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幼儿教学;教学探索;幼小衔接
正文
引言:针对当前幼儿园衔接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需要幼儿园及老师能够明确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具体意义以及采取可行措施来推动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幼儿园教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分析
1.1 提前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节奏
即将步入小学的衔接阶段的幼儿,会从原有的幼儿园学习结构转变为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这对于许多幼儿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通过联通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幼儿能够在该阶段通过逐步过渡适应到小学阶段的学习节奏和生活规律,以此来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以更加从容和自信的心态来应对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在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环节的过程中,幼儿园会组织幼儿参观小学的教室、课堂、食堂等各种场所,来帮助其逐步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生活,通过旁听或是参观等各种方式来提前了解小学阶段的学习要素内容和要求。如了解小学各学科课程设计的具体安排以及教学时间,帮助幼儿能够在衔接阶段能够提前适应和了解小学阶段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缓解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的环境转变所带来的焦虑和压力。也可以通过带领孩子们参加小学阶段的课外活动和小学的作息时间和食堂。帮助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节奏以及饮食节奏。
1.2 缓解家长的焦虑
衔接工作的开展,即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幼儿能够提前了解和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同时也是为了能够缓解部分学生家长担心孩子无法快速的适应小学阶段生活和学习方式的焦虑情绪。通过有效的衔接工作的开展,能够极大程度减少部分学生家长对于孩子日后步入小学阶段的担忧以及增强其自信心。并且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能够更好的引导家长能够更好的了解当前小学阶段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从而能够在小学阶段更好的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和工作。并且衔接工作的开展也能够逐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以及自理能力,帮助孩子们能够通过一些各种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来逐步提升自身社会交际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极大程度缓解部分家长担心孩子步入到更加复杂人际交往关系小学阶段可能存在的焦虑。
二、幼小衔接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开展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衔接工作开展环节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不同能力层次幼儿发展的需要来进行严格统一标准化的衔接教育模式,从而导致衔接工作的开展未能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而出现教育效能低下和幼儿自信心受挫等各种问题。
其次,未能形成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教育合力。一方面表现为部分幼儿园开展的衔接工作教育缺乏对于幼儿主观能动性的激活以及与小学之间的有效配合,仅仅只是单一化的以幼儿园和老师作为绝对核心来进行主观的教学引导。另一方面,缺乏良好的家园合作也影响到衔接工作教育的最终效能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幼儿园老师未能向家长传递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具体本质和意义,部分学生家长也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幼儿智力发育的环节,缺乏对于幼儿德育以及衔接工作的重视和配合。
三、幼儿园教学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具体策略探索
3.1 相关工作的有效准备
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以及推动幼儿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幼儿园能够做好相关工作的提前准备,以此来更好的支撑起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先,需要幼儿园园长和领导班子能够正确的看待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价值和意义,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老师开展各项衔接工作,以及加强对于相关工作的支持力度和资源的投入,以此来为幼儿园衔接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同时也需要能够对当前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来进行调整和优化。针对过去幼儿园教师男女比例失衡可能会对幼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需要幼儿园能够有效平衡好男女教师之间的比例。以此来通过男女教师的平衡来保障孩子能够在园期间实现团队协作精神、不畏惧挑战和困难的抗挫能力和耐力等各项素养的同步成长。并且良好的男女比例也能够更好的在幼儿园教师团队内部形成良性的社会结构和框架,为幼儿园孩子在园期间的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提供不同性别教师的教育引导功效和情绪价值。
其次,需要幼儿园园长和各领导能够在进行幼儿园发展和各项工作开展能够始终围绕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有效规避当前个别幼儿园盲目追求个性化和提高市场占有度和出现的过早开展小学课程的现象和问题。需要能够在具体的幼儿园工作开展环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领导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坚决抵制以牺牲孩子天性和身心健康发展为代价的过早开展小学化课程和盲目追求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行为。同时需要能够引导大班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衔接工作开展环节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各种前沿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本土化转变,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和目的。
3.2 家园共育模式的有效开展
良好的家园共育模式的顺利开展,能够有效推动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因此,也就需要幼儿园老师和家长能够通力配合共同推动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先,需要家长能够积极主动了解和学习各种前沿家庭教育理念和思想。一方面通过能够与幼儿老师进行交流和探索,了解各种学习平台来实现自身落后思想的更替和转变。充分借助上下学接送以及班会、家长会等各项活动来了解家庭教育和衔接教育有关的思想和内容,从而能够更好的配合老师开展各项衔接工作以及履行自身的教育义务。另一方面,需要家长自身能够主动了解和学习当前前沿的家庭教育以及衔接教育理念和模式,并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来与其他老师和家长共同分享育儿经验,并结合自身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家庭教育模式的调整和优化。
其次,需要幼儿家长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老师开展各项衔接工作。第一,需要家长能够在衔接阶段重视对孩子良好品行素养的培养和引导。通过下班后放下手机,陪孩子进行阅读和学习等方式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需要家长能够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小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例如自己打扫房间的卫生、孝敬长辈等各种具体的行为,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品行素养。第三,需要能够重视对于孩子自我保护和自理能力的有效培养。通过上下学接送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记住自己父母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不拿陌生人的东西等行为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通过鼓励孩子能够自己叠被子和刷牙洗脸等力所能及的生活内容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第四,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和学习节奏,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环境。通过要求孩子能够在日常上学或是假期时间,仍然遵循早上6:00起床和每天晚上8:00睡觉的生活作息习惯,以此来确保所有孩子都能够保持充足的睡眠来实现自身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同时需要能够在即将步入小学前的暑假开学前两周,通过严格按照小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作息时间来帮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且严格的自我管理意识以及时间观念。
3.3 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
教师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和幼小衔接教育开展的直接引导者和组织者,其自身综合能力和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实际效能。加上老师作为孩子在园期间接触频率最多且高度认可和喜欢模仿的对象,其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及语言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园期间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也就需要幼儿园能够重视对于教师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
首先,需要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教师人才队伍岗位入职标准以及岗前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其能够具备较为专业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入职后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以及推动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需要能够加强对于幼儿园教师衔接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等各项要素的专项培训。通过学习前沿理念以及模仿和学习其他教师成功的案例,同时能够根据本班孩子实际情况来进行各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本土化转变,从而能够通过在具体教学环节的过程中,以饱满的热情以及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再者,需要老师能够重视对于孩子在园期间语言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团体性的游戏活动来帮助孩子在趣味性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加强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互动交流沟通和锻炼孩子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最后,需要老师重视对于孩子良好生活基础能力以及生活习惯的培养。例如鼓励孩子能够自己拿碗筷和餐后倒垃圾和清理碗筷、午睡后叠被子、放学后整理课桌和按照卫生表来打扫卫生等具体环节,帮助孩子们能够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和自我管理来逐步实现提高孩子的基础生存能力以及自理能力。
四、结束语
相关工作的有效准备、家园共育模式的顺利开展、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措施,是本文探索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顺利开展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
[1]刘国琼.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语言教学策略分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6):176-178.
[2]应晓薇.浅谈幼儿课堂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策略探究[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23教育理论与管理第三届“创新教育与精准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专题3).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幼儿园;,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107145.
[3]张梅梅.幼儿教育中幼小衔接教学策略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07):168-170.
[4]梁会丽.幼儿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策略与研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二届全国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六).山东泰安肥城市河西小学幼儿园;,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093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