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阅读教学,打造精彩语文课堂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杨爱平

万年县裴梅中心小学 邮编:335500

摘要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高质量的阅读实践操作,打造精彩语文课堂。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情感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同步提升,帮助学生获得更为深层的感悟与思考,让学生能够奠定更为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使得他们能够在多种阅读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创新,达成他们较高质量的阅读实践操作。文章基于此点,对打造精彩语文阅读课堂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与分析,目的是要让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更为高效。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正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也将“阅读与欣赏”作为了重要教学环节,依据具体的课程标准及学段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要求。使得整个教学能够以文本为核心,引领学生展开更为深入且多元的思考与实践操作,深耕阅读课堂,打造精彩语文课堂,驱动学生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丰富朗读形式,驱动学生感悟文本精彩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四项基本内容,其中“读”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深层情感、发现并领悟写作手法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多元化朗读。通过朗读的方式,引领学生展开语文学习及实践操作,感悟文本的精彩与奥秘之处,以此提升他们的阅读实效。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教学《夏日绝句》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领悟文本的情感,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展开多元化的朗读。先要让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词的节奏和停顿。在学生完成了自由朗读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展示自身的朗读内容,对一些读得流畅、字正腔圆、读出了节奏和美感的学生予以表扬和夸赞。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这首诗中有没有哪一个人物跃眼帘?”学生结合自身阅读的情况,自然而然地会回答“项羽”。随后教师可以针对于项羽展开拓展,为学生播放《霸王别姬》的片段,随后给学生展示项羽写的《垓下歌》,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背景认知基础朗读这一诗作。在此基础上,继续给学生展示《题乌江亭》、《叠题乌江亭》等等诗作。让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诗作自由朗读。然后通过个体朗读、集体诵读、情景诵读等等方式去实现对这些诗作内容的朗读,尽可能将文本中的情感寓于朗读之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成为朗读的主人,还能够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自身的感悟,达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解读,打造精彩的语文课堂。

二、品读关键语句,引领学生体会语言精妙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深层地领悟关键语句的美。借助这些关键性的语句,让学生进行深度品读,结合精彩之处,展开阅读与鉴赏,用心感悟这些语句表达的精妙之处。以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精妙,展开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思考,由此学生也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阅读。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文教材中,教师在教学《猫》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就应该聚焦整篇文章中的关键语段让学生展开阅读,体会其中语言的精妙之处。比如,整篇文章中第二自然段是比较经典的,其中有一些关键性的语句有利于探究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比如,第二自然段中,老舍先生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古怪”这一词语,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一边阅读,一边圈画出猫性格古怪的词语。在学生回答了这些关键词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出示一些经典语句的对比。比如:“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 说他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阅读的基础完成对这两句话的对比阅读。学生读着读着就会发现老舍先生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猫的喜爱之情。所以老师在第二自然段中写猫的古怪,其实就是写猫的可爱。这种“明贬暗褒”的写法展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第二自然段写作特点的分析,尝试展开“小练笔”实践活动。依旧是让学生选择某一个物体,通过明贬暗褒的方式展现自身的情感。这样一来,学生的整个阅读学习活动将更为高效、更为多元,有利于推动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三、注重拓展延伸,升华阅读教学质量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在建构高效阅读课堂的时候,应该注重拓展与延伸,要能够引领学生结合自身在课内阅读领悟到的点,拓展课外阅读的深度与广度,深化阅读教学的质量效果。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结合具体的课文展开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使得他们能够从内容、文体、作者等多个方面着手解读,拓展他们的阅读视角。这样一来,教师便达成了第二阅读课堂的建构,催生了学生的高质量发展。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教学完《牛郎织女》这篇课文之后,就可以让学生组建成课后研究小组,让他们将《牛郎织女》的两篇课文结合在一起,编成剧本,完成情景剧的表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权,鼓励学生将自身的联想与思考积极地展现,以表演的方式体会自身对人物的思考。以这种方式,便能够拓展学生的课后实践活动,会让他们在剧本的创编及表演中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获得对文本内容及情节的创造性认知与理解,这样便也提升了他们的阅读实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收集民间神话故事,开展一场“民间神话故事分享会”。依旧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现有的基础进行拓展和延伸,完成对民间神话故事的多元化解读。随后学生也能够在这种故事的分享与交流中展现自身的阅读思考能力,从而升华阅读学习的效果与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应该深耕阅读教学,打造精彩的语文课堂。所以教师就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朗读教学、语言交流、拓展延伸等多个不同的角度着手,组织学生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度感悟和体会。让学生在阅读实践操作中享受到阅读活动的精彩,感悟语文学科的无限魅力,由此便也达成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松霞.“双减背景下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路径探析[J].甘肃教育研究,2023(05):68-70.

[2]黄晓艳.助力双减,扎实做好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加法”[J].小学教学研究,2023(14):79-8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