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量提质的策略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数学;减量提质
正文
前言:在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布置的作业过于机械性,并且单一性的作业内容,也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了学生的被动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有大量的作业占据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需要教师对现有数学作业进行优化设计,要提高作业布置的质量,降低数量,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减负。通过科学合理设计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量提质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巩固学生数学知识
通过布置高质量的数学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巩固学生所学过的数学知识,降低学生作业的难度。严格按照由易到难的方式进行设计,这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且通过设计多元化作业,适当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学习,不但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巩固了所学内容,同时还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数学作业写作兴趣,做好小学数学作业,减量提质工作,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过程中,梳理解题思路,探索解题方法[2]。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数学思维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做好学生作业设计工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机会,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在作业布置中,通过创造特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善于动手动脑,并时刻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完成数学作业。通过提高作业质量,降低数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积累解题方法和知识经验,同时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发挥出数学学习的重要价值。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做好小学作业设计,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使数学知识成为自己的东西,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技巧,学习数学解题的思想和办法,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强大动力。并且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完成,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去探索答案,寻找解题的方法,同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殊性,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具体现状
(一)教师重视力度不足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作业的优化和调整,认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比较简单,作业题目不需要特别复杂,因此不重视学生的作业布置,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布置,却忽视了作业的质量,往往将课本当中的习题直接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锻炼,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忽视了作业的重要作用,只是为了写作业而写作业,并没有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这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3]。
(二)作业内容过于重复
部分数学老师认为数学的作业布置只是针对习题进行练习,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因此导致作业内容布置过于重复,让学生机械式的进行练习,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作业布置过程中往往布置相类似的题目,这种方式只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却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机械式的作业内容也使学生降低了对作业写作的兴趣,过多的追求数量,却忽视作业的质量,这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难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然后通过大量的做题引导学生学会解题的办法,这种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背诵知识点过程中,机械式的背诵方式无法实现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和记忆。导致学生在不了解知识点的逻辑基础上,在遇到相同的问题时无法进行快速解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量提质的策略
(一)做好预习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双减背景下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在作业布置方面,应当做好提前准备,通过设计预习作业,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提前进行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课前预习作业的方式,还能够帮助学生预习新的知识和内容,巩固已学过的知识。要求在设计预习作业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本课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符合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整合现有知识点,保证预习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4]。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节《小数乘法》一课中。在学习本课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以下作业,引导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设计思考问题:“在学习小数乘法之前,已经学会了整数乘法,那么整数乘法的具体运算法则是什么呢?如20×5=?2.5×5=?”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回忆起整数乘法数学的运算规则,然后再带入小数乘法知识点。通过此种作业方式,不但让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了巩固,同时还梳理了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之间的知识联系,这也为接下来的课程开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二)设计单元作业内容,实现知识的整合
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实现知识点的整合,通过单元作业设计方式,锻炼学生的知识点整理和归纳能力,要实现学生的思维性创新,单元教学迎合了新课改教学的相关要求,实现了各知识点之间的有效联系,通过设计单元主题作业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原有知识点的巩固,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此种作业方式相比传统的作业方式更具有灵活性,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方便可以通过设计单元式作业,重点突出重难点问题,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构建,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节《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中,对涉及本课知识点的整个单元的内容整合起来,可以设计以下作业,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当中寻找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然后要求学生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写出来,最后要求学生从互联网或图书等多种渠道,查阅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并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主要特点。通过设计此类作业,实现了各知识点之间的链接,让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认识到辨别再到分析具体的特点过程,实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体系的梳理,并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完成了单元内容的学习,这也帮助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整理,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设计分层作业,实现共同进步
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的设计要求注重质量降低数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分层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合理布置,实现差异化布置,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通过课后设计分层作业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应用,通过巩固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结合学生的不同需求,照顾到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学习情况,这充分体现出作业的分层特点,并实现难易结合,从而实现不同程度的学生共同进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5]。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节《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分层作业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业可以分为2个层次:第1个层次为基础作业,主要针对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可以要求学生针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锻炼学生的面积计算方法;第2个层次为拓展作业,主要针对学习能力偏强的学生,要求学生针对五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让学生在计算面积时学会分解图形,锻炼学生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能力。通过按照不同学生的水平设置不同的作业形式来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设计探究式作业,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要引导学生在作业写作中激发个人潜能,实现发散式学习,寻找更多的解决办法。双减政策下,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从多角度进行设计,探究性作业能够锻炼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感,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6]。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节《因数和倍数》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以下作业,要求学生针对24和36两个数字进行思考,问题一:“要求学生写出这两个数字的所有因数”,问题二:“要求学生针对这两个数字的因素进行探究,查看有什么不同和联系”,问题三:“要求学生结合此问题,说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通过设计以上三个思考问题,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探究,并在计算过程中学习最大公因数的相关知识点。通过设计问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和解决能力,三个问题存在内部逻辑,引导学生进行推理,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结语
总之,在双减政策下,为提高数学课堂质量,实现减量提质,需要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实现作业设计的多样性,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设计开放式启发式作业,增强学生的作业体验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习主动学习探索问题,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通过不断优化作业内容和方法,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映海.“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质量作业设计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4,(14):88-90.
[2]胡良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和实践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4):14-16.
[3]郑利军.“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负提质的实践路径[J].天津教育,2024,(12):92-94.
[4]吴娟霞.“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量提质的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4,(24):19-21.
[5]乔素娟.教育"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量提质路径分析[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教学创新理论与研究网络论坛研讨会论文集.托克托县第五小学;,2022:4.DOI:10.26914/c.cnkihy.2022.072845.
[6]周悦.“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量提质策略研究[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第八辑.南京市南站小学;,2022:3.DOI:10.26914/c.cnkihy.2022.051574.
...