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视野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战媛

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摘要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元素。德育,作为塑造学生品德与价值观的基石,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未来栋梁;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关注于学生心灵的滋养与成长,旨在为他们提供坚实的心理支撑。在德育的广阔视野下,协同构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践行。这一协同构建的过程,将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的同步提升,为他们绘制出一幅健康、和谐、美好的成长蓝图。


关键词

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协同

正文


引言:小学阶段是人格形成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此阶段尤为重要。德育,筑就学生道德之基,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则关注学生内心世界,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在德育的视野下,协同构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将两者紧密结合,形成教育合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获得心理支持,更能在心理健康的滋养下深化道德理解。此协同构建,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也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实践。

一、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的必要性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协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且必要。德育,作为塑造学生道德品质与价值观念的核心环节,其目标在于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的未来公民。而心理健康教育,则聚焦于学生内心世界的呵护与成长,旨在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情绪管理能力、良好的自我认知以及积极应对挑战的心态。两者虽各有侧重,却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学生面临的不仅是道德选择的考验,更有来自学业、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若仅强调德育而忽视心理健康,可能导致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因心理困扰而力不从心;反之,若仅关注心理健康而忽视德育,则可能让学生在追求内心平和的同时,忽视了社会责任与道德担当。因此,在德育视野下协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它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传授道德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习道德的同时,学会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如何在道德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坚韧与平衡。这种协同构建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为他们在未来社会中更好地发挥道德引领作用、积极应对生活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二、基于德育视野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策略

(一)课程内容整合

1.德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德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主渠道,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多个方面。而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融入,为德育课程增添了新的活力与深度。

道德情感,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心理健康紧密相连。在德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讨道德情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帮助他们认识到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对于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爱国主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爱国情感如何激发个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1]。同时,教师也可以分享一些真实的故事或案例,让学生感受到道德情感的力量,并学会如何培养和维护自己的积极情感。

此外,价值观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也是课程内容整合的重要方面。价值观是个体对事物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行为选择和心理健康状态。在德育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讨不同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学会在价值冲突中做出明智的选择。例如,在讲解诚信价值观时,教师可以强调诚信对于个人信誉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原则。

2.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

除了在德育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外,开发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这些课程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体验环节。

在课程内容上,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围绕情绪管理、压力应对、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展开。通过教授学生情绪识别与调节的方法、压力应对的策略、自我认知的技巧以及人际交往的原则等,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提升自我调适能力。同时,为了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可以结合德育主题进行设计。例如,在教授情绪管理时,可以结合“感恩教育”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感恩的心态来调节负面情绪;在讲述压力应对时,可以结合“挫折教育”主题,让学生理解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并学会从挫折中汲取力量。

(二)教育模式创新

1.体验式与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这种单一的模式往往难以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难以激发他们真正的情感共鸣和行为改变。因此,采用体验式、参与式等新型教学方法成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体验式教学方法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这可以表现为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反应,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应对策略[2]。例如,在教授情绪管理时,可以设计一个情绪识别与调节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心理变化,并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调节。

参与式教学方法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互动问答、团队合作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共同探索心理健康的奥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支持,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2.信息技术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可能。

在线心理测评是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应用。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学生可以在线上完成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了解自己在情绪、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这种测评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还能为教育者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心理咨询服务则是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另一项重要应用。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支持。这种咨询方式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私密和安全的倾诉空间,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释放内心的压力和困扰[3]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手段。例如,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心理健康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反应和应对策略。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多元探索与实践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心理剧表演

心理剧表演是一种集戏剧、心理辅导于一体的创新活动形式。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将生活中的心理冲突、情感困惑搬上舞台,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表演中释放情绪、宣泄压力,还能让他们在观看和讨论中学会共情、理解和解决问题。心理剧表演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探索内心的平台,让心理健康教育在欢笑与泪水中深入人心。

2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健康讲座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邀请心理学专家或资深教师,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如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关系等,开展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互动。讲座中,学生们可以聆听专家的见解,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习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这些讲座如同一座座心灵的灯塔,为学生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照亮方向,引领他们走向更加健康、阳光的人生。

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1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行动、文化探访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将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团队协作、沟通协调等能力[4]。同时,社会实践还能让学生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责任,激发他们的同理心和感恩之心,从而培养出更加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2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一种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高尚行为,也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关爱老人、帮助残障人士、支教助学等。在志愿服务中,学生们将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爱心和温暖,感受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这种正向的情感体验将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幸福感,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志愿服务还能让学生们学会感恩和回馈社会,培养出更加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结束语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在小学教育阶段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它不仅促进了学生道德认知与心理成长的和谐统一,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这一协同模式能够持续深化,在德育的引领下,愿每一位小学生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坚定的信念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高国娇.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1(30):107-108.

[2]龚玲玲.论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家长,20218):34-35.

[3]张子刚.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J].教书育人(中旬刊),2022(9):32-34.

[4] 刘拉新.浅析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科学咨询,201942):2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