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铁文化墙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路径探索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廖宾鑫 刘宇璇 刘阳阳 赵尔金娜 刘美思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81

摘要

本文分析了地铁文化墙作为构建思政教育环境的现实依据和必要性,探讨了如何利用地铁文化墙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有效途径提出了通过艺术化设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促进社会和谐的策略。同时,指出地铁文化墙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加之技术支持与政策扶持,使之成为思政教育的理想载体。实施路径上,本文倡导增强内容设计、推动由二维向三维转变、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和增加文化互动性,旨在打造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地铁文化墙,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关键词

正文


一、地铁文化墙内涵

地铁文化墙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是城市历史文化、现代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交汇点。它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手法,将城市的灵魂注入其中,成为一张张鲜活的城市名片。它不仅展现了长沙的历史底蕴,如红色文化、湘绣、菊花石雕、花鼓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还巧妙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让每一位经过的乘客在不经意间受到熏陶与启发。此外,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如VR、3D等,地铁文化墙突破了传统的平面界限,创造出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增加了与乘客之间的互动性,使教育不再是单向传输,而是双向交流的过程。它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面镜子,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更是城市精神风貌的具体呈现。地铁文化墙,这座无墙的博物馆,正在以它独特的魅力,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引导着每一位市民向前行,共同绘就美好的未来画卷。

二、地铁文化墙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实依据

地铁文化墙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沙这样的大城市中,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满足了大众对于公共区域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因其庞大的人流量,成为了一个天然的教育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大会议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论述,强调了思政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地铁文化墙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地铁文化墙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必要性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变得更加紧迫。地铁文化墙可以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设计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乘客,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地铁文化墙不仅是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也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通过精心设计的文化墙,可以展示长沙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同时也有利于外来游客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促进社会和谐。地铁作为城市中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承载着大量的乘客。地铁文化墙可以通过展示正面典型、先进事迹等方式,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地铁文化墙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可行性

庞大的受众群体。根据统计数据,长沙地铁每日的客流量巨大,这意味着地铁文化墙能够触及到非常广泛的受众群体。这种天然的优势使得通过地铁文化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可能。

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地铁文化墙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来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些多样化的方式能够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群,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技术支持与政策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为思政教育内容的创意展示提供了无限可能。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为将思政教育融入地铁文化墙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综上,利用地铁文化墙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仅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完全可行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影响乘客日常出行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同时,这也是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地铁文化墙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实施路径

关于如何发挥文化墙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长沙市地铁文化墙为例,基于国内外文化墙的创新实践方式,结合理论材料,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实践路径解决长沙地铁文化墙个性化、吸引力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1.增强文化墙内容设计,提升思想政治内容感染力

长沙是一座孕育浓厚红色文化的城市,而地铁文化墙作为城市外展示的名片如何红色故事和地铁文化墙相结合,讲好长沙故事,是文化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以一个红色故事为IP在一条地铁线路上依据各地铁站厅的顺序向乘客分段叙述,或结合地铁站厅所处地理位置的文化特征确定一个主题讲述故事,橘子洲站可以基于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长沙》,视频和绘画等方式再现其当年风采重现百年前景色进而发挥地铁文化墙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同时,长沙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湘绣、菊花石雕花鼓戏等传统工艺负有盛名,以此为基础实现长沙地铁文化墙的多元开发政府选取富有代表性传统工艺作品,摆放在文化墙内展示城长沙的历史文化特色,增强乘客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推动地铁文化墙由二维向三维转变,提升思想政治内容吸引力

长沙地铁文化墙目前主要以投放屏幕广告为主要形式,忽视三维空间的作用,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我们利用浮雕、镂空和视觉误导的技术强化地铁文化墙立体感,吸引乘客视线,提高地铁文化墙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我们可以选择对地铁站厅进行主题装饰和展示,如常州地铁推出的“龙城先锋号”,增强乘客亲临其境的体验感。

3.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实现“全媒体+场景”。

新的传播媒介引进和广泛使用,可重建更大范围的场景。长沙地铁文化墙可以利用VR3D等技术,实现特定画面的再现,使乘客身临其境;同时还可以以触觉、嗅觉、视觉和听觉为手段,尤其是视觉和听觉,提高地铁文化墙的真实性

4.增加深层文化设计比,加强与乘客的互动性。

长沙地铁文化墙目前更注重硬件环境设计和室内装潢艺术展示,且形式较为单一,缺乏一些互动性、深层次的文化表现。增加一些可以揭示深层文化的设计,如在乘客等候的区域,设置一些简单介绍道德模范相关的事迹,用诗词、实物等形式展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使其与提升文化内涵结合。

四、结语

地铁文化墙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公共艺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独特形式,以其独有的优势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它不仅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市民心中,提升城市的软实力,更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创新设计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地铁文化墙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每一位乘客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地,感受城市温度,领略文化魅力。未来,地铁文化墙的持续发展将更加关注人文关怀与技术创新,致力于创建更具包容性、互动性和教育性的公共空间,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穆牧.利用地铁文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路径探索[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26(12):295-297

[2]许家睿,张兴春.南京地铁文化墙的设计内涵及其意义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86-87.

[3]王玮.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22.

[4]张向荣.国外主要大城市地铁服务特色的启示[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9(02):62-65

[5]余鑫.陕南村镇文化墙设计现状与提升策略——以商洛地区为例[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02):93-95

[6]玄超.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3(01):50-52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平台课题《文化墙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以长沙地铁为例》项目支撑课题批准文号:S2023105420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