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户外体育游戏;师幼互动;策略
正文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开展游戏的重要活动形式,也是健康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高幼儿运动能力,同时,促进幼儿的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发展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通过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积极、乐观、合作的游戏态度和坚强、勇敢、不怕挫折的坚毅品质。”进而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但是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会有许多因素影响幼儿的户外体育游戏质量。如:在户外体育游戏中,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指导方式,教师对体育游戏价值认识片面等问题。
在2022年颁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中将“师幼互动”作为了一项重要的关键指标,提出师幼互动质量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脉。而师幼互动是渗透在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良好的师幼互动能有效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质量,进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在小班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策略运用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缺乏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指出“幼儿教师要掌握幼儿园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特点。”无论是游戏活动还是教学活动,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开展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专业知识的支撑,任何活动都是没有理论依据的,光凭经验教学是不科学、不可靠的。
2.教师承受着“安全压力”
当前,大多数家长将幼儿的身体安全放在第一位,超过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位置。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幼儿园事故中,家长在面对幼儿受伤时总是把责任归到幼儿教师的头上。父母爱孩子是人之常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有的家长很多时候把幼儿看的太过弱小,开始过分的保护,教师的安全压力随之越来越大。
3.教师对体育游戏价值认识片面
《指南》中指出:“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是只重视知识 和技能方面的发展,却忽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开展体育游戏不仅要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和动作技能的获得,还要促进幼儿心理及社会性方面的发展, 为此教师应对幼儿给予全面指导,帮助幼儿在各个方面都得到良好地发展。
二、改进小班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策略运用的对策
(一)为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中实施高质量师幼互动提供外部支撑
1.“聚焦”师幼关系,“助推”户外体育游戏质量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在“师幼互动”指标中写到:“教师应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幼儿互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也提出:“成人对幼儿的合理需求给予及时、有效的回应。避免因成人的不当做法给幼儿带来负面情绪。”
本研究结合政策中提出的要点与户外体育游戏充分结合,开展教师培训,帮助教师全新认识师幼互动理念。同时通过学习户外体育游戏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有关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阅读,帮助教师学会识别与分析户外体育游戏中的有效师幼互动策略。
在小班组建交流小组,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为一线教师搭建学习通道,教师们定期开展分享会,发表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让其他教师分享想法和建议,使教师们在小组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师徒结对帮扶,教研引领提升的方式,为年轻教师提供专业成长支持,吸取有经验教师在户外体育游戏师幼互动方面的成功经验。
2.树立正确指导观念
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都有其发展特点,无论是身体发展还是心理发展,所以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发展情况实施正确的指导方式。小班幼儿在动作方面的特点是,身体不够协调、灵敏,基本活动能力较差,思维活动带有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教师或游戏 角色,幼儿的胜负欲不强,主要目的是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所以对小班游戏的安排要简单,且动作量要少。
(二)为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中实施高质量师幼互动提供实操策略
1.创设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
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时,要尽量创设一种轻松、自由、快乐的游戏环境,使幼儿不由自主的、自然的融入到游戏中去,并且在教师的带动和感染下,感受到自己备受关爱和尊重。在体育游戏中,教师要树立“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同时把每位幼儿当成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个体去培养。
在游戏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让幼儿自然的受到游戏的吸引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来,而不是被动的受教师的指令和引导,所以在设计游戏时,要创设一些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幼儿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认知发展。
2.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材料
根据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原理,投放既要符合幼儿发展的现有水平,又能促进幼儿长远发展的游戏材料。教师要科学、合理地投放游戏材料,投放的游戏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知识经验及认知水平,深入挖掘游戏材料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隐性教育价值,利用游戏材料促进幼儿发展,以此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求异表现离不开物质材料,老师就要拓展思路,在选择和使用材料上加以开放,支持与提高幼儿求异创造表现的能力。
3.采用轮换式的组织形式,营造师幼互动的和谐氛围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较弱,肌肉骨骼发育不健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是以个体活动为主,各玩各的,时常随着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中不安全因素又比较多,根据这些实际情况,采用了班级轮换式的组织形式,旨在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通过师幼互动的和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一是幼儿自由选择,老师随机指导。幼儿只有在自己做主的活动圈子里,在没有来自成人压力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二是全班幼儿分组活动,老师分组观察指导。由于有些区域场地的划分的客观因素,两个区域范围较广,给老师的观察指导带来了诸多不便。要发展儿童就要了解儿童,而观察是了解儿童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教师开展活动的前提。三是老师固定自己指导的场地,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场地。在幼儿的自主活动中,教师处于辅助地位,教师应对幼儿的自主活动给予鼓励,帮助和推进。
4.营造鼓励和赞赏的游戏氛围
教师在游戏中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并且提供正确的示范讲解,帮助幼儿带着兴趣进行游戏的同时学习到新的经验。在游戏过程中,经常性的语言鼓励和表扬可以使幼儿更有信心,同时微笑、点头等非语言的行为也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鼓励也是游戏过程中教师常用的语言指导,教师通过表扬式和夸赞式的正能量语言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肯定,以此来强化幼儿的行为,使幼儿更加肯定自己,调动幼儿积极性。小班幼儿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较差,动作不够平稳和协调等身体特点,所以作为教师要有耐心,多一些鼓励性和表扬性的话语,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给予幼儿多一些鼓励与肯定,培养幼儿勇敢的品质,增强自信心,在游戏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使幼儿在一次次尝试中突破自己,慢慢成长。
三、结语
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活动,在活动前及活动中运用适宜的师幼互动策略,能够充分而有效的挖掘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潜在的教育价值,尤其对于小班幼儿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创设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提供安全丰富的材料,在活动中对幼儿鼓励、赞赏、引导,是帮助幼儿积极有效参与活动,保证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质量的前提,教师持之以恒的实践高质量的师幼互动策略,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13
【2】 梁娟.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指导的观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