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浩

山东省五莲县第二中学 山东日照 262300

摘要

大单元是一种基于整体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中,能够使得教学过程更具整体性与连贯性,让学生可以高效、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并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鉴于此,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及实践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正致力于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为了更加有效地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在此背景下,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广大教育人员的关注与青睐。大单元教学强调以大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够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并积极加强实践探索,以推动数学教学的革新与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优势

(一)教学更具整体性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将数学知识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按章节划分知识点的局限。例如,在函数这一大单元的教学中,不再孤立地教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具体函数,而是将它们放在一个整体框架下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以及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学习,让学生明白这些不同类型的函数虽然形式各异,但都具有函数的本质特征1】。通过这种整体性的教学,便能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完整的函数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更具连贯性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大单元教学能够将这些关联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以“图形与几何”为例,从简单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到复杂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圆柱体等,教师就可以按照知识的发展脉络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这些图形的性质、判定定理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等进行有序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础知识,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将平面图形的知识拓展到立体图形中,让学生体会到从二维到三维的思维转变和知识延伸。这种连贯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巩固已学知识,同时顺利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减少知识的脱节和遗忘,提高学习效果。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

在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确立明确的教学主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大单元教学主题能够统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制定与安排。具体而言,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大单元教学主题:首先,教师需要深入探究初中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编排,挖掘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2】。同时,教师还得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标准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例如,在初中数学中,“方程与不等式”是一个核心的教学内容板块。教师需要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发现方程与不等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都是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的关键工具。因此,可以将“方程与不等式”作为一个大单元的教学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教学设计。此外,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主题。例如,在学习“函数”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水电费的计算、购物中的折扣问题等,然后将这些实际问题抽象成函数模型,确定以“生活中的函数”为大单元教学主题,让学生感受到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

在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后,教师就需要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构建起清晰的知识框架。以“图形的相似”大单元为例,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全等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相似图形的概念。接着,将相似图形的性质、判定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和相似多边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明白相似图形是全等图形的拓展和延伸,它们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点。通过构建这样的知识框架,能够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图形相似的知识体系,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数学学习水平3】。此外,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还得要主动打破章节界限,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例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有理数、整式、分式、方程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与代数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

为了更好地契合大单元教学的特点,教师还需要主动创新课堂教学活动。而

大单元教学活动必须要是多样化的,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因此,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探究、小组合作、实验操作、数学建模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总结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池塘的宽度、确定建筑物的高度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实验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剪纸、拼图等方式,直观地感受三角形全等的性质。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大单元教学评价指标

教学评价是大单元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具有反馈、诊断与调整等重要功能。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评价中,教师需要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4】。例如,在评价学生对“函数”大单元的学习效果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以下评价指标:函数概念的理解、函数图像的绘制和分析、函数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等。然后再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水平,为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理念与新课标教材的编排特色相得益彰,同时也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及学习特点紧密契合。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活动的实施,能使初中数学教学更具整体性、连贯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并通过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与优化教学评价指标等策略,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至炫.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18):99-101.

[2]梁明波.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探析[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16):110-112.

[3]李陈娟.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4,(Z2):42-44.

[4]周云英.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研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07):37-3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