。作为中国国花,牡丹成为一种富贵的象征,其色彩绚烂,花朵硕大。在绘画、刺绣等艺术形式中频现的牡丹纹样,在追求美好生活中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此外,几何图案在中国传统图案中的文化内涵也很丰富。线形几何图案简洁明快、生动活泼、韵律明快,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有序、和谐的思想特征。与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联系在一起的组合式几何图案,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对宇宙、自然、人生的思索。

而植物图案往往在西方文化中有具体的寓意。比如象征和平的橄榄枝。橄榄枝源自代表和平与希望的古希腊神话。在西方艺术品中,表达向往和平、追求和平的往往是橄榄枝。在动物图案中,象征勇敢与坚强的是狮子图案。作为西方文化中的瑞兽,狮子被看作是一种象征着勇敢与坚强的动物。雄狮图案广泛出现于建筑装饰、徽章等西方领域,显示出西方文化崇尚勇武、威武的思想。

另外,西方的图案更多地集中在体现西方文化追求理性、追求科学的几何形状和抽象表达上。现代艺术设计往往采用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案,强调简洁抽象的形式,注重整体效果和画面的视觉冲击。而且西方纹样的文化背景多与古希腊罗马神话、基督教文化等有关,因此,西方纹样的文化背景与古希腊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神话人物和故事,往往成为雅典娜的猫头鹰、宙斯的雷电交加等西方图案的灵感源泉。西方图案中也频频出现基督教文化中的十字架、天使等元素,显示出西方文化对宗教信仰的重视。

三、数字插画纹样的跨文化融合案例

4.1 文化的视觉呈现

以《璀璨羊城》长卷作品为例,该作品由 8 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插画师远程合作完成,是数字时代插画创作跨区域合作的典型案例。在这幅作品中,插画师们巧妙地融合了不同文化的纹样元素,展现出独特的创新之处。

一方面,作品中融入了体现地域文化独特魅力的具有岭南特色的图案等中国传统图案。同时也运用了重新演绎传统图案的现代数码插画表现手法,使之与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更加契合。比如传统图案的色彩,通过数字化处理,显得更加鲜艳,线条也更加流畅细腻。另一方面,作品也吸取了西方插画的一些元素,比如注重画面的整体布局和视觉冲击,在构图上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同时,在色彩搭配上,也尝试了一些让作品更具国际范儿的西方流行色彩搭配。

4.2 对文化交流的推动

此类跨文化数字插画作品在促进文化沟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一,它架起了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作品以不同文化的纹样元素为载体,将多元文化的魅力展现在观众面前,使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特点有更多的认识和体味。比如西方观众,通过对长卷作品《璀璨羊城》作品的鉴赏,了解岭南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这种跨文化的一体化作品也使文化创新得到更多的启发。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为插画家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与思路,促使他们创造出更多具有创新特性的作品,并由此产生独具一格的创作特色。比如插画师在将中国传统纹样与西方现代艺术元素融合后,为数字插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就有可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图案形式。

4.3 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数字插画纹样的跨文化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一方面,先进的绘图软件和工具可以让设计师更加轻松地绘制和处理各种纹样。例如,利用 Adobe Illustrator 等软件的强大功能,设计师可以对不同文化的纹样进行精确的绘制和编辑,实现纹样的无缝融合。同时,数字技术还可以实现纹样的动态展示和交互设计,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而跨文化融合,同样能给跨文化整合出一条新思路、一条途径。分析学习大量的不同文化中的数字插画作品的人工智能,就可以产生一种带有跨文化特征的图形化设计图案方案。比如中国传统的牡丹纹与西方几何图案融合在一起,通过人工合成人工智能算法创造出一种新图案形式。而且不同的文化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的也可以由数字化的手法得到促进。设计者可以通过Internet以及SocialMediaPlatform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插画师进行沟通与协作,共同探索数字插画图形之间的文化交融。如:举办网上插画大比武及陈列,以各国不同地区设计师的身份介入,促使文脉相融,相互促进,彼此促进。

总之,数字插画纹样的跨文化融合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通过提升设计师的文化素养和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文化价值的数字插画作品,推动数字插画艺术的不断发展。

五、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总结

本研究通过对数字插画设计中纹样视觉图像的跨文化视角对比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首先,在视觉表现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码插画有着明显的区别。在用色上,西方讲究明亮、对比强烈,而东方则更加强调素雅、淡雅和象征意义的色彩。在造型风格上,东方以注重单体表现力的线条造型和浑然天成的美感为主要特征;西方以注重群体表现力、简洁明快的美感的几何造型为主要特征。

其次,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数字插画图案的文化内涵也各具特色。龙纹象征皇权尊贵、凤鸟纹寓意幸福美好、鱼纹代表富贵有余等东方文化中的图案寓意丰富。西方文化中的图案更注重几何形状和抽象表达,植物图案和动物图案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文化背景多与古希腊罗马神话、基督教文化等有关,因此,西方文化中的图案更注重几何形状和抽象表达。

此外,透过跨文化融合的数位插画图样案例分析,看到跨文化融合所带来的创新,以及对文化沟通所产生的正面促进效应。在展现地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成功的跨文化作品也吸纳了其他文化元素,将多元文化体验带给观众。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间的合作也被跨文化融合激发出更多文化创新的动力。而设计师的文化素养提升,则是跨文化融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计师需要有广泛的文化知识,有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和敏锐性,同时还要有创新能力,还要有艺术表现力。数字技术也为跨文化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先进的绘图软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等都为创新融合的纹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些都是新的图样和图样,

总之,图案视觉形象在跨文化视角下的数字插画设计上的对比研究,为我们在不同的文化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创作发展中为数字插图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也给出了一个新的途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以对数字插画的图案进行跨文化整合的进一步探索,为促进数字插画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创造更多具有创新性、文化价值作。

5.2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在跨文化研究的数字插画图案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有不少方向值得挖掘。

首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融合也会变得愈演愈烈。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形式,数字插画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将更加显著。今后的研究可以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图案融合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的探讨,从而在融合战略上寻找更创新的、更有效的途径。比如,挖掘潜在的融合点和创新方向,可以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图案进行大数据分析。同时,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自动生成具有跨文化特色的数码插画图案。

其次,新的数字插画表现形式、技术手段将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出现。这些新技术对数字插画图案的影响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重视,并试图利用这些新技术来创造出更丰富、更独特的纹样视觉效果。比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能够给数字插图带来更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受众对不同文化纹样的魅力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同时,3D打印技术还可以为扩大数字插画应用领域提供数字插画的实体化展示的新方法。

此外,今后的研究还可以在文化价值、社会意义等方面加强对数字插画图案的研究。数字插图图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今后的研究可以对数字插画图案在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社会教育等方面的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为数字插画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提供更深入的思考,对数字插画艺术的发展,例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可以通过数字插画图案的创作和传播。同时,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也可以运用数字插画图案的教育功能。

总之,数字插画纹样跨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推动数字插画艺术在跨文化交流和融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董文宇.数字游戏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探析[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04).

[2] 江萍萍.跨文化视域下刺绣工艺在服饰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丝网印刷》, 2022(01).

[3] 吴明宣.跨文化视角下的海报设计图像研究[D].吉林大学.2023.

[4] 马红.临夏砖雕纹饰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23.

 

基金项目:202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美育融合人工智能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4SJYB0949

基金项目:2024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B-b/2024/01/168)


作者简介:张琼(1992-),女,博士研究生,讲师,设计学;徐茵(1976-),女,硕士研究生,教授,设计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