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油田基层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路童

西安石油大学710065

摘要

基层员工作为油田企业的中坚力量,其薪酬满意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以XX油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重点了解和分析了基层员工对薪酬水平、结构、公平性和激励性等方面的主观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XX油田基层员工薪酬满意度总体偏低,主要表现为薪酬水平偏低、薪酬结构不合理、薪酬内外部公平性缺失、薪酬激励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提高薪酬水平、优化薪酬结构、增强薪酬公平性、提升薪酬激励性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为提高基层员工薪酬满意度,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推动油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油田企业;基层员工;薪酬满意度;薪酬管理;激励机制

正文


引言: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放管服”步伐不断加快,油田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成为油田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薪酬作为连接企业与员工的纽带,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基层员工作为油田企业一线生产经营的主力军,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当前不少油田企业基层员工薪酬满意度普遍偏低,成为影响企业发展活力的“瓶颈”。为此,本研究拟以XX油田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测评的方式,了解基层员工对薪酬满意度的主观评价,剖析当前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油田企业提升基层员工薪酬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提供决策参考。

1 XX油田基层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

1.1 调查设计

为全面了解XX油田基层员工薪酬满意度现状,课题组在深入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涵盖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公平性、薪酬激励性等4个方面的调查问卷[1]。各模块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1=非常不满意,5=非常满意)。为确保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课题组邀请了3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评审与修订。在小范围预调研后,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

1.2 调查实施

2022年7月,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在XX油田所属的3个作业区,按照不同工种、岗位、年龄、工龄等特征,随机抽取了300名基层员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并回收问卷。在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87份,有效率为95.67%。受访对象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1 调查对象分布情况

背景特征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196

68.29

91

31.71

年龄

30岁以下

74

25.78


30-40岁

132

46.00


40岁以上

81

28.22

工龄

5年以下

63

21.95

5—10年

117

40.77

10年以上

107

37.28

岗位类别

技术岗位

108

37.63

操作岗位

122

42.51

管理岗位

57

19.86

1.3 调查结果分析

从薪酬满意度总体情况看,XX油田基层员工对薪酬满意度的均值为2.83(满分为5分),处于“不太满意”的水平。调查显示,仅有24.39%的员工对目前的薪酬状况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而持“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态度的员工占比高达42.16%。具体到各个维度,薪酬水平满意度最低,仅为2.57;其次是薪酬公平性,均值为2.76;薪酬结构满意度为2.92,略高于前两项;薪酬激励性满意度相对较高,为3.08。

2 XX油田基层员工薪酬满意度存在的问题

2.1 薪酬水平偏低   

调查显示,XX油田基层员工最不满意的是薪酬水平,普遍认为目前的工资收入与自身付出不匹配,难以维持体面生活。样本数据显示,72.82%的被调查者期望薪酬水平能提高20%以上。访谈中,一线操作工普遍反映工资增长缓慢,与物价上涨不同步,“工资多年未涨,生活成本却不断攀升,生活质量下降明显”[2]

2.2 薪酬结构不合理

目前XX油田基层员工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结构比例失衡问题突出。调查数据显示,基层员工绩效工资占比普遍偏低,30.31%的被调查者绩效工资比例不足15%。而岗位工资、津贴补贴占比较高,分别达到40.07%和25.09%。受访员工反映,“基本工资比例过高,而真正体现绩效的部分所占比重过低,工资构成单一,缺乏弹性空间”。

2.3薪酬公平性不足

公平性是影响员工薪酬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39.02%的基层员工认为企业内部同岗位间薪酬差距过大;46.69%的员工认为与社会同行业相比,自身薪酬偏低。访谈中,一线员工对内部分配不公平的不满情绪较为突出,“同岗位的新老员工,领导亲信和普通员工,薪酬待遇悬殊”。同时,油田行业近年薪酬涨幅落后于其他行业,外部竞争力不足也影响了基层员工薪酬获得感[3]  

2.4 薪酬激励效果不明显

访谈中,基层员工反映“工作再辛苦,薪酬也不会有大的提高”,“论资排辈现象普遍,学历、能力、业绩的激励作用不明显”。数据显示,78.05%的被调查者认为薪酬晋升的空间和速度过于有限。同时,57.49%的员工不清楚薪酬调整的标准和途径。

3XX油田基层员工薪酬满意度优化策略

3.1提高薪酬水平

为有效提升XX油田基层员工的薪酬满意度,首要任务是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一方面,油田企业要确保员工工资水平与企业经营效益、社会物价水平同步增长。可定期收集当地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同行业薪酬数据,并将其作为确定企业薪酬预算和调整工资总额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油田企业要树立“以岗定薪、按劳分配”的理念,加强对基层各类岗位的价值评估。要全面考虑不同岗位的工作强度、技能要求、劳动环境等因素,科学测算岗位价值,合理拉开基层核心岗位与普通岗位的薪酬差距。通过“向一线倾斜、多劳多得”的分配导向,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4]

在提高基层员工工资水平的同时,油田企业还要注重工资调整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要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和经济承受能力,以多元化的激励方式适度提高工资性支出。在工资调整时,既要关注普通员工的收入水平,更要重视骨干人才和关键岗位员工的薪酬待遇。

3.2优化薪酬结构

传统油田企业基层员工的薪酬结构相对单一,以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为主,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的比重偏低。这种“高固定、低浮动”的薪酬模式,不利于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为此,油田企业要积极推进薪酬结构的优化调整,建立起“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的宽带薪酬体系。

基本工资作为保障员工基本生活的“刚性”部分,要与岗位价值、工作年限等因素相挂钩,实现薪酬分配的“以岗定薪”和“同工同酬”。绩效工资作为体现员工业绩贡献的“弹性”部分,要成为基层员工薪酬收入的重要组成,其占比不低于薪酬总额的30%。同时,绩效工资要向一线员工、业务骨干、高技能人才倾斜,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津贴补贴作为反映岗位特殊性的“保障性”部分,要全面覆盖井下作业、高温环境、野外施工等艰苦岗位,并根据风险系数、井深、气候条件等因素实行差异化补贴。

3.3增强薪酬公平性

诸多研究表明,员工对薪酬的主观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心的公平感。一旦员工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所得不匹配,或者同岗位间薪酬差距过大,就很容易产生不公平感,进而影响工作的主动性。因此,油田企业要高度重视薪酬公平性问题,着力营造“位同责同酬同”的良好氛围。

首先,油田企业要完善以岗位价值为基础的薪酬管理体系,确保同一岗位的员工享有大体相当的薪酬待遇。要加强绩效考核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将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作为薪酬调整的重要依据,切实做到“同工同酬、优绩优酬”。其次,油田企业要加强同行业的薪酬对标,综合考虑本企业的经营状况、人才竞争态势等因素,确保员工薪酬水平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避免出现大面积的人才流失。最后,油田企业还要注重薪酬管理的民主性和透明度。要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员工对薪酬分配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加大薪酬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增进员工对薪酬调整机制的认同感,消除猜忌和误解。

3.4提升薪酬激励性

薪酬激励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收入水平的高低,更在于能否真正发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导向作用。油田企业要立足行业特点和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薪酬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方面,油田企业要大力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围绕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与基层单位和关键岗位员工签订责任状,将任期内的业绩指标完成情况与其薪酬收入直接挂钩。同时,加大对核心岗位和骨干人才的绩效考核力度,突出重点、创新方式,改变过去“年年都考核、处处都平均”的做法,切实将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到薪酬分配中去。

另一方面,油田企业要进一步畅通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发展舞台。要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职级晋升机制,拓宽纵向发展通道。同时,探索实施双通道晋升制度,为不同发展取向的员工搭建横向发展平台。对于业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员工,在薪酬分配上要给予适度倾斜,打破论资排辈,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出,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此外,油田企业还要加强薪酬激励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提高薪酬调整的透明度。要采取多种方式,让每一位员工都全面了解企业的薪酬调整机制,知晓薪酬调整的依据、标准和途径。

毋庸讳言,基层员工薪酬满意度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油田企业必须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遵循规律、把握重点,持之以恒地推进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只有不断健全科学规范的薪酬管理体系,着力构建“岗位价值导向、员工业绩贡献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才能为基层员工提供更加均等的发展机会和合理的收入预期,为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本文以XX油田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重点了解了油田基层员工薪酬满意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油田基层员工普遍存在薪酬满意度偏低的现象,突出表现为薪酬水平偏低、薪酬结构不合理、内外部公平性缺失、激励效果不明显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别从提高薪酬水平、优化薪酬结构、提升薪酬公平性、提升薪酬激励性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和建议。油田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系统优化薪酬管理体系,在保证员工基本生活的同时,更多地向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倾斜,充分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依亭,陈道平.基于满意度调查的岗位设置优化研究——以某混合所有制医院为例[J].现代管理,2020,10(1):1-9.

[2]张翠平.A公司基层员工薪酬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14):140-142.

[3]叶伟芳.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企业薪酬管理对员工薪酬满意感提升的路径[J].黑河学院学报,2024,15(7):69-71.

[4]白艳春.薪酬激励模式对员工绩效与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4(7):0086-008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