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理解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菊英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裴梅镇中心小学 335500

摘要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识字教学要从原来的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要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语文识字活动,提升他们的识字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立足于深度学习的视角,根据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具体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感悟与体会,加深学生对汉字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认知,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实现对识字内容的有效建构。文章基于此点,对指向深度理解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

深度学习;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正文

识字素养是小学语文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一定的基础性特征,能够为学生后续更高学段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创新识字教学的策略与路径,要能够让学生从以知识本位走向以素养本位为主的学习,让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审美与文化、思维与运用融合共生,真正意义上地促进学生对语言内容的深度理解,提升他们的识字素养与能力,带动引领他们达成深度发展。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实现识字教学时,应该注重识字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以情景为引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识字活动。所以教师就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多方联动,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较为多元的识字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爱上识字,增强识字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了几个识字单元的知识内容后,就可以为学生设计游戏闯关活动。以这种富有趣味化的游戏情景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游戏闯关”的方式完成识字活动。具体游戏活动如下:

第一关——“眼疾手快”:教师将几个单元的生字组成词语放在多媒体课件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多媒体课件中的词语分类组合,完成认读,看谁分类出来的词语更多,达到三组后便可以顺利进入下一关。

第二关——“步步为营”:教师将学生学过的词语制作成“跳房子”游戏的格子,贴在地面上,让学生一边跳格子,一边读词语,顺利完成跳格子的学生进入下一关。

第三关——“火眼金睛”:教师出示一组组易错词语,让学生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说出正确的汉字,顺利找出三组的学生进入下一关。

第四关——“滔滔不绝”:教师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一些句子,读得正确流利的学生可以进入下一关。

第五关——“终极PK”:依旧以小组为单位,派出应战的组员,顺利流畅地读完整首儿歌,并且时间最短的人获胜。

如上,教师通过这种创设游戏情景的方式,便能够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与积极性,提升的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与素养。由此也带动引领学生达成了高质量的识字。

二、创新实践活动,涵养识字审美

小学低年级学段的语文教师在实施识字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参与,要能够考虑到新课标的要求,尽可能创新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涵养学生的识字审美素养。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能够领悟造字的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发现汉字的魅力,感受汉字文化的内涵,以此提升他们的识字素养。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教学《日月水火》时,就可以给学生设计画字与拼字的实践活动。结合本课需要,学生需要学习日、月、水、火、山、石、田、禾等八个形象字。让学生模仿画这些字代表的事物或者甲骨文字,丰富并完善学生的绘画活动,帮助他们深刻地领悟这些汉字的意义和内涵,让学生能够从中领悟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再比如,教师在教学《对韵歌》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诵读活动的方式感受汉字的音韵美。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通过对韵的方式完成实践操作。比如,学生一说“我说云”,学生二就可以对接“我对雨”,让学生在这种充满趣味性的对韵活动中感受汉字的音韵美。再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列举“雨”、“鸟”、“云”、“风”、“虫”的的词语,完成组词,随后继续展开对韵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做出与词语相对应的动作,以此来体会汉字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感受汉字音韵美的同时体会汉字代表的具体意义,进一步领悟汉字的内涵和要义。

三、融通生活运用,发展语言经验

小学低年级学段的语文教师在实施识字教学时,要想让学生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就应该融通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完成对汉字的生活化运用,发展学生的语言经验。使得学生能够形成综合运用汉字的能力与素养,让他们在低年级学段的识字活动中,通过口头和书面运用巩固汉字的音、形、意,建构起针对于汉字的生活情景认知,积累更为丰富的语言经验。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教学《春夏秋冬》时,其中就涉及到了学生对与春夏秋冬相关生字及雨字头、双耳旁等两个偏旁汉字的学习与认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实现生活化教学,要能够结合具体的汉字内容,给学生出示相应的图片。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春风、下雨、秋霜、冬雪的不同图片,帮助学生借助这种图片,串联自身的现实生活回忆,然后将生活现象与汉字对应在一起,激活学生的认知。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读“秋霜降”时,就可以给学生出示打秋霜的图片,给学生解释道:到了深秋,天气越来越凉了,秋霜就降落下来了。学生结合具体的图片或者视频,能够发现将“降”和“落”的意思是相近的,就可以组词“降落”。以此为基础,学生便能够将“降落”这一生字词与现实生活中“降落树叶”、“降落秋霜”的现象连接在一起,激活学生对这些汉字的生活化实践与认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够理解汉字的内涵和要义,能够从字源、字理出发认知汉字,随后再链接自身的现实生活,巩固识字,完成组词造句,深化理解,走向运用,体现识字的效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学段的语文识字教学应该注重创新与优化。教师要能够指向学生的深度理解,丰富并创新识字教学的路径,要能够让学生参与更高质量的识字学习活动,激活他们的感知觉思维,让学生能够在高质量的实践活动中达成对汉字的深度理解,为他们今后更高学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倩英.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22.DOI:10.27684/d.cnki.gxndx.2022.003442.

[2]李玉凤.利用情境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质效[J].现代教学,2020(S2):25-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