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落实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石春发

阳朔县金宝乡初级中学 邮编:541902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深度学习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科学思维提升、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如何有效落实初中物理的核心素养,首先分析深度学习理念的内涵,随后探讨深度学习理念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为广大物理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深度学习理念;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落实

正文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題+《走向核心素养——县域内开展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2023ZJY760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师的关注重点。深度学习作为全新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深入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而非简单的记忆。在深入学习理念下落实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旨在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将分析深度学习理念下落实初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深度学习理念的内涵

1.1概念起源与发展

深度学习理念最早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后来被引入教育领域。在国内,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相对较晚,但伴随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而逐渐展开。许多教育家的观点,包括杜威的“做中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都蕴含深度学习理念。

1.2主要理论观点

深度理解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认为深入理解是深度学习的关键所在学生需要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一般迁移说既强调知识的深度理解,又强调在问题解决中的知识运用。深度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全新知识,还要转变自己的认知结构思维模式,灵活运用新知识。

1.3主要特征

深层动机深度学习源于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是一种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开展的学习方式

切身体验深度学习发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做”从实践中学习,即实际操作、亲身体验。

高阶思维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层次的思维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问题解决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4教育理念与目标

深度学习理念指出:学习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理解,更是知识的灵活运用和价值体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此外,深度学习要求学校和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知识教学,促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

二、深度学习理念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2.1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

深度学习引导学生突破简单的知识理解,深入学习知识的内涵以及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绘制知识思维导图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不同问题解决过程中。这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理念

2.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形成自己的学习观点和判断。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不仅是科学思维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帮助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做出最正确的解决。同时,深度学习还强调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反思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能力也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2.3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深度学习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的想法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或解决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更好地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更能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发展进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2.4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终身学习已成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度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5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度学习理念不仅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还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深度学习还会通过创设真实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关注生活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落实策略

3.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开展实验

深入学习理念倡导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开展物理学习,切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认知能力。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开展实验,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物理知识的机会,促使学生讨论交流物理知识并解决物理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素养。

以沪科粤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为例,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全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探究能力等,将学生分为均匀的实验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中探究本课知识,开展本课实验。分组结束后,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课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本课内容,并结合本课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并解决问题。比如,问题1u=f时,凸透镜还能成像吗?问题2: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像距v是否与物距 u、凸透镜的焦距 f 有关系?问题3物距u多大时成放大的实像?多大时成缩小的实像?问题布置完毕后,教师便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本课相关教学资源,包括微课、PPT课件、实验讲解视频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开展自学,掌握实验流程以及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明白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其次,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识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与分享,将自己的学习看法分享给其他学生,在讨论学习看法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本课物理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方法汇总出来,为接下来的小组动手实验提供有力支持。最后,教师便可鼓励学生小组动手实验,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学生动手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一小组学生的实验情况,及时指点帮助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各小组反思实验,回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重难点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素养,促使学生深度学习。

3.2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想要促进深入理解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口述教学法,采用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及兴趣的教学方法。相比于其他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能够将物理知识以趣味性方式呈现给学生,方便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贯彻落实深度学习理念。因此,教师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以沪科粤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教学为例,本课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现象,并借此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比如,教师为学生展示“湿衣服晾晒慢慢变干、水烧开后冒出水蒸气、棒冰冒白气”等生活案例,并借此提问学生:“同学们,这些现象都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这些现象,能否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产生浓厚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可以搜索本课相关教学资源,包括PPT课件、名师讲解视频、汽化和液化相关生活案例等等,并将搜寻到的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自学“汽化和液化”相关物理知识,掌握生活中属于汽化以及液化的现象,能够用本课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物质在液态与气态之间变化的特点,理解汽化与液化的各种方式与变化特点。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自主探究本课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实际现象,更深入地理解“汽化和液化”相关物理知识。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探究任务,鼓励学生探究出生活中其他汽化与液化的方式,并用本课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其变化特点,加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理解的同时助力学生发展进步。最后,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分享自己探究成果的机会,一一点评学生的探究情况。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挥深度学习理念真正价值。

3.3借助物理实验开展教学

实验作为初中物理学习的关键所在,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应重视借助物理实验开展教学。通过物理实验,不仅能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进步。

以沪科粤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教学为例,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实验。具体而言,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示因人为操作失误或疏忽等原因导致实验失败或出现实验事故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讨论严格按照实验步骤一步步开展实验以及认真实验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开展实验时更加重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指引学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实验思路,比如,实事求是记录并分析物理现象、按照实验规范开展实验等,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其次,在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海波熔化的特点”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示实验流程视频以及实验重难点,包括“从35 ℃开始,每隔1 min读一次温度,海波全部熔化后再观察3 min。”等,让学生明白本次实验的关键所在,更好地完成实验。不仅如此,在全体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引导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验数据,说出自己的实验理解。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最后,教师可以给予全体学生讨论分享实验现象以及实验数据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深化实验。而且,教师还可以指出实验积极主动的学生,引导其余学生向其学习,感受到优秀学生身上的优良品质,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通过借助物理实验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3.4创设生活实际情境

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深度学习理念倡导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物理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物理知识创设生活实际情境,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素养。

以沪科粤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探究滑动摩擦力”教学为例,首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滑动摩擦力知识,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摩擦,为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奠定基础。在帮助学生理解滑动摩擦力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传送带传送行李、运动员在冰面滑行”等生活现象,深化学生知识理解。当学生大致掌握本课物理知识后,教师便可为学生布置生活探究任务。任务内容如下:学生需要举出生活中的滑动摩擦力现象,并结合生活现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通过实践掌握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任务内容布置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帮助学生,鼓励学生首先制订完成的测量计划,随后结合测量计划开展生活实践,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一切准备就绪后,教师便可鼓励学生开展生活实践。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有的学生选择木块与桌面进行实验,有的学生则选择沙发与地板开展实验,充分利用本课所学物理知识完成生活探究任务。不仅如此,学生还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并验证。如此一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开展实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借助物理实验开展教学、创设生活实际情境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未来,应继续深化对深度学习理念的研究,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富菊.初中物理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探微[J].河北教育(教学版),2024,62(04):53.

[2]陈雪梅.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落实[J].广西物理,2023,44(04):106-108.

[3]徐婷.深度学习理念下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落实[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05):95-99.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3.05.013.

[4]顾萍.立足思维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浮力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11):108-110.

[5]杨霞.学思课堂落实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22.DOI:10.27684/d.cnki.gxndx.2022.003811.

[6]马培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读写算,2022,(24):66-6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